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很多難關,隨時可能面臨“不容易”的處境。出國前,我也做好克服重重困難的思想準備,可想不到的是,我遇上的困難根本不是未踏上這片國土前所能預料得到的。
朋友簡很有趣,剛剛得知今年高考作文題目為“真的不容易”后,感慨萬千地回顧在加拿大四年的移民生活,連夜成篇一吐滿腹苦水為快。而我——用我媽的話說——一個把自己最美好青春時光都獻給了加拿大的中生代老移民,已然失去了這份沖動。

多倫多的唐人街活動精彩紛呈,商店招牌五顏六色,是多倫多這個包羅萬象大都市的縮影。
畢竟,在令如今的新移民們心塞的“語言不通“、“文化隔閡”、“融入障礙”、“夫妻分離”等種種困惑酸楚面前,我算是過來人。最糟的是,當時的我連把這些當做煩惱的資格都沒有。這就好比一個餓肚子的人,整天想的只有如何填飽肚腹,至于精神層面的需求與安慰根本無暇顧及?;蛟S,人在物質貧乏時,內心相對更強大、抗壓能力也是超乎想象的。那時很多守著“技術”無處用、車也不會開的技術移民們,就靠著硬實的雙腿奔命于工廠餐館人才市場夜校之間,連憂郁癥都得不起。
那時的我們在發布或聽取朋友找工新聞時,特別注意用詞:人家是去“工作”還是“打工”是千萬不能弄錯的,甚至連“上班”一詞也被莫名其妙地涂上了褒義色彩,專指“白領”工作。要知道,“工作”和“打工”這兩個詞可是當年移民前途的“定向標”、生活成敗的“測試儀”啊。我們只把高薪專業工作尊稱為“工作”,而“累脖工”,與原來專業風馬牛不相及也沒有多少技術要求,這種非主流目標工種則被我們這群”雄心傲骨”可愛的青年人善意地“貶低”為“打工”。以至于后來的新移民模糊這種劃分標準,我仍不能適應時代的變遷,自動把“工作”劃一于“專業工”。
上世紀初本世紀末老移民的命運大抵分為四種:好命的,一來加拿大不久就找到專業工作,從此過上了出國前憧憬的“天堂的生活”;背運的,就騎驢找馬邊打工邊找專業活,咬緊牙關挺過“黎明前的黑暗”;命苦的,眼看前途無望干脆放棄“白領”志向而安心做一輩子“藍領”,過著“沉淪的生活”;實在傷不起,大不了卷鋪蓋回流,畢竟中國才是我們的家,我認識不少人都做了“海歸”。至于我們這些守到“抗戰勝利”的老戰士么,幾世代里累計的感觸真非“真的不容易”幾個字能表達到位的。
和絕大多數大陸移民一樣,由于英語蹩腳先生一時找不到專業工作。于是,他白天在一家電器裝配廠干流水線的活,晚上去私立大學進修當時吃香的計算機專業課程。他低聲向我訴說內心的苦楚(作文一個文科生,我決定把一個不善言談理工男的原話進行翻版):每次從冰天雪地的黑夜從學?;貋?,獨自走在連個人影都看不到死一樣靜的街區,真是對身心的一種折磨。別說“加拿大鵝”沒聽過,防寒裝備也是減少到最低需要。一腳低一腳高地踩在吱吱作響的雪上,那種冷是侵襲到骨子里的,有時凍得肚子疼痛難忍。加拿大這地方有空曠地就是多,人在內心無望的時候,哪怕是一片空曠死寂也能成為打擊,那是一種走不到頭的絕望。是啊,多少時候,多少移民都覺得在加拿大待不下去了,可是國內工作辭了、房子賣了、和親朋好友道過別了,說白了,我們沒有退路。
想想先生曾經也是國內的精英,如今卻不得不兩眼一抹黑前途未卜地在混在異國他鄉打工隊伍中;眼看一位躊躇滿志奔著幸福而來的青年,居然為了生存不得不把理想拋在一邊干起了從沒干過體力活,終日精疲力盡,我心中的酸楚頓時匯集眼眶中。但我的眼淚不能留在任何人面前,因為我不能讓屋檐下的家人感到難過,也不能讓地球那頭的父母為我擔憂。我不會像很多移民那樣報喜不報憂,但我再匯報生活情況時一定要減輕困難的程度。

我和同事以及學生。
我從小學的是日語,英文等同于文盲。張不開嘴的我出門辦事都是靠先生的字條解急的,所以根本沒打算找工作,便自動成了一名全職主婦。在國內生活時,和許多人一樣我也是上班第一,家務第二。尤其像我這個在旅游界摸爬打滾的人,一星期也不定能在家吃上一頓晚飯,連蔥蒜都分不清的我,更別說擔當做飯這么復雜的重任了。
可是既吃不起外賣,就得自己做。在多倫多落地適逢冬天,又遇上冬令時日照時間極短,不到四點天就擦黑。記憶中,每天從起床到睡覺自己都站在廚房的柜臺前忙活。換句話說,天亮著的時光我都在忙飯。這樣的日子過了一個月,真是度日如年,我每天都盼著太陽快下山,結束我一天繁重的三餐制作。每天,透過廚房的窗戶看見房東家后院厚厚的白雪,感覺不到絲毫生機與希望。我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跑到這地方來“受洋罪”?
