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劍英 楊志勇 賈月國
2018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會后,全國各級政府相繼出臺一系列措施,大力落實中央決策,全國迎來了新一輪大發展的浪潮。在這一發展浪潮中,中等職業教育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如何發揮職業教育的辦學優勢,服務于地方經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發展之路,是擺在廣大職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新問題、新挑戰、新機遇。
綜觀當前農村地區,經營粗放單一,有特色的優質產品的供給嚴重不足。而當前中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比較分散、簡單、發展水平低,培養出來的勞動者,技能單一,水平低,綜合素質不高。但是隨著區域經濟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調整,勞動力市場和就業需求發生了很大改變,各職教中心原有的職業教育模式和專業設置已經不能滿足現狀,這與社會發展對中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形成極大的反差。當前縣域經濟發展需要的不是一個小而全的縣級職教中心,而是一個特色鮮明貼合縣域實際經濟需求的人才培養機構,而且單靠一個縣域內的力量整合恐難勝任,職業教育布局亟待調整,區、縣級職業教育中心就是這種調整的必然對象。實際上,在“十一五”期間,國家就提出要重點建設1000所縣級職業教育中心,形成一批職業教育骨干基地和實訓基地。在《國家中長期的教育規劃(2010-2020)》中也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根據需要辦好縣級職業教育中心。基于此,全國各地積極籌建了一批高質量的中等職業教育學校,特別是在縣城建設了一定量的職業教育中心,試圖達到統籌職業學校布局,實現區域內職業教育資源的優化重組,從而改善中等職業教育弱質性的目標。
基于以上現實,當務之急是在現有政策框架下,充分發揮各縣級職教中心的主動性,不等不靠,在區域范圍內合縱連橫,自愿結合,取長補短,盤活各職教中心現有設備、師資、生源。
具體來說就是一方面為自己的生源找到合適的專業,為自己的閑置設備找到有需要的使用者,為自己的富余師資找到用武之地;另一方面為自己的特色專業謀求優質生源、師資和教學、實習、實訓設備。我們從2017年開始對此做了一些嘗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現簡述如下:
聯系區域內交通便捷的幾個縣級職教中心(名字不標出,以示尊重和保護隱私),就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現有專業、實習實訓場所、設備狀況,以及縣域生源數量、專業需求等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
綜合幾家縣級職教中心現狀進行分析,發現除了共有專業外的各校特色專業存在很大的互補性,本著自愿原則經協商達成共識如下:
1、建有相同特色專業且辦學條件完善的職教中心,建立聯系機制,定期組織相關專業師資進行觀摩教學、教研交流,試行統一教學進度,教案、學案、題庫共享,實現聯考、聯判、聯評制度,提高教學水平。同時綜合周圍縣域生源需求,本著就近、自愿的原則合理分配招生范圍,保證專業健康持續發展。
2、建有相同特色專業但是辦學條件不夠完善的職教中心,可以通過合并專業、學生異地就讀,師資統籌調配,實習、實訓設備有償租賃等措施,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資源配置,提高教學水平。
目前實際操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①、合并專業后招生備案工作如何開展?②、合作中責任的擔當、利益的分配、實施的細則等問題如何長期開展并逐步合理化?③、實習、實訓設備等國有資產的租賃與收益的分配如何與現有法律法規契合等問題。
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為縣域經濟振興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既是我們職業教育改革的任務,又是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也是緩解當前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為了職業教育和縣域經濟的振興,我們不懈探索,一直在路上。
此文為隆堯縣職教中心《提升邢臺市區域內中職學校教學與管理水平的策略研究》課題組階段性成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