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景
摘要:根據新課改提出的要求,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在閱讀教學方面,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培養小學生的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正確的價值觀,也可以增加小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情感。
關鍵詞:新課改;閱讀教學;小學生;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的關鍵,語文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這樣才能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和效果。并且語文教師要正確地把握語文教學方式,才可以在教學時有效地發揮自身的能力水平。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
(一)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目前,仍有許多小學語文教師違背新課標提出的要求,采用傳統的授課方法,不注重小學生的閱讀教學,從而導致小學生在閱讀理解能力方面得不到提高。其實,對小學生而言,語文課程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只有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生才能讀懂文章的內容,并在閱讀的過程中產生愉悅的心情,從而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產生興趣。
(二)現在的教學形式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語文教師仍沒有采用新穎的教學方式,只注重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不能理解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把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就只能不停地學習知識,學生處于小學階段,身心發展還不成熟、穩定,在他們看來,老師做的一定都是對的,所以,他們無法為教師提出教學建議,盡管他們覺得語文教師講課很無聊,他們還是采用認同的態度來接納知識。
(三)語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方式
語文教師由于課程繁多,時間緊,任務重,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不停地講課,而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其實,對于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如果想要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不容忽視,教師只有真正地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才能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有效地完成語文閱讀教學。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小學生缺乏自主閱讀的能力
由于語文教師在教學時不斷地指揮學生、幫助學生學習,使小學生不能夠自主學習,在遇到困難時也不會自己解決,只知道一味地尋求幫助。同時,語文教師講授在教學過程中占據了整個課堂,導致學生無法發揮主觀能動性。語文教師的這種教學方法嚴重阻礙了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升。
(二)教師和小學生缺乏交流溝通,導致課堂氣氛死氣沉沉
良好的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能力,而現在的語文課堂卻缺少這種氛圍,主要是由于語文教師無法帶動課堂氣氛,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沒有制訂正確的教學方案,不能明確教學目標,在教學時也不經常提問小學生,從而使課堂氣氛變得沉重,教師在教學時同樣也就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缺少對學生的素質教育
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豐富,知識性強,因此,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有極大的幫助性。但是,語文教師總是在教學時忽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在講完知識點后就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對文章進行具體的分析和總結,從而使學生不能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和意義,也就導致學生無法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情感。
三、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提出的策略
(一)增加小學生閱讀的訓練
閱讀教學在語文課程中占據重要位置。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時要加強對小學生的閱讀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能夠使學生在閱讀時達到熟練、準確的程度。比如,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小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再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課文,然后找同學讀課文,最后讓學生一起讀課文,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學生朗讀每個自然段,從而提高閱讀水平。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閱讀教學與其他教學相比,最重要的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因此,教師要經常與學生在課堂上交流溝通,體會學生的思想情感,并因材施教,只有教師得到學生的信任,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從而使教師能夠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采用趣味性的閱讀教學方式
新穎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必然會受到小學生的歡迎,尤其是趣味性的教學方式,這對于小學生來說,已經產生足夠的吸引力,因此,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經常更換教學模式,制訂相關的教學方案,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閱讀訓練時,通過播放音頻,使學生感受閱讀方法,再播放相關的音樂、圖片,使學生體會其文章的思想感情。
根據新課改提出的要求,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在閱讀教學方面,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課程重要的組成部分,培養小學生的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正確的價值觀,也可以增加小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從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情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成果的好壞,關系著學生日后的語文學習。因此,教師只有對語文閱讀教學產生重視,才會使學生的閱讀水平得到提高,并對以后的語文學習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