幸運的是,房東鄭太家原是在中國開餐館的,我時不時能得到她指點。準確說,是在干不下去時,她會主動幫把手給我救個急。在她的影響下,我拋棄了嬌小姐的臭脾味,不僅學會了做飯,更學會了福州人的忍耐和刻苦。
一個月后,鄭先生覺得他們不大的家中住四戶人家,實在不方便,由于我家算人口較多的,他便委婉表示希望我們搬家。我們本來付鄭先生600加元只租他一間房,而這數目根本別想租到地上供三人住的完整單元。于是,我們只好“轉戰”地下。多倫多地下室大多入地較深,不大透得進日光,既是大白天如果不開燈也會四下碰壁。淺眠的先生受不了鍋爐房傳出機器運轉的噪音辭了工作在家耗著,我和女兒剛來還沒適應這里的生活,也在家耗著。于是,我們一家人過起了晨昏顛倒的日子,整天被日光燈照著,總覺得迷迷糊糊渾渾噩噩的。
不久,還發生了“飛蟻風波”。那天,我發現廁所里有幾只個很大且會飛的黑螞蟻,就沒當回事地把它們打死,本來么,地下室里鬧幾只蟲子再正常不過了。然而,打死幾只后總不斷有新的飛出來,而且總打不完。我慌了神,把老公同學夫婦叫了來,同學太太看我已把廁紙用完,便麻利地撕起免費報紙來,我又學會避免意外浪費新招。很快,他們發現這群螞蟻來自鍋爐房,我進去一看,頓時頭皮發麻。我的天啊,水泥地上像鋪了層黑地毯,讓我打三天三夜恐怕也打不完。我趕快叫回了去兒子家做客的房東,他買了滅蟲劑才解決了這群“搗蛋鬼”??墒?,螞蟻尸體混合著化學物質的刺鼻怪味久久不散,我們全家再次學習“忍耐”的功課。
我和先生當初之所以選擇移民加拿大,主要考慮為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的環境。我們幸運地為女兒申請到免費幼兒園,可讓我揪心的是,由于獨立生活能力不強,又不會照料孩子的我總把才三歲大的女兒搞生病,一年中有半年時間她都在家里病休。由于找到一份用得上日語的工作,我不得不在晚上下了班才能領她去看家庭醫生,常常,她都是最后一個病人。遇上下雨天,我用童車推著她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真為讓孩子跟著我們受苦而難受。
我們當時有種說法:“熬過頭五年的黑暗時期,必能見到光明的日頭?!边@話不是絕對的,但黑暗時期大抵在五年上下。如同蠶蛹被束縛在的蠶繭里,我們乃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習生存的技能做人的道理,使我們的生命走向成熟。盡管天未降大任于我,但移民生活以“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方式對我進行了成全。我始終只有一個念頭:無論如何不能敗在異國戰場上。
我先生也是個上進的人,不甘心這么耗費青春,決定走求學深造的道路。這主要因為我的一些朋友已經于我們之先上路了。而我深深被他們刻苦學習英文的精神所打動,單我先生為了提高聽力就聽壞三臺錄音機。而朋友間的相互幫助也讓我學會珍惜患難中的友情。事實上,也不一定是朋友,只要是認識的,大家都會有福同享地傳播消息、彼此搭把手之類的,我看到人性良善單純的美德,那段日子雖然極度艱苦,確是我懷念最深的。
