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民
【摘要】:為了使被破壞的生態環境得到救治,我國的造林工作成為了重中之重,其中,對造林地區進行封育十分重要。不同的封育方式對造林成果產生著不同的影響。對造林地區進行全封育和半封育工作處理后,使造林保存率、郁閉度、林木生長量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其中,利用全封育的方式,使造林保存率提高104.3%,郁閉度提高320.0%,林木生長量提高119.7%;利用半封育的方式,使造林保存率提高39.1%,郁閉度提高180.0%,林木生長量提高26.1%。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們可以知道,全封育方式比半封育方式所取得的效果更加有效。本文將針對兩種不同封育方式對造林成果的影響進行粗略的分析與探討,目的是使植物造林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使生態環境可以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
【關鍵詞】:封育方式;全封;半封育;造林成果;保存率;郁閉度;林木生長量
1、試驗地基本情況
新造林試驗地選在了甘肅省石洋河流域綜合治理天祝縣,天??h的重點區域是在縣域內宜林荒山、通道沿線、村鎮周邊和移民點等區域,結合山、水、田地、林區等綜合治理的思路,對生態環境以及造林綠化問題進行有效的治理。甘肅省石洋河流域綜合治理天??h最近幾年累計完成人工造林17.04萬畝,封山育林27.15萬畝,每年造林3萬畝以上,促進了生態建設與經濟社會良性循環發展。建成產業園區綠化、南陽山片區防護林網建設、新農村綠化等一批造林綠化示范點。著力鞏固退耕還林建設成果,完成歷年退耕還林地補植補造20.4萬畝,實施新一輪退耕還草5485畝。近些年來,天??h積極致力于生態環境保護治理工作,它地處于石洋河流域源頭、黃河流域的中上游位置,森林資源比較豐富,在天??h內因地制宜開展造林試驗工作,選擇半干旱地區,試驗面積選取為15平方千米,此地土層厚度達到了35厘米左右,山坡斜度達到27度左右,試驗地完成人工造林8408株,退耕還林地種植造林11082畝,封山育林12000畝地,試驗地植被覆蓋率達到了85%,生態環境所面臨的矛盾問題得到了一定的治理。在造林完成后,相關人員對所選試驗地區進行了及時的全封和半封兩種不同封育方式處理。
2、試驗方法
2.1試驗設計方法
對試驗地進行了三個區域的平均分配,對其分別采用全封、半封兩種不同封育以及不封育的方式進行處理。其中,全封育地區四周壘起大約一米的高墻,對人類活動和牛羊進入等因素進行禁止,并派出專業管理人員對其進行監管;半封育地區建設顯著的造林封育標志,對此地進行一些簡單的防護處理工作,比如進行定期的除草工作,半封育地區無專業管理人員對其進行監管。
2.2試驗調查內容和方法
對三個采用了不同封育方式地區的造林保存率、郁閉度以及生長量進行了調查分析。
造林保存率采用了樣方法調查。對三個采用不同封育方式地區選取山坡上、中、下三個部分作為樣方,樣方大小都為15米×15米,調查某一造林物種,如側柏的保存株數,通過單位面積中側柏的保存株數,推算試驗地造林保存率。
郁閉度采用了樹冠投影法。對樹干到樹冠邊緣的水平距離進行測量,并且把樹冠投影按照一定比例測繪在圖紙上,應用圖紙上的測繪數據,對樹冠投影總面積與林地面積比值進行計算。
生長量采用了實測法,通過對樹木生長高度的測量,計算出樹木的平均生長高度,以此來確定樹木的生長量。
3、試驗地調查結果分析
對造林地區進行全封、半封兩種封育與不封育的方式進行比較,得到了一定的試驗結果。根據調查結果顯示,造林保存率、郁閉度以及林木生長量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采用全封育方式,造林保存率、郁閉度以及林木生長量提高都是最高的,采用半封育方式地區的造林保存率、郁閉度以及林木生長量的提高次之,采用未封育方式地區的造林保存率、郁閉度以及林木生長量的提高最次。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全封育地區造林保存率、郁閉度以及生長量都是最好的,分別為65.2%、140.0%、92.6%,所取得的效果明顯好于半封育地區與未封育地區,總而言之,影響造林保存率、郁閉度以及林木生長量的主要原因是人為破壞以及牲畜踐踏等。
4、封山育林管理
根據試驗數據表明,封山育林是在造林工作中最重要的方式,在造林工作中,對灌木生長的硫林、幼林地區以及荒地荒山等進行人工輔助和封禁手段進行保護,使其更好、更快速的生長成林。對造林地區進行封育是非常有好處的,首先,通過對造林地區進行封育處理,可以收獲更好的生態經濟效益;其次,可以提高造林地區的成林速率,加快綠化速度;最后,對造林地區進行封育處理,也有花費成本低用工少等優點。對造林地區進行封山育林的處理,形成多樹種的混合交復層林林區,使土壤更加肥沃、稀有物種得到保護、病蟲害問題得到有效治理以及水土流失的問題得到有效保持。
總結:
綜上所述,根據全封育、半封育這兩種不同封育方式對造林成果的影響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知道,封育影響著造林的成果,封育是目前為止最有效、最快捷的生態恢復措施。由于林地自然恢復速度較慢,所以相關部門應對這些造林地區進行相應封育措施,對造林地區進行禁牧封育,對人類在造林地區的活動進行限制。在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的造林地區采用全封育方式,建立穩定和諧的生態系統。
【參考文獻】:
[1]陳聰,鮑竹芳,高利.兩種不同封育方式對造林成果的影響[J].山東林業科技,2015,45(05):80+27.
[2]曹永翔,張克斌,王海星,楊秀蓮.不同封育年限對鹽池縣植被多樣性及生物量的影響研究[J].林業調查規劃,2009,34(04):8-11+18.
征及其物種多樣性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3(11):1955-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