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國的林業面積也在逐年增加,在林業發展過程中,營林生產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伴隨著可持續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化,林業發展與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和明顯。文章對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營林生產;林業可持續發展;措施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與進步,國家建設力度不斷增強。我國對林木資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營林生產得以飛速發展,但是隨著林業資源的逐漸減少,我國的林業生態水平也大幅降低,如何調整好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之間的關系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本文首先分析了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之間的聯系,然后提出一些實現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措施。
1營林生產可持續發展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現狀
對林業資源的開采和生產是林業經濟效益的主要來源,林業經濟是我國經濟結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對林業資源進行合理開采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在滿足環保要求的同時達到經濟收益最大化,這就需要在進行林業資源開采過程中保證開采方案的合理性,開采的同時還要注意保護林業資源,實現林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為了改善不合理的林業資源開采狀況,我國已經逐漸將原有的粗放造林的營林生產方式轉為集約化造林的營林生產方式。這樣的轉變彌補了原有的只造林不護林的缺陷,實現了造、護相結合的目的,加強了對林業資源的有效經營和管理。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林業生產的經濟收益。事實證明,擁有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對營林產業有非常大的幫助。
2林業生態與營林生產之間的矛盾與聯系
2.1林業生態與營林生產之間的矛盾
從一定程度上來講,營林生產會對林業生態產生破壞,由于受到林業生態和營林生產之間利益變化的影響,兩者會產生一種相互制約的矛盾。例如,某一塊林業資源地區的承包者會在林業的資源的管理種植等方面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其目的是為了能夠利用林業資源獲取一定的利潤,但是等到樹木成材達到可以砍伐的標準時,承包人的砍伐就會對生態效益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破壞了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從長遠的角度分析,若只注重經濟效益而不注重生態效益的砍伐行為并不能為營林經營者帶來最大的經濟效益。但是為了滿足社會和營林生產需求,禁止對樹木的砍伐也是完全不可行的,這樣會降低林木承包者的承包熱情,同樣不利于林業生態的發展。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這種矛盾關系,管理者一定要針對各個林區的實際生產情況,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采伐標準。不但要滿足承包者的利潤,同時保證林業生態的穩定。
2.2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的聯系
除了相互制約的矛盾關系,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之間還可以相互促進發展。為了保證林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林業生態的有效保護,就要加強林業資源管理,使得營林生產始終可以有木可伐。如果能夠達到這樣的標準,那么林業生態和營林生產的矛盾會得以有效地解決。隨著營林生產范圍的不斷擴大,營林生產的效率也會不斷提高,從而獲得更大的利潤,這些利潤又是維護林業生態的資金成本,所以說林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支持著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要想保證營林生產,就離不開林業生態的平衡,因此林業生態和營林生產又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關系。
3關于實現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3.1對林木結構進行適當地調整
在營林生產中,林木品種的多樣化是較為有利的市場競爭條件之一,因此,想要提高營林生產的經濟收益,實現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就應對林木結構進行適當地調整。在林木種植中,應選擇一些成活率較高的林木,同時還需要注重林木的綠化作用。在進行林木產品開發中,應盡可能的對林木進行深加工,改變以往直接銷售林木的方式,讓林木以產品的形式流入到市場中,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林木的價值,通過深加工在節能林木資源的基礎上獲取更多的經濟收益,實現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
3.2加強管理中科學技術的應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得以快速普及,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過程中,要加大對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力度。具體的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在營林生產的過程中,要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對于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問題進行詳細的研究和分析,要用先進的科學理念作指導,提高營林管理的科學技術含量。善于運用高科技,對林木產品進行培養,保證培育方式的科學性和實效性。建立一支專業的管理團隊也是十分必要的,這個團隊中,可以有經驗豐富的專家,也可以有林業方面的研究學者,在林生產過程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向專家和學者去請教,這樣就能有效保證營林管理模式更加具有針對性。在管理的過程中,要善于引進各種先進的設備,不管是樹木的施肥方面,還是樹木的病蟲害防治方面,都可以有效發揮這些先進設備的積極作用,對于森林火災的防患,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加強對森林的監控和管理,這樣才能全方位地推動我國的林業可持續發展。
3.3完善法律制度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確保林業生態與營林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法律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要不斷完善與林業相關的法律和法規,目前我國與林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并不健全,在許多方面還存在著不足,對一些特殊地區的特殊情況還不能做出合理的處理。所以在完善法律法規的過程中結合現實很重要,要充分地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確保出臺的法律能在實際應用中發揮出實質性的作用,為營林生產的長久發展提供助力。
3.4改變和加強營林生產的經營管理方式
目前的營林生產經營管理模式還不夠科學化,只有采用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才會最大程度地提高營林生產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所以,加強營林生產管理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雖然我國目前已經實現了集約化造林的生產方式,但對這種方式的實際應用還有很多方面有待改進。
[結束語]:
隨著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國家也在不斷出臺相關政策來改善生態環境。實現營林生產和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是現階段林業發展的主要任務。要想實現這一目的,就要充分利用這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對林業生產和林業生態進行合理調控,使兩者能夠實現有機結合,創造更可觀、更長遠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國紅,國木春.探討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J].農業與技術,2015(11)
[2]白文軍,金成道,周傳江.營林生產與林業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研究[J].甘肅林業,2014(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