接著,我們舉家從多倫多搬去渥太華。先生攻讀計算機碩士學位,我在朋友幫助舉薦下考進了加拿大郵政總局上班。我抵加后一直打工,花在學英文上的時間少之又少,剛進單位的頭兩周培訓我如同聽天書完全不知所云,就連當時收到電話錄取通知時也沒聽清對方問我“哪天方便上班?”的問題。懂作為唯一一個中國人,我也沒處打聽中文解釋。我毅然決定辭職,但先生鼓勵我:“再堅持堅持?!睕]想到,這一堅持一共就兩周,打第三周我已干活得心應手,還因為資歷老(因為沒聽懂上班時間,歪打正著成為那批新人里的第一批員工)帶了幾個徒弟。我不僅干活超額完成任務而且準確率也高,漸漸在同事中樹立了威性,第一次和當地人交上了朋友。
您先別急著為我開心,我們的日子還沒因此走上康莊大道呢。接下來,我遇到另一道坎:因為不適應渥太華寒冷的氣候而引發皮炎,家醫看了、專家也找了,什么藥都用過了,就是不見轉機,不僅夜里奇癢難耐影響睡眠,白天也影響上班和生活,當時我那只有7歲的女兒擔起了燒飯的任務??梢哉f日子過不下去了,無奈之下我決定回國治病。這也是我在加拿大4年來第一次回到養育自己20多年熟悉的土地。我不知道自己怎能在異鄉一代整整四年的。一下飛機,我的眼眶又濕潤了。
等我從中國回來,我直接回到了氣候相對溫和的多倫多,回到原來那間日本公司, 女兒則交給家庭幼兒園老師看管。在日本人手下干活的種種我就不詳盡敘述了,但我必須說冥冥之中總有貴人在保護我,我得到很多加班機會,不過也是忙到飯都沒空做。就連超好脾氣的女兒天天吃快餐吃到求我做點家常菜給她吃。
這種日子不是長久之計,不久我考上“悉尼卡大?!弊x會計專業。其間,比正常時間早半年畢業先生經過長久的等待,終于考上渥太華一家半政府公司,我帶著女兒獨自生活在多倫多,“夫妻分居”的難處擺在面前。我和朋友妹妹夫婦合租一間三室一廳的公寓我不僅獨自照顧孩子,還要上學,周六去大使館贊助開辦的中文學校教授中文,周日去基督教會服侍兒童教授圣經。身兼數職的我靠著堅強的信念和毅力用一雙手撐起了半個家,還有半個稱不上“家”的家自然由先生在渥太華撐著。
有一天,我去看醫生時被告知懷孕了。本來令人欣喜的消息對我卻成了重擊,在這么艱難的環境中我怎能應付添人進口的負擔?但醫生不理解我想打胎的要求,也不給我做手術。三個月后,先生申請到微軟工作,我一個孕婦匆忙把包打好,變賣了不算多的家俬,和女兒來到離先生工作地較近的美加邊境溫哥華白石鎮。幾個月后,一個胖乎乎的“福娃”誕生,孩子爸爸從美國辭職回加拿大。其間又經歷先生失業及找工作的動蕩,日子依舊艱難。
兒子的來臨,帶給我們好運,我先生終于找到了穩定而理想的工作。這前前后后不過六年時間,但于我真是比后來十幾年時間還覺漫長。我要說明的一點是,我們雖經歷這許多的不易,并非運氣差。我們和新移民各有各的苦,也各有各的收獲。我們以自己的方式融入了加拿大當地生活,也算在這里扎下根來。
我常對自己說,就像金子經過了火的鍛煉能才發光,風雨過后才會呈現美麗的彩虹。沒有我所經歷的所有苦難,也絕不會有今天的我??嚯y是化了妝的祝福,我感恩我所走過的每一步。若上天給我機會再次選擇的話,我還會選擇經歷風雨和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