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峰
[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有了一定的惡化。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對于環境的改善有了新的要求。林業作為環境中的重要部分,在改善環境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據林業的發展特點,對林業造林方法和營林生產管理進行介紹,對于營林生產管理的相關措施提出建議和意見,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和環境的改善。
[關鍵詞]:林業造林;營林生產;措施;實施建議
[引言]: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改革開放以后,國民經濟快速增長,但是伴隨的同樣有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生態系統破壞,以及水土流失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需要采取一定的補救措施。在進行產業改革的同時,進行林業的發展。我國的林業資源比較豐富,但是長期的粗放式經營管理使得大部分的林業資源造成浪費,進而導致林業面積的減少,導致環境出現問題。針對現階段的狀況,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改善。造林和營林是林業中重要的方面,因此需要從這兩方面入手,對林業工程的進行管理的改善,為林業的發展提出相關的建議。
一、林業造林方法
林業造林方法主要包括三種方法:分殖造林法,播種造林法,植苗造林法三種方法進行 三種方法分別針對樹的不同部分進行造林,具體的措施如下:
(一)分殖造林法
該種方法在具體的實施中,主要針對樹木的根部和枝干等樹木中有營養的地方進行利用,在種植的時候先挖開一個40-60平方米的坑,盡量保證坑的底部平坦,之后把樹苗和枝干進行種植,在種植過程中要保證樹苗的直立和端正,且在栽種過程中要對樹苗的密度進行控制,密度不宜過密,妨礙樹苗生長。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樹苗的成活率比較高,從根部進行培養,如果選取的樹木質量較好的話,樹苗的成活率更高,更容易成活。而且在種植過程中操作上比較簡單便利,既能夠節省時間,又能夠盡早的完成造林工作,種植成本低,成材期短,能夠快速的發展起來。但是也存在缺點,該種方法適合小面積的種植,不能利用于大面積的林業種植。一般在種植過程中選擇質量好容易成活的楊樹進行。
(二)播種造林法
播種造林法是最基礎原始的方法,就是把樹種播種在地上,主要的播種方法包括條播、穴播、撒播三種方法,在播種過程中為了保證基本的成活率和生長,在播種前需要進行催芽,并且在播種的過程中要保證土壤水土充足。相較于分殖播種法,能夠節省相當的時間,而且能夠大面積的種植,但是成活率較之前者低,而且成本較高,因為在幼苗期需要進行管理。這種方法適用于生長能力較強的樹木,能夠容易生長和成活。
(三)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法顧名思義就是利用幼苗進行栽種,是林業種植中比較常用的方法。但是在種植過程中,要保證根系的完整和幼苗的健康。在種植過程中需要進行先育苗,利用一定的技術保證幼苗的發育,尤其要保證幼苗的水分均勻,在種植過程中一般適應能力比較強。進而樹木的成活率也比較高,應用于眾多的樹木種植中,能夠適應林業種植的大部分要求。
二、營林生產管理措施實施
(一)加強林木的樹苗基地的建設
在種植過程中,不管哪種播種方法都需要進行幼苗的管理。幼苗在樹木的種植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一般優良的幼苗成活率比較高,能夠抵抗病毒的侵入,完成種植。因此在加強樹苗基地的建設過程中,首先進行樹苗的選取和培養,保證樹苗的最優原則,爭取最大的經濟利益。在進行樹苗基地的建設過程中,先加強母樹林的優化,對于成熟的樹苗進行管理。其次增大幼苗基地的建設,培育更多的樹苗,此外組織林業人員進行定期的檢查和管理,并且對關于樹苗的知識進行培養,了解具體的樹苗培養知識,能夠對樹苗進行及時的救治和相關的技術指導。
(二)加強管理,降低投入
在進行林業的種植過程中,對單個的樹苗的成本投入進行降低,首先從樹苗的選取和培養開始,針對不同的地區進行易于種植的樹苗進行,對于比較難生長的地方選取生命力比較頑強的樹種,完成基本的種植。其次在進行種植過程中,就近取苗,減少幼苗的運輸成本,并且減少長時間運輸造成的樹苗缺水。針對具體的種植地域,進行種植的管理,對于生長環境較好的地區,可以進行多種樹苗的選取,適當的擴大種植面積,保證成活率的同時減少樹木的培育成本。
(三)提升營林質量
營林質量在種植過程中是比較重要的一項指標,主要是反應樹木的成活率和成長率,在提升營林質量的過程中,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要加強在樹木種植過程中營林的重視,很多地區在種植過程中比較重視,但是在后期的營林中就放任發展,不進行管理,造成損失。其次,林業工作人員在工作中存在失職的問題,因為林業管理的具體工作分配沒有落實,因此需要加強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落實,做到賞罰分明,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在具體的林業管理過程中,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具體的措施實施,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從實際出發,保證林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蕾.對于強化營林生產管理能力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6(11):284.
[2] 劉小龍,王曉莉.林業造林方法在林業資源中的應用[J].北京農業,2015(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