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陽 馬鳳
【摘要】近年來,豫東平原地區也是逐漸的加大了農村綠化建設的力度,并且發展勢頭也是極好,但是這其中仍然存在的諸多問題有待解決,所以本文主要針對豫東平原農村綠化建設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
【關鍵詞】豫東平原地區;農村綠化建設工作;問題以及對策
【引言】:植樹造林主要就是通過科學的管理以及人工的方式,然后根據樹木的生長規律在適宜的地方進行人工造林,在保證林木穩定成長的同時有效的改善區域的環境,并且還能蓄積林業資源,進而有效的保證人和自然之間的和諧相處。豫東平原農區主要是以種植農作物為主,而植樹造林的區域通常都是庭院、村邊以及溝河路渠的旁邊,因此森林面積很小,資源也就極少。
1、豫東平原地區農村綠化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 綠化參差不齊,沒有統一規劃
隨著新農村的不斷建設,個別村在舊村改造后,村莊綠化跟不上,新房起來了,老樹沒有了,新的樹木沒有種植,有部分自然村莊原有的綠化樹木也得不到有效管護,出現衰退或盜伐現象。村民綠化意識薄弱,導致綠化參差不齊,沒有規劃。
1.2綠化造林的資金支持不夠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我國政府也是逐年加大了對農村綠化工作的資金投入,但是農村綠化建設的資金短缺這一問題依然沒能得到解決,嚴重的阻礙了豫東平原地區農村綠化建設工作的進行。當前很多的綠化建設的資金僅僅是依靠鄉和縣這兩級政府在支持,并且沒能創建一個完整的資金投入機制,使得豫東平原地區農村綠化建設工作沒有得到資金上的保障。
1.3林木的管護水平不夠
林木管護的水平高低也是直接影響到管護的效果,當前的林木管護水平仍較為一般,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1)專業的管護力量較為薄弱。管護隊伍人員參差不齊,并且人員的結構配備嚴重的不合理,專業的管護人員十分欠缺;(2)林木管護的技術規范指導性較低。雖然已經出臺了相關林木管護技術的規范,但是卻沒明確怎樣分類、分級的進行規范管理,僅僅是進行一般性的指導,嚴重的缺乏針對性;(3)林木的管護手段較為單一。管護的方式也是相對粗放,缺乏信息化、機械化以及精細化的管理手段。
1.4造林樹種過于單一
豫東平原地區當前楊樹栽植比例占比較高。當然這主要是在楊樹的經濟效益較好的情況下,并且農戶種植積極性較高所造成的[1]。但是樹種單一的問題也是逐漸的顯現出來,例如病蟲害逐漸的嚴重,之前次要的害蟲現在也是能夠爆發嚴重的危害,然后就是楊絮過多等問題,而對于這些問題人們應當加強重視起來。大面積的種植一個樹種不僅僅會引發大規模的市場風險以及生態危害,并且還會使得生物的多樣性下降、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地力嚴重的衰退等嚴重問題的出現。
2. 豫東平原地域農村綠化建設工作的相關措施
2.1抓好農村的綠化工作,首當其沖要規劃先行,以點帶面。
村莊綠化要制定標準,突出生態環保,因地制宜的抓好統一規劃工作。例如對庭院樹木,街道樹木,環村綠化帶樹木,田間地頭樹木,鄉道以及公路兩側的樹木的樹種、密度進行統一規劃。要嚴把規劃、設計、選苗、澆水管護等各個環節,切實提高造林綠化的質量標準。要切實抓好樣板、做好示范,通過集中打造示范村、示范片區,以點帶面抓好綠化工程。
2.2 要兼顧生態、經濟效益。
科學合理的處理綠化中生態、經濟效益的關系,城郊地區的村莊綠化,要在規劃設計上著重考慮美化效果,要兼具生態和檔次。注重增綠與造景相結合,做好樹種、色彩、層次搭配,打造區域亮點。一般地區的村莊綠化,要講究經濟效益,讓農民實現綠化、增收兩不誤。
2.3加大綠化建設工作的資金支持的力度
在豫東平原地區農村綠化建設中,在加大政府的資金投入的時候還應該積極的引入社會上的資金,拓展資金支持的來源渠道,加大綠化資金的投入,同時政府應把村莊綠化列入對鄉鎮工作的考核之中,下撥專項綠化資金,指定專人管護,保住綠化成果。只有資金方面得到有力保障,農村綠化建設工作才能更加順利的進行。
2.3提升造林技術,提高林木存活率,
在當前的植樹造林中,移植造林技術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它主要就是通過將適合移植的林木進行移植來進行造林。被移植的樹木通常都是樹形健碩、生命力強以及根系完整的,這些都能夠使其更好的適應新的生存地區,所以移植的樹木存活率較高。在移植苗木的選擇上,應該挑選一些生長勢好以及適合的苗齡,同時還得做好運輸過程中的保護工作,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害。除此之外,還得減少苗木假植間隔以及隔離的控制苗木移植的時間,有效的提升苗木自我恢復的能力,實現造林的最終目的。并且苗木移植之后還應該做好后期的養護工作,最大程度的提升移植苗木的成活率。
2.4科學選用造林樹種
造林種樹的基本原則就是適地適樹。在豫東平原地區,我們就應該根據當地的地質土壤以及氣候等相關的條件來選擇最為適合的樹種,特別是要充分考慮到本地的樹種。當前城鄉結合部以及城市的建成區對于景觀要求也是較高[2]。在當前實際的綠化建設過程中,部分人會使用工程技術措施,使用一些抗性比較弱的樹種,這樣雖然是豐富了樹種以及美化了景觀,但是這也同時增加了后期的維護和管理的費用,得不償失。所以我們應該選用一些抗性較強的鄉土樹種,當然也可以利用引種栽培試驗,選用一些適合豫東平原地區使用的新樹種。除此之外,還應該避免單一樹種進行造林,因為單一樹種造林容易操作,但是后期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較多,所以在實際的造林過程中,應該結合各個樹種的特性,盡可能的營造混交林。
結語
豫東平原地區村莊綠化的空間還很大,后續要不斷完善相應的綠化管理制度,推進綠色生態農村的建設,這不僅對村鎮發展意義重大,而且對城市大氣環境的改善意義重大。隨著村莊綠化工作的逐步推進,必將產生長遠和明顯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吳學俊, 祁祥春, 顧陽春. 平原農區美麗鄉村建設中綠化造林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 農業開發與裝備, 2016,13(4):33-33.
[2]阮偉建. 平原綠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科學種養, 2013,29(z1):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