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寶宏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變革和各行各業的不斷努力,在國際上我國的經濟實力邁進了一大步。我國在過去為了發展經濟,難免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傷害。但是以現在的綜合國力,已經不需要再犧牲環境來換取收益。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國家政策的傾斜,國有林場等環境保護措施漸漸的占據環保主流方式。本文就針對國有林場場外造林對區域林業與生態建設的推動作用進行深入的探析。
【關鍵詞】:國有林場;場外造林;區域林業;生態建設;推動
【引言】:國有林場是國家培育和保護森林資源的林業生產性的事業單位,主要任務是擴大森林資源,提高森林質量,充分發揮國有林地生產潛力,提高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場外造林是近年來林場經營的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環保意義。但是在場外造林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諸多難題。本文分為國有林場場外造林現存問題和困難、國有林場場外造林對區域林業與生態建設的推動作用、通過國有林場場外造林推動區域林業與生態建設的策略這三個部分展開。
1、 國有林場場外造林現存問題和困難
1.1森林管護支出費用高,林業局壓力巨大。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口紅利也漸漸消失,人工費用越來越高。在一些地方,甚至森林的管護費用超過了林場的收益。森林管護不僅包括病蟲害防護、動植物的保護,每年的森林防火也是需要巨大的人力和物力的。林業局在經營管理上可謂是壓力巨大,沒有足夠的收益,面對日益繁重的森林管護工作感到無能為力。
1.2林業職工隊伍老化,新鮮血液不足。現代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才,人才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源動力。現代經濟的戰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戰爭。林業發展到今時今日,國有林場在新時代的發展,都需要有專業的人才,有新鮮的專業人才進入到林業隊伍中,國有林場的經營和管理才能夠有新的方法。但是林業工資水平一直得不到提升,而林業的工作環境又相對于艱苦,林業很難得到新的專業的年輕的人才進入到職工隊伍中來,職工隊伍的老化嚴重限制了林業的發展。
1.3國有林場產業化程度低,經濟收益低。國有林場歸根結底還是需要進行創收的,但是在長久的國有林場發展過程中,真正由林場創收的資金非常的少,甚至是負數,主要的運營費用由財政撥款。單一的運營模式,以及產業化極低,都是造成國有林場發展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2、 國有林場場外造林對區域林業與生態建設的推動作用
2.1保護生物多樣性。我國地貌廣闊,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生物多樣性是生態建設中最為重要的方面,也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在過去的階段中,為了發展經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我國的生物多樣性不斷的減少。森林和林業是保護生物生存和繁殖的重要地點,只有增加森林和林業所占面積,提升森林和林業質量,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生物多樣性。國有林場場外造林對我國的森林和林業區域增加有很大的幫助,能夠為生物增加更多的生存空間,保護生物多樣性,推動區域林業與生態建設。
2.2國有林場場外造林是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推動區域林業發展,也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國有林場過去因為產業模式單一,導致林場經營不善,經濟來源匱乏。通過場外造林,可以使國有林場與地方合作進行造林作業,不僅解決了國有林場人力資源匱乏的情況,還解決了當地人員的就業問題。吸引地方資金,也緩解了國有林場的資金壓力。通過國有林場與農戶及合作社(農戶十合作社十林場模式),用大企業帶動農戶,從收益與勞動力,就業等問題,林場給農戶更多利潤為出發,達到扶貧,發揮國企為民謀利的目的。
2.3國有林場場外造林推進區域林業的發展空間。在很多區域,存在著林業發展困難的情況。一方面,是地方林業發展存在著專業能力不足、資金不足等多種情況,另一方面,地方林業資源、技術、綠化面積等問題也嚴重限制這地方區域林業的發展。比如國有林場可以提供專業的林業人才和技術等,地方政府可以提供土地、規劃權利等,將地方林業進行統一規劃,將區域林業建設不斷完善,推進區域林業的發展空間。
3、 通過國有林場場外造林推動區域林業與生態建設的策略
3.1結合區域林業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場外造林方式。區域林業的發展現狀和國有林場的發展現狀都是不同的,都有其特點,在進行結合時,必須要深入的分析雙方的現狀,結合區域林業實際情況,采用合適的場外造林方式。一方面,國有林場和地方區域林業的合作方式需要進行事先的制定,包括地方政府提供土地的區域、種類等,國有林場提供的專家、技術等,雙方進行合作,利益分配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地方政府提供的土地也要做好土地流轉手續,避免后期糾紛。另一方面,國有林場與區域群眾的關系也要進行處理,將林場收益要進行合理的分配。尤其在貧困地區,要優先考慮當地貧困居民,創造貧困崗位,解決貧困戶就業問題。
3.2做好場外造林相關工作。國有林場雖然屬于政府管轄的事業單位,但是其經濟收益和經營管理都是需要進行創造性的改革的。國有林場場外造林涉及到的利益主體較多,在場外造林相關工作之前要做好利益主體的管理,制定好相關的管理條例,確保各方利益處于平衡的條件下。在場外造林的區域選擇上,大多選擇一些偏遠地區、落后山區以及一些土地沙漠化嚴重的地區,通過造林改善當地環境。在種植物的選擇上,也要從經濟角度和環境氣候等多方位角度出發,選擇既經濟有能夠適應當地環境氣候的植物。進行場外造林專業技術指導的專家,國有林場也要進行統一的培訓和選拔,選取優秀的專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總結: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經濟固然重要,但是保護好人民耐以生存的環境更加的重要。過去,我國未來發展經濟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傷害。但是,未來子孫后代,要積極的進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國有林場作為事業單位,應該要具備責任心,通過合作造林的方式推動地區經濟發展。國有林場場外造林無疑是新時代下進行區域林業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手段,相關從業人員要予以重視,并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推進這個計劃。
【參考文獻】:
[1]彭定萍.論國有林場場外造林對區域林業與生態建設的推動作用[J].廣東科技,2014,(02):126-126.
[2]沈茂成.發展國有林場場外造林推動區域林業與生態建設[J].林業經濟,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