林梓棟 劉小銘
摘要:“好的專版是報紙的名片”,而攝影報道專版往往以其良好的視覺呈現更受讀者青睞。十九大宣傳報道的“號角”吹響以來,《人民陸軍報》“軍營廣角”專版將鏡頭聚焦基層一線,以“光影手段”緊扣宏大主題,展現新時代陸軍官兵在十九大精神的引領下矢志強軍的奮進姿態,兼顧內容貼近與風格生動的閱讀訴求,取得較好傳播效果。
關鍵詞:攝影報道;人民陸軍;十九大
一、呼應大勢,緊追熱點高舉旗幟
重大會議主題報道肩負著營造良好輿論氛圍的宣傳使命。“軍營廣角”專版緊貼十九大最新動態,欄目設置導向鮮明,以較高的政治站位對版面進行“排兵布陣”,使得十九大精神進軍營的火熱場景躍然紙上。
發掘多樣視角奏響主旋律。黨的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以來,全軍掀起十九大精神宣講學習的熱潮。軍營廣角專版適時推出從《千里海防激蕩時代潮》到《黨的好聲音響徹西陲邊關》,從《“理論之花”綻放官兵心田》到《馬不停蹄忙宣講》等系列圖文報道,視角涵蓋海防旅、“西陲第一哨”、西藏林芝、高原牧區等多個營區駐地,用多組圖片突出主題,生動展示陸軍官兵扎根駐地認真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鮮活場景,展現了官兵積極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高度政治自覺與良好精神風貌;同時點面結合,如《“理論之花”綻放官兵心田》一文,通過展示自制口袋書、講解強軍漫畫、開展“日學一個觀點、共享一句格言”等一系列活動組圖,多側面展示話務班女兵學習宣傳習主席講話精神的生動細節。一句“軍營金花齊上陣,小兵講話大理論;鏗鏘玫瑰不一般,理論催我揚航帆。”更使得女兵們積極學習傳遞精神的形象立體可感,使得報道在營造濃厚理論學習氛圍的同時不失貼近性與感召力。
遵循“時度效”原則回應受眾關切。好的新聞報道應及時提供受眾關心的訊息,把握好傳播時機正確引導輿論導向。針對四川九寨溝突發7.0級地震這一熱點事件。“軍營廣角”專版積極回應社會關切,以《勇闖震中“孤島”救援——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馳援四川九寨溝搶險救災剪影》這一及時的前方報道,發揮新聞圖片優勢,報道一線實況,精準刻畫了部隊快速反應,積極行動,協調高效地投入搶險救災任務中的扎實作風,集中體現我軍官兵能打硬仗、人民為先,不負使命、勇于擔當的優秀品質。
二、緊貼一線,以實戰“野味”引共鳴
窺一斑而見全豹。對典型人物與基層故事的報道,能更“接地氣”地展現新時代革命軍人所需的優秀品質和戰斗作風;而視覺新聞的呈現形式又使報道更具親和力與感染力。“軍營廣角”專版以典型人物為“窗口”描繪新時代革命軍人“好樣子”,以強烈視覺沖擊的實戰演兵畫面有力展現陸軍部隊的血性與氣魄,刻畫出陸軍作戰部隊在十九大精神引領下磨礪精兵、善謀打贏的戰斗姿態,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
貼近基層官兵亮出身邊事。《二十四年忠誠堅守》一文“用數據發聲”,通過援引“500轉”“24年”等詳實數據真實可感地展現了東部戰區陸軍某海防旅船艇大隊二級軍士長肖宇的工作面貌;《強軍路上的鋼鐵先鋒》通過以多元視角對第74集團軍某合成旅兩棲裝甲突擊三連車長王銳各個生活場景的細致化呈現,將榜樣的力量具化為可感可見的行動和語言,使一個有血有肉的優秀基層主官的形象躍然紙上,成為改革強軍主題教育的鮮活教材。
還原實戰現場嗅出“硝煙”味。《防空利劍嘯長空》將第73集團軍某防空旅參加多軍兵種防空演練時的一系列行動以“研判敵情”“接受指令”“快速警戒”“戰場機動”“布置任務”“反恐演練”的組圖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再現新聞現場;文字上運用較強可視性與現場感的敘事手法,使得報道更具震撼力,宛若展開一幅緊張有序、戰味十足的真實畫卷,令讀者仿佛置身于新聞現場。此外,《茫茫草原挑戰“寒將軍”》中冬季的嚴寒和炮火的熱氣對比鮮明,動人心魄;《苦練精兵迎盛會》中戰場飛揚的塵土和戰士射擊時穩健的身姿動靜起落兩相宜,別有韻味。
三、巧用光影,用鮮活細節扣人心
角度是高度的體現,視野細節決定表現力。鏡頭選取看似“事小”卻有著大學問,多一分則過,少一分則平。這其中的機巧和工夫,恰似微雕,考驗的是下刀的深淺、勁道、角度。
瞄準鏡頭內蘊講述好故事。攝影報道應注意以高度的敏感性最大限度的定格適合鏡頭語言表達、并充滿視覺張力的新聞亮點。實戰演兵報道是軍事新聞攝影報道的重要報道主題,高質量的攝影作品是展現我軍實戰化訓練與武器裝備發展成果的“有力武器”。專版中《國際比武展雄風》抓拍步戰車出水的瞬間,定格中國隊員吊渡過河、穿越火障等極具強烈視覺沖擊力的精彩場景,并巧妙運用光線渲染激烈的戰斗氛圍,打造震撼的視覺效果。《“鏗鏘玫瑰”風雨中綻放》中的雨中考核和《天降飛虎碧空行》中的傘兵天降等作品,場面恢弘闊達,令讀者大飽眼福。
聚焦感人細節扣人心扉。宣講團成員胡建剛教授克服高原反應吸氧的場景畫面很簡單,卻能讓人真切感受到作為一名十九大精神的傳播者對黨創新理論的高度信仰與共產黨員的使命擔當;陸軍陳竹副院長把奶瓶送到孩子嘴中的那一抹淺淺溫柔的笑容,這一溫暖又簡單的一剎堪抵千言萬語;《國際比武展雄風》中我國陸軍參賽隊隊員發射防空導彈的定格瞬間構圖飽滿、明暗對比質感強烈,極具戰斗力感召力,使人過目難忘;《賡續血脈礪精兵》妙用逆光,藝術化地呈現戰士們在朝陽中舉槍的剪影畫面,使得戰士們的精武姿態與戰斗氣質在柔和的逆光中得以清晰地流露。
“軍營廣角”專版用鏡頭發聲,以鮮明的版面風格和多亮點的欄目設置走出了“心靈雞湯”式的長篇累牘,將新聞圖片與新聞故事巧妙結合,通過生動鮮活的情景鼓舞人、打動人、激勵人、引導人,實現了報道深度和廣度的有機統一,體現了高站位的頂層設計與新聞策劃水準,為各軍兵種報做好重大會議視覺新聞報道提供了良好的參照范本。
作者簡介:作者系國防大學軍事文化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