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過了有關知了的知識,咱們再來說說和知了關系密切的兩個節氣吧!
薰風慍解引新涼,小暑神清夏日長。
斷續蟬聲傳遠樹,呢喃燕語倚雕梁。
——清·喬遠炳
大暑三秋近,林鐘九夏移。
桂輪開子夜,螢火照空時。
——唐·元稹
每年一進入七月,人們就會相繼迎來一年中代表炎熱的兩個節氣——小暑和大暑。小暑天氣小熱,大暑天氣大熱,這里的“大”字,有極致的含義。大暑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通常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
三伏天里,蟬鳴陣陣,萬物潛伏,蟋蟀到墻角避暑,飛鳥在樹蔭避暑,古人也減少外出來避暑。我國一直有“歇暑”的習俗,古代帝王都有專為避暑而建造的宮殿。如唐代的含涼殿,宋代的碧玉壺、風泉館及萬荷莊,清代的圓明園、頤和園和避暑山莊等,都是很著名的避暑場所。
這樣炎熱的日子里,你又是在哪里避暑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