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祖春 田興民 蔡桂英



【摘要】 :桑天牛是危害桑樹的重要害蟲之一,是影響桑蠶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過去多采取化學農藥防治,但由于桑天牛是鉆蛀性害蟲,深入桑樹木質部危害,所以防治效果較差,在藥效殘留期間不能采摘桑葉飼養桑蠶,同時化學防治還不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而生物防治則可以避免這些問題。本文就使用花絨寄甲防控桑天牛試驗和林間防治的效果作一簡要介紹。
【關鍵詞】:桑樹;桑天牛; 花絨寄甲; 生物防治
桑樹(Morus alba L.)屬桑科桑屬,為落葉喬木。桑葉呈卵形,是喂蠶的飼料。桑葚還可以做滋補的桑葚酒,一瓶桑葚酒要上百元[1]。在國家林業局推薦的“重點推薦名錄排行榜”中,桑樹位例第四,栽培補助資金過億[2]。
俗話說:“三分造林,七分管護”,而在管護中病蟲防治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桑樹的重要害蟲之一就是桑天牛(Apriona germari(Hope)),屬鞘翅目天牛科,溝脛天牛亞科,成蟲取食嫩枝皮和葉;幼蟲于枝干的皮下和木質部內,向下蛀食,隧道內無糞屑,隔一定距離向外蛀1通氣排糞屑孔,排出大量糞屑,削弱樹勢,危害嚴重時能導致桑樹植株的死亡,其分布面廣,危害嚴重,是桑蠶產區的一大生物災害,嚴重影響蠶桑業的發展。過去多采取化學農藥防治,既污染環境,施過農藥的桑葉又不能使用。為此,我們利用生物防治的原理,引入人工天敵花絨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作為控制桑天牛的手段,這是一種有效、持久,環保無污染的防治措施。本文就利用花絨寄甲[3]防控桑天牛的研究和田間防治的效果作一簡要介紹,希望能對桑樹大田栽培有所幫肋。
一、材料與方法
1.施放效果試驗
本試驗于2015年在瀘縣福集鎮玉蟾村麻柳山(樣地Ⅰ),云龍鎮先鋒村二社大土壩(樣地Ⅱ)、毗盧鎮凹丘村楊梅溝(樣地Ⅲ)、天興鎮屋板栗村七社桐子壩(樣地Ⅳ),天興鎮板栗村八社雷公山(對照),這些地點立地條件基本一至:海拔330-420米,壤土,坡度在25度以下,地被為鐵芒基、藎草等。本方案選擇3個施放點和1個對照,用花絨寄甲(從湖南購進),按每受害株5 頭~ 10 頭,將花絨寄甲集中施放在樹基處,讓其自行尋找寄主。每點施放株數30~40株。施放區和對照區的桑樹均為8 a ~ 12 a 生,受害率40% ~100%。施放時間在選在幼蟲危害盛期的6月中旬,在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施放; 試驗區大約有10000株桑樹受到了桑天牛危害,受害株率達13.79% ,其中,每年被害致死的死亡株率為6.01%。
施放 30d后檢查效果,使用解剖查蟲法檢查花絨寄甲控制天牛的效果。施放效果試驗表明花絨寄甲對桑天牛有較好的控制作用( 見表1) 。
結果表明花絨寄甲對桑天牛的寄生率達到51%。說明防治效果良好。
2.施放量的試驗
2016年在上述地方進行擴展的實驗地中,在同一林分中進行施放量比較試驗。按每受害桑樹植株投蜂0頭、5 頭、10頭、15 頭、20頭5 個處理,作不同施放量的效果比較,0為對照; 每一處理為30株桑樹; 結果如表2。
從表2中可以看出,隨著施放量的增加,寄生率也增長。但投放5頭與10頭的效果差異較大,投放量少于10頭,效果較差;投放15頭與20頭的效果差別不大,寄生率的增長顯得很緩慢。其原因在于花絨寄甲對位于樹皮表層的天牛易于進行寄生,而對于位于桑樹樹髓心部的天牛要完成寄生則相對比較困難,因而大幅度的增加寄甲投放數量并不能大幅度的提高寄生率。從成本角度來看每株投放量10-15頭就可以了。
3.施放過花絨寄甲與否對桑樹成活率的影響效果比較
實驗表明,施放過花絨寄甲的地方,三年后的平均累計死亡率僅27.5%,沒有施放過花絨寄甲的地方則達到了66.7%,說明了花絨寄甲可以對桑天牛起到長效的控制作用。施放過花絨寄甲與否對桑樹成活率的影響效果顯著。
二、結果與討論
防治試驗表明:
1.花絨寄甲對桑天牛有比較好的寄生效果,雖然當年寄生率只有51%,但由于花絨寄甲成蟲壽命可以長達6年,且每年有兩次產卵高峰期[4],雌成蟲的產卵量可高達33-419粒/頭[5],隨著花絨寄甲種群數量的不斷增加, 3年后,施放區的植株平均死亡率只有27.5%,而對照區的植株死亡率66.7%,說明施放過花絨寄甲與否對桑樹成活率的影響效果顯著。
2.生物防治是桑天牛綜合防治技術之一,其主要優點在于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利用,可以確保環境不遭受化學農藥的污染,同時副產品蠶蛹是富含蛋白質的無公害食品。但如果要在短期內提高防治效果,則需配合清除蟲死木、瀕死木和嚴重蟲害枝,捕殺成蟲等綜合技術措施以實現盡快壓低桑天牛蟲口密度,以實現最好的防治效果。
[參考文獻]:
[1][2]http://www.sohu.com/a/219288084_254461「政策解讀」2018年國家林業局補貼過億樹種名錄。
[3]路紀芳等,花絨寄甲生物學特性及其應用研究進展[J].貴州林業科技,2016,( 4).
[4]秦錫祥、高瑞桐,花絨堅甲生物學特性及應用研究[J].昆蟲知識,1988,25(2):109~112.
[5]姜源,松墨天牛的天敵——花絨寄甲繁殖生物學特性研究[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12.
說明:
1. 樹齡對結果沒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