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冠楠
摘要:民間美術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切美術形式的母體,是民族基礎文化之一。民間美術與藝術設計同宗同源,一脈相承。其豐厚的文化遺產和豐富的創作經驗為藝術設計提供了不竭的創作源泉。民間美術所具有的“情”與“美”的藝術魅力和質樸淳厚的藝術風格正是藝術設計所需要和追求的。建立具有本土化的藝術設計體系,不能脫離民間文化的基礎。
關鍵詞:民間美術;現代平面設計;融合發展
一、民間美術藝術特征
一是民俗性。民俗是人們對社會生活的一種特別理解,更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通常這種理解成就了民間美術另一種藝術特征。二是實用性。民間美術保持著最原始的民間生活形態,尤其民間美術的本元性和人類衣食住行等實用功能有著緊密聯系,因此民間美術是以藝術形式展現生活最中最真實的一面。三是審美性。民間美術具有獨特的色彩藝術和造型藝術,通常被印刻在民間藝術的各種藝術形態中。例如,在刺繡和剪紙造型中為彰顯吉祥之意,慣性采用燕子和福娃等代表喜慶的意象化圖案,在色彩上也普遍運用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喜慶歡快的紅色。
二、民間美術與現代藝術設計的關系
首先,民間美術是現代藝術設計發展的源泉。從藝術形式來看,我國民間美術看重色彩、肌理、點、線以及面在多維空間的秩序化處理,將零散的內容組合得整整齊齊,這就使具有自然形態的物象有了一種和諧統一的秩序。對這種優秀的形式美感進行借鑒與再創造,對于我國現代藝術設計的構成無疑會有極大啟迪。民間美術中將抽象化為具體的藝術,正好與現代藝術設計中以“圖形的象征意義”,這都為我國現代藝術設計靈感的獲取提供了豐富的源泉。其次,現代藝術設計是對民間美術的繼承與發展。隨著時代的發展,外來文化的沖擊使得現代人們在生活方式、節奏和審美標準上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對于我國傳統民間美術的繼承與發展而言,無疑構成了嚴重威脅。而將民間美術融入到現代藝術設計中,使民間美術通過與現代藝術設計的融合發展,實現新時期的再創造,重新賦予其新的發展內涵,這對于民間美術而言,無疑是一次很好的繼承與發展的機會。
三、現代平面設計現狀
平面設計已經成為各行各業重點關注內容,無論是哪類行業都十分關注平面設計發展,正是在這種關注的影響下使得平面設計逐漸走向成熟。在現代平面設計得以全面發展的同時,平面設計中的問題也顯露出來,如我國平面設計師所設計的作品無論是在概念上,還是在形式上都帶有濃厚的西方特點,只有將漢字加入其中以后才帶有一些中國文化色彩。之外,基本看不見中國文化的影子,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作品中缺乏中國文化內涵與民族特點。隨著國家在國際中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喜愛我國傳統文化。因此,很多設計師認為有必要將中國文化融入到現代設計中,并將民間美術作為傳統元素融入代現代平面設計中,增強人們之間的交流,實現文化傳承。
四、民間美術與藝術設計的融合
第一,民間美術與藝術設計同源同宗。民間美術和藝術設計的源頭,都可以上溯到遙遠的原始年代。民間美術是勞動人民智慧創造的結晶,題材直接來源于生活,并強烈的反映著生活,其表現主題,往往都滿足勞動人民的美好愿望,如:“招財進寶”、“蓮生貴子”、“獨占熬頭”等等。第一特征是實用性,它既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實用品,又是具有審美價值的藝術品,同時又無不打上人類設計思想的印痕,民間美術和藝術設計其實就是這般水乳交融,又難解難分。
第二,民間美術的基礎性文化特征,是藝術設計民族化的根基。民間美術雖然來自民間,但卻為其他美術提供了營養,許多成功作品成功的原因是與立足本土,吸收中國傳統藝術和民間美術的營養分不開的。民間美術的“情”與“美”的藝術魅力,正是藝術設計所需要的,民間美術的精神實質體現了情與美的高度融合實用與審美的完美統一,而這也正是藝術設計所追求的理想狀態。民間美術中純真質樸的創作風采正是具有本土化設計所追求的風格,不作過多的雕琢、修飾,保持率真、質樸的制作痕跡,顯露出質樸天然的趣味來。主觀創作意圖與材料自然形態巧妙的結合,“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這種反樸歸真的藝術氣質,正是我們藝術設計的追求。
第三,民間美術色彩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想象空間。民間美術的歷史比較長,充分地發揮了設計者的創造力、想象力和主觀性,對于表現形式、表現角度、表現層次的探索都是非常全面的,這樣就可以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藝術設計的想象空間和創新靈感。例如,民間美術作品窗花是一種極其富有藝術庀、貼近生活、充滿想象的一種藝術作品,它就可以遷移應用到現代藝術設計當中,來豐富藝術設計的靈感和維度,使得現代藝術設計更加具有生活氣息、想象力、視覺沖擊和藝術底蘊。
第三,現代藝術設計與民間美術色彩具有共通性。民間美術色彩是現代藝術設計一個強有力的補充和源泉,民間美術色彩在色彩搭配、樣式設計、意蘊凸顯方面具有非常成熟的視角和考量,除了能夠突出視覺效果外,更能夠展現民間藝術品獨特的精神底蘊和人文精神,更好的表達人們對生活生命的熱愛和對未來的向往。現代藝術設計的最根本的是倡導使人回到本質層面,回到自己的精神和內心世界。因此二者之間的通性使得現代藝術設計可以汲取其精華,更好地進行創造和傳承
五、民間美術與現代平面設計的融合發展
中國民間美術始于本源文化,是所有民間藝術的根本來源。民間美術表現形式多樣,有繪畫、雕塑、建筑及工藝美術等。其中雕塑可分為,如木雕、根雕、泥塑等,民間工藝主要有剪紙、服飾、編織及手工織品等。當今,現代設計師在設計階段會將本土藝術融入到作品中,這樣也就帶動了民間美術的發展。很多設計師將兩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讓世界人看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之所以民間美術能夠與現代藝術設計融合在一起,主要在于兩者在精神上是相互貫通的,在表現手法上兩者存在共性特征。在民間美術作品中所使用的手法極具夸張性與非寫實性,意在展現人們對現實生活的不滿,而這正與現代設計藝術相符。在表現手法上,兩者都具有簡潔性、單純性以及抽象概括性。他們所表達的情感都十分真摯、直率,具有一定的浪漫主義氣息。同時,民間美術與現代平面藝術設計在認知上能夠實現流暢溝通,這也就為兩者的進一步融合發展奠定了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雁燕.論民間美術與藝術設計的融合[J].美術教育研究,2014,(19)
[2]馬麗偉.現代平面設計中的民間美術元素[J].美與時代,2017.06
[3]魏穎.民間美術在現代藝術設計中的傳承與發展[J]..藝術與設計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