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科
【摘要】:大力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充分發揮核桃的品質優勢,做大做強核桃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產業富民的目標。
【關鍵詞】:靈臺縣;核桃特色產業;優勢與分析
1.核桃的營養性能
核桃位列世界四大著名干果之首,具有很高的營養和醫療保健價值。我國主要生產大省有云南、陜西、山西、河北、甘肅、河南和四川。核桃是人類的最佳營養保健品,在國際市場上,它與杏仁、腰果、榛子一起并列為世界四大干果,在國內享有“萬歲子”、“長壽果”、“養人之寶”的美稱。核桃以皮薄、仁滿、肉質細膩者為佳。核桃仁是很好的滋補佳品。每100克核桃仁含蛋白質16克、脂肪64克、糖類10克、粗纖維5.8克、灰分1.5克、磷360毫克。另外,還有鋅、錳、鉻等微量元素及維生素B1、B2、E、胡蘿卜素等。據分析,吃100克核桃仁的營養價值,相當于950克牛奶,或相當于500克雞蛋,或400克牛肉。所以,人們又稱核桃為“養人之寶”。核桃的藥用價值很高,祖國醫學認為,核桃性溫、味甘、無毒,有健胃、補血、潤肺、益胃、養神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認為,核桃中的磷質對腦神經有良好的保健作用。核桃油含有不飽和脂肪酸,有防治動脈硬化的功效;核桃仁中含有的鋅、錳、鉻等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核桃仁的鎮咳平喘作用也十分明顯,冬季對慢性支氣管炎和哮喘患者療效極佳。
2.我縣核桃產業發展現狀
我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農業是全縣人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糧食生產占有絕對比重。單純的糧食生產效益低下,致使農民收入增長緩慢、經濟發展滯后、棄置土地外出務工的人群不斷增加。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果品保健作用認識的增強和消費觀念的轉變,果品市場需求量逐年增長。我縣結合產業結構調整,根據我縣核桃產業歷史發展現狀,順應市場需求,已在南部、西部山區3個鄉鎮和3個國有林場等建成了核桃示范基地6處,累計栽植面積6.3萬畝,2017年掛果面積達到4100畝,產量1600噸,實現產值192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6%。在核桃產業開發上,我縣建有瑞天祥果蔬保鮮庫、皇甫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果脯加工生產線2座,可對現摘現售以外的核桃進行保鮮和深加工,形成了“農戶+基地+公司”、產加銷一條龍的發展模式,對促進核桃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發展核桃產業存在的問題
我縣核桃產業在增加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縣城經濟發展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但與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方面還存在許多差距和問題。
3.1財政資金緊困,產業發展資金投入不足。我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財政緊困,政府在發展特色優勢產業上資金投入不足。
3.2群眾意識淡薄,產業發展規模還不夠大。我縣部分群眾和個別村社干部對發展核桃產業的思想認識模糊,認為核桃栽植周期長、見效慢,對發展核桃產業信心不足,決心不大,影響了核桃產業建設的快速發展。受政府引導和主導產業的沖擊,核桃產業的發展尚停留在群眾自主發展的階段上,規模不夠大,潛在的特色優勢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3.3田間管理粗放,基地建設科技支撐不夠。部分群眾受傳統習慣影響,對核桃苗木不澆水、不施肥、不修剪、不防病蟲害、間作不合理,糧果爭地爭水肥,致使果園掛果率不高,產量低,質量差,經濟效益不高。受資金、人才、技術的制約,我縣核桃產業建設從品種選擇、技術培訓、產品加工銷售等方面,科技支撐地力度明顯不足。
3.4技術力量薄弱,服務體系建設相對滯后。各鄉鎮僅有1至2名技術員,村、社兩級基本沒有技術員,產業建設技術力量薄弱,各項技術措施落得不實,技術覆蓋面低。已運營的加工企業都以核桃的保鮮為主,沒有一個以核桃深加工為主業的龍頭企業。
3.5氣象災害頻發,產業發展質量受到制約。我縣的主要氣象災害有早春干旱、晚霜凍、冰雹、暴雨等。雖然這些災害性天氣對經濟林木不會造成大的危害,但對果品產量有著明顯的影響,應引起足夠重視,事先有防范準備。幼樹越冬期間對容易發生抽條的地段,采取樹干纏裹塑料帶或草,減少樹體水分蒸發,并采用大苗栽植。在霜凍期間積極采取必要的防霜措施,將減輕對開花和果品的危害。
4.市場分析與預測
4.1市場競爭力分析
4.1.1自然環境優越,栽培歷史悠久。我縣地處西北黃土高原半濕潤區,位于核桃優勢產區的中心位置,年均溫度8.6℃,年降雨量650mm,年日照時數2453小時以上,海拔高、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氣候條件適宜核桃的生長, 尤其是縣境南部、西部的中臺、百里、龍門3鄉鎮和3個國營林場等在林業區劃中,被區劃為西、南部淺山丘陵核桃經濟林區,極適宜發展核桃產業。早在上世紀70年代,珍珠山林場栽植核桃林2萬畝,是我縣最大的核桃林基地,被稱為“亞洲第一核桃林”。
4.1.2品牌優勢明顯,核桃品質優良。全縣出產的核桃具有個大、皮薄、仁飽和高脂肪、高蛋白、低水分、低灰分等特點,“靈臺薄殼山核桃”品牌近年已在國內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品牌優勢明顯,競爭力較強。
4.1.3生產成本較低,價格優勢明顯。核桃屬粗放型管理產業,生產過程大部分需要人工操作完成,如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等,而我縣人力資源豐富,勞動力日生產成本價格較低,所以效益優勢明顯。
4.1.4市場潛力巨大,土地資源豐富。據1998年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今后10年核桃需求量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到2010年,按目前的生產水平,需增加45萬噸才能夠滿足市場要求。目前,我國人均核桃占有量還不足200克,是美國的30%,但預計到2010年,我國年人均核桃消費量將達到300克,2030年達到500克,加上加工等其他消費,核桃市場需求量將是目前的一倍以上。目前全縣核桃面積6.3萬畝,僅占耕地面積的9.6%,全縣耕地面積66.62萬畝,人均占有耕地2.89畝,再加上生態環境治理土地整治獲得的可利用土地,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果品產業規模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4.2市場預測
我縣出產的核桃具有個大、皮薄、仁飽和高脂肪、高蛋白、低水分、低灰分等特點,屬老幼皆宜的干果。核桃近年來消費量日趨增長,隨著加工技術的不斷提升,其它深加工產品將有較大幅度的增加,核桃原料加工比重將提高到總產量的30%-35%,市場潛力巨大。在規模進行基地建設的同時,結合推廣無公害優質核桃生產技術,其產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和很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