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萬水
隨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們食品安全意識的增強,人們的消費觀念開始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環保方向轉變。特別是動物性食品中藥物殘留問題愈來愈引起消費者的重視,人們開始尋找無公害的綠色食品。散養土雞是大自然的產物,是當之無愧的綠色食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市場前景極好。下面是筆者對果林草地散養土雞通用方面發表幾點淺顯之見,整理成文和大家共同探討。
一、選址、雞舍建設及放養密度
(一)場地選擇
場址一般選擇有草的果園林地,果木密度不宜太高,能散射進陽光為宜。同時要求場地相對封閉、易于隔離、向陽、避風、干燥。
(二)搭建棚舍
林下養雞就是要充分利用果園林蔭的環境,所以應因陋就簡,搭蓋一定量的雞舍。雞舍主要是提供雞休息、避風之用,所以可以相對簡單,一般可以在林下開辟一塊略為平整的地方,搭建簡易養殖大棚,用塑料薄膜覆蓋。一般棚寬5m,棚中間高度1.8~2.0m,長度依據養雞量而定,一般掌握在容雞15只/m為最好。
(三)圍欄的修建
圍欄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雞只走失。養雞林地周邊設圍欄,欄高1.5m,間隔2m打一木樁,把尼龍網固定在木樁上即可。
(四)放養密度
果園林下散養雞的前提是不破壞生態,既能獲得較好的經濟價值,又能不影響果木的管理與采摘。一般來說,每畝養殖不超過50只,如果通風等條件十分優秀,可適當增加5~15只。
二、雛雞的飼養管理
(一)育雛室建設
育雛室是利用空房進行改造的,按40只/㎡計算。育雛舍內及舍外附近一定范圍內應打掃干凈后進行消毒。消毒藥可用來蘇兒、1%高錳酸鉀、1%苛性鈉等溶液潑灑及生石灰鋪灑,然后在日光下曬干備用。育雛房必須開有換氣的窗口,使其既能保溫,又能利用新鮮空氣的進入使育雛室內的二氧化碳、氨氣等有害氣體得以排出。
(二)育雛室溫度、濕度的控制
溫度對雛雞的采食、生長、成活率有密切關系。育雛室的溫度要控制在28℃~35℃為宜,溫度過低,雛雞發生扎堆現象,易發生凍、壓死,并誘發各類疾病,應立即升溫。出殼雛雞溫度維持在33℃~36℃,每周逐漸降溫2℃~4℃ (每天下降0.5℃),直到常溫為止。濕度控制在60%~70%,第1周相對濕度在70%~75%,第2周下降到60%,第3周后盡量保持在55%~60%的水平上。
(三)雛雞飲水與喂食管理
雛雞進入育雛室后,休息0.5~lh,便可以喂水,水的質量要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一般喂水先于喂料。水溫以32℃左右為宜,可飲冷水。頭兩天可飲用稀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有利于消炎殺菌,預防雛雞白痢。雛雞飲水后,能迅速排出胎糞刺激食欲。開飲后可開食。把開飼料撒于鋪在墊料上的淺顏色的塑料布上,讓雛雞自由采食。雛雞的消化力差,必須喂給容易消化、營養全面的飼料。雛雞出殼兩天后,食欲旺盛。喂料時要定時定量以喂八成飽為宜。過飽會引起消化不良;不足時會影響雛雞生長發育,甚至會引起啄癖。
(四)雛雞的通風與光照
雛雞代謝旺盛,排出的二氧化碳及糞便中分解出的氨氣和硫化氫等氣體很多,造成舍內空氣污濁,影響幼雛的健康生長。通風應以保證舍內溫度和濕度、又能使空氣新鮮為原則。光照對雛雞的健康、飲食等有直接影響。室內可用燈光照明,每1㎡有15W燈泡光或30的育雛室裝40~50W的白熾燈2盞。雛雞1~3天,每天使用23小時光照;4d以后每天逐漸減少光照時間30分鐘,直至白晝光照長度。
三、小雞和成雞的放養
(一)育雛室到果林的適應
雛雞長到一個月,便開始搬運到果林下放養。搬運雞只宜在晚上進行,以減少對雞的驚擾。白天讓雞在林間自由活動,飲水喂料也在舍外。為盡早使小雞養成在果園林地覓食的習慣,從育雛室轉入果園林地開始,每天早晨至少由2人配合,進行引導訓練每天放養。時間不能過早,過早時天氣寒冷,小雞抵抗力差,難以成活。除了下雨或大風天氣,都可以使小雞在室外活動,傍晚再將雞趕回雞舍。待雞只熟悉環境后,讓其自由活動。
(二)林下放養的季節要求
林下散養雞在春夏進行,雞在春季3~5月間進行放養,此時氣候多變,易受冷空氣的影響。夜間雞棚要采取保溫措施。夏季炎熱高溫,棚舍要做好防暑降溫。
(三)小雞和成雞的飼養管理
林下散養也要給雞只準備配合飼料和飲水,根據林中飼草和昆蟲資源情況來制訂合理的人工補飼次數和數量,保證每天最少一次,且放在傍晚補飼,這樣更利于雞的正常生長發育,提高經濟效益;飲水要保持清潔衛生,每天至少更換一次飲水,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更要勤換飲水。散養雞開始補飼,最好使用與育雛期同樣配方的飼料,隨雞的成長逐漸改變飼料配方。放養的最初幾天,可在補飼飼料或飲水中加入適量維生素c或復合維生素以防應激。陰雨天最好不要讓雞只外出覓食,以防發生意外,這時要置足料槽或水槽,供雞只采食飲水。
(四)疾病防治
小雞和成雞在生長過程中發現疫病及時診斷和治療。散養雞的常見疾病有雞球蟲病、雞白痢、雞大腸桿菌病等。雞群發病時,要對癥下藥,及時治療,減少損失。
四、放養過程中的果林管理
雞在放養期間,果園林地盡量少施用農藥。如果必須施用農藥治療病蟲害,可以把雞遷往安全的地方,等過了農藥的安全期,再遷回果林中。放養場地不準外人和畜禽進入,以防帶入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