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杰英,鄭定容,林少玲.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中心人民醫院社區健康服務管理中心,廣東 深圳 580)
目前,我國高血壓病患者已超過2億,其中原發性高血壓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隨著生活習慣與飲食結構的改變,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目前,原發性高血壓的病因及發病機制仍不明確,但研究發現[2],原發性高血壓與炎癥細胞細胞因子的免疫反應密切相關,與臨床轉歸存在顯著相關性。本文旨在探討復方丹參滴丸聯合降壓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對相關炎癥細胞因子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擇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深圳市寶安區中心醫院收治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286例,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診斷標準[3],高血壓標準為:收縮壓≥140 mm Hg或/和舒張壓≥90 mm Hg(1 kPa=7.5 mm Hg);高血壓病程3~12年,平均(5.8±1.3)年;高血壓I級為188例,Ⅱ級為96例;年齡56~80歲,平均(60.1±6.3)歲;男164例,女122例。排除繼發性高血壓,伴有嚴重臟器性疾病、炎癥性疾病,對藥物過敏,有免疫性疾病,器官功能不全,內分泌疾病,近6個月使用過激素類藥物及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采用數字標記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43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高血壓分級、年齡、性別及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降壓藥物治療,具體劑量和藥物由主治醫師根據患者病情調整。主要降壓藥有:①鹽酸貝那普利(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14)5~10 mg/次,口服,每日1次;②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5 mg/次,口服,每日1次,每日最大劑量為10 mg;③非洛地平片(浙江南洋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002)5 mg/次,口服,每日1次;④卡托普利(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986)12.5 mg/次,口服,每日2~3次;⑤復方降壓膠囊(西安天一秦昆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61023209)25 mg/次,口服,每日3次;⑥硝苯地平控釋片(上海現代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079)30 mg/次,口服,每日1次;⑦坎地沙坦酯膠囊(青島黃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123329)8 mg/次,口服,每日1次;⑧馬來酸左旋氨氯地平(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690)2.5 mg/次,口服,每日1次。持續治療8周。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口服降壓藥的基礎上(具體劑量和藥物由主治醫師根據患者病情調整)加用復方丹參滴丸(天士力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50111,27 mg/粒),口服或舌下含服,每次10粒,每日3次。持續治療8周。
3.1 觀察指標
(1)標本采集與處理 在患者入院后、治療前及治療后,清晨7點空腹各采靜脈血5 mL,快速分離血清,置于-30℃醫學專用冰箱保存,測定前室溫融化后待用。
(2)相關血清炎癥細胞因子檢測 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血清內皮素-1(ET-1)、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VCAM-1)、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蛋白含量情況。化學發光分析儀為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MAGLUMI 800型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試劑盒來自深圳市新產業生物醫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具體的檢測操作步驟均嚴格依據試劑盒所提供的說明書進行。
3.2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舒張壓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張壓下降<10 mm Hg,但趨向正常;無效:血壓下降未達到上述水平。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3.4 結果
(1)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及動態血壓改善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效果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治療前后炎癥細胞因子變化情況 治療后,兩組患者ET-1、TNF-α、IL-6、VCAM-1和IL-8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較治療前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ET-1、TNF-α、IL-6、VCAM-1和IL-8項水平下降的幅度均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治療前后炎癥細胞因子變化情況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原發性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病,主要特征為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但其詳細發病機制尚不明確,受生活環境、遺傳以及膳食結構等影響[4]。原發性高血壓人群較正常人群罹患心肌梗死或腦卒中風險上升40%~50%[5],如何有效控制血壓已成為改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臨床預后的關鍵。
復方丹參滴丸是在復方丹參片的基礎上采用現代制劑技術研制的新型純中藥制劑,其主要成分由三七、丹參和冰片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改善微循環和理氣止痛的功效[6]。復方丹參滴丸主要成分丹參酮有與長效鈣通道阻滯劑相似的藥理作用,可擴張心腦血管,具有多靶點、多層次和多部位抑制血小板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紅細胞的攜氧能力,有效抑制動脈硬化進程,改善血液細胞的流動性,降低毛細血管阻力與動脈壓力,調節自主神經,從而起到降低血壓的作用[7-8]。研究發現,免疫性炎癥機制與原發性高血壓的發病密切相關,ET-1、TNF-α、IL-6、VCAM-1和IL-8是反映血管內皮炎癥的重要指標,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由于血壓波動刺激血管內皮,反復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的炎癥反應導致ET-1、TNF-α、IL-6、VCAM-1和IL-8的大量生成[9]。TNF-α具有啟動及觸發炎性反應的作用。ET-1是由血管內皮細胞分泌,可使內皮細胞鈣離子超載,具有誘導內皮細胞增殖的功能,是判斷內皮細胞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本研究結果發現,高血壓病患者的ET-1水平高表達,這與張津津等[10]研究結果一致。IL-6、VCAM-1、IL-8是多功能促炎性細胞因子,參與免疫慢性炎癥反應。免疫慢性炎癥在原發性高血壓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11],原發性高血壓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炎癥細胞因子是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炎癥細胞的產物。本研究結果證實,復方丹參滴丸聯合降壓藥治療原發性高血壓,可有效降低血管內皮細胞ET-1表達,抑制TNF-α、IL-6、VCAM-1和IL-8分泌,具有抗炎、抑制炎性細胞浸潤的作用,可以糾正炎癥細胞因子紊亂,改善內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調節血管收縮和舒張狀態。另外復方丹參滴丸能夠增強降壓藥的治療效果,有協同降壓的作用。
綜上所述,復方丹參滴丸聯合降壓藥可以糾正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的相關炎癥細胞因子紊亂現象,臨床療效顯著,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