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琦
【摘要】:綠色環保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主體思想是以林業的發展促進環境的改善,保障農、牧等其他各業的可持續發展,滿足當代人的需求而且不危及后代人發展的戰略思路;是通過科技手段,經過合理的區域性布局,調整林種、樹種結構及林業的經營方式,以生態系統為核心,以自然環境的保護為基礎,拓寬林業發展的潛力和途徑,實現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環境穩定性、經濟高效性、社會持續穩定性。在當前林業發展過程中,建設現綠色環保的生態林業工程已成為當前林業發展的關鍵,這也是當前林業工程建設的主要方向。特別是在當前全世界都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不斷關注的環境下,通過加強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不僅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而且有利于退耕還林的實現,同時進一步強化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體系的建立,這可以加快推動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向規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發展,從而更好的加快林業發展的步伐。文中對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加強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具體措施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綠色;環保;生態林業工程
1、綠色環保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基本原則
1.1、可持續發展原則
可持續發展,可概括為持續、穩定、適度、協調的發展。即強調社會發展的穩定健康,資源使用合理適度,世代分配均衡,社會管理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技術進步——生態平衡的良性循環。在倫理上遵守“人與自然的協調”、“互惠互利、“共建共享”的原理,它包括經濟、社會、生態系統的協調發展及相互促進,要求通過資源的合理利用和環境的有效保護,即發揚城市生活的種種優點,又不失自然的純美、清新和平靜,達到社會文明公正、經濟高效繁榮、環境優美潔凈、生態良性循環的目標。
1.2、效益協調一致原則
綠色環保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目標,是使林業具有強大的自然再生產和社會再生產的能力。在生態效益方面要實現生態再生,使自然再生產過程中的林業自然資源更新速度大于或等于利用速度,在經濟效益方面要實現經濟再生,使社會經濟再生產過程中的生產總收入大于或等于資產的總支出,保證林業擴大再生產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1.3、生態工程技術配套原則
生態林業工程技術是將生態學原理與經濟建設和生產實際結合起來,在人工輔助的能量和物質參與下,使林業生產實現生態學、生態經濟學和現代工程技術的系統配套,以及生產過程中的物流、能流的合理循環。
生態工程技術原理包括:食物鏈原理、生態位原理、整體效益原理、生物共生互利原理、生物多樣性原理、因地制宜進行區域性生態建設原理、優化功能結構提高效益的原理以及林業生產限制因子作用原理等。
2、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綠色環保生態林業工程是集生態學和林業學于一體,利用其理論對其進行生態和林業建設,這不僅有效的實現了對環境的保護,而且通過林業的建設,還有效的確保了空氣的凈化。目前我國生態林業建設剛處于初步發展的階段,一些防護林的建設也充分的發揮出了應用的效果,但在當前生態林業工程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所以還需要進一步對其進行完善。
2.1、生態保護觀念意識還較為淡薄
目前大部分人生態保護觀念意識都不斷提高,這對環境保護和林業發展都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但在一些偏遠地區,由于文化水平較低,對林業發展的意義還缺乏必要的認知能力,無論是觀念還是環保意識方面都較為淡薄,濫砍濫伐現象較為普遍,特別是一些原始生態林業受到較大的破壞,從而導致這部分地區水土流失較為嚴重,一旦遇到大雨天氣,則山體滑坡較為嚴重,給林業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阻礙。
2.2、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逐漸擴大對生態林業的建設造成了阻礙
近年來,城鎮化建設的速度不斷加快,工業用地和居住用地不斷擴張,一些林業用地大量的被征用,這不僅不利于生態林業的建設,而且還對原始生態林業帶來了較大的破壞,特別是近年來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無限制的對土地進行征用,對生態林業工程的建設所帶來的影響非常嚴重。
2.3、我國的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缺乏經驗
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并不是簡單的進行種樹,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不僅需要進行系統的規劃,而且還需要技術上的支持。但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還缺乏經驗,所以需要充分的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經驗,對林業工程進行有效的規劃,從而更好的推動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快速發展。
3、綠色環保生態林業工程技術的管理
3.1、積極更新林業品種
林業工程的建設與發展從根源上控制了林業生態環境的不良發展,維持了生物物種的多樣性,支持并帶動著整個林業生態環境的健康發展。可以圍繞天然林進行分類,不斷更新林業品種,積極引進新型品種,優化林業資源的經營發展方向,積極培育并保護天然林,保護林業生態圈,支持并帶動整個林業工程的積極建設與健康發展。任何一類林業品種、資源等的引進、培育與發展都應該以生態、健康、良性等為目標,這樣才能體現林業工程技術管理的積極意義。
3.2、生態化可持續管理
無論任何一種林業種植技術、培植技術,都應朝著生態化、可持續化方向發展,林業技術所建設培育的工程項目,必須以保護生態環境為核心。本著生態化、可持續化的思想理念,從林業技術的引進、研發到推廣,林業主管部門都要進行嚴格審核,堅決杜絕一切危害生態環境、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的林業品種,同時,應該制定林業技術生態化發展的法規制度,嚴格要求林業經營企業在法規制度范圍內進行生態化經營。
3.3、創建防護林工程系統
防護林工程是一項大型工程項目,也是生態林業發展的必要舉措,我國應該加大防護林工程建設力度,支持防護林建設,拓展防護林的建設范圍,形成一個健全的防護林工程系統,利用防護林系統來防護自然災害,發揮其自然環保功能,形成一個純天然的生態化防護系統,從而支持并帶動整個林業經濟的生態化、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魯敏.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和環保事業.青年工作論壇,2004.(7):13-15.
[2]魯敏,林玉貴.因地制宜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經濟,1999,(7):23.
[3]王禮先等.林業生態工程學.中國林業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