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 斌,廖建湘,郭建紅
(1.貴州省畢節市第二人民醫院,貴州 畢節 551700;2.廣東省深圳市兒童醫院,廣東 深圳 518038;3.寧夏醫科大學,寧夏 銀川 750004)
高血壓病是臨床常見病,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目前,高血壓病的治療以藥物控制為主,而且是終身服藥。近年來,臨床研究發現中醫傳統氣功辟谷技術對人體血壓的調節有積極的作用[1-2]。筆者于2017年8月進行了辟谷技術對血壓的干預研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參加觀察20人,其中男15人,女5人;年齡18~60歲,平均36.5歲。職業構成:醫師或曾有醫學背景的15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主任醫師1人,副主任醫師2人),非醫學背景者4人,營養師1人;學歷構成:博士3人,碩士在讀1人,本科8人,本科在讀6人,專科1人,中專1人。有高血壓病病史3人,體質性低血壓1人(平時血壓在80/60 mm Hg左右,1 kPa=7.5 mm Hg)。
辟谷方法:不食主食,只吃水果(具體種類和量不作嚴格規定),喝礦泉水或生水(不經過加熱的水,量不限制),連續7 d。如果饑餓感強烈,可根據自身情況隨時復谷(恢復主食攝入)。第7日早上集體復谷(只吃米粥,可根據情況加少量鹽)后各自返回自己的工作學習崗位,要求在兩周內以流質飲食為主,后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辟谷期間,每日進行6 h的集中練功(分動功、靜功。動功分為規定動功和自發動功,其中規定動功分為4節,每節1個動作;靜功為集體靜坐,根據自身情況端坐、散盤、單盤、雙盤均可,不限手的姿勢和位置,自然呼吸,以松靜為原則,輔以練功音樂和老師的現場帶功導引。動靜功收功時均有自我拍打和集體相互拍打)、聽課(分早上、下午、晚上各2 h)。所有參與觀察的20人都按要求完成了7 d辟谷。
3.1 觀察指標 每日早晨記錄血壓(采用水銀臺式血壓計測量血壓)。在辟谷期間,3位高血壓病患者若血壓無明顯升高,不服用任何降壓藥物。
3.2 結果 所有觀察對象的收縮壓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最大降幅為40 mm Hg,最小降幅為2 mm Hg,平均下降19.8 mm Hg;舒張壓最大降幅為29 mm Hg,平均下降14.7 mm Hg。3例高血壓病觀察對象血壓全部恢復正常(未服用任何降壓藥物,在觀察結束后2周隨訪,在沒有服用降壓藥的情況下血壓仍保持正常)。1例體質性低血壓觀察對象沒有出現低于其基礎血壓的現象。由于部分組血壓不符合正態性分布,各組血壓值與第1日指標比較采用非參數配對秩和Wilcoxon檢驗,經SPSS 17.00軟件處理數據,各組收縮壓、舒張壓與第1日比較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辟谷技術對20例觀察對象血壓影響的比較(mm Hg,±s)
注:與第1日收縮壓比較,△P<0.01;與第1日舒張壓比較,▲P<0.05
高血壓病形成的基本原因有遺傳因素、精神和環境因素、年齡因素、生活習慣因素等,其根本原因在于血管內和/或血管外各種因素造成的血管彈性降低和/或緊張度增高。中醫傳統氣功辟谷技術為什么能降血壓呢?第一,通過辟谷,不攝入或極低攝入鈉鹽,能改善以往高鈉攝入狀態引起的體內水鈉潴留,降低血管的負荷,使血壓下降。第二,不攝入或極低量攝入主食,可使機體熱能攝入不足,機體會通過自噬作用消耗體內相對多余的儲備物質供給生命活動,儲備糖原被消耗后,脂肪首先被消耗,脂肪(特別是沉積于血管壁的脂類)的消耗可改善和恢復血管彈性,從而降低血壓。第三,傳統氣功辟谷技術中的調身、調息、調心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機體自主神經的緊張度,減輕神經、精神因素引起的血管痙攣,使血壓下降[3]。第四,傳統氣功辟谷技術不僅是一種操作技術,還有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特別在健康長壽方面,所以,在認真習練后,不僅從技術層面,更重要的是從理論層面能極大地加深習練者對健康維護的認知,相當于心理學的認知療法(技術相當于作業療法),進而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血壓自然下降。
本研究結果表明,中醫傳統氣功辟谷技術是非藥物控制高血壓病極具研究和推廣價值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