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業工程的規模非常龐大,擁有大量的工作人員和資源儲備,人員的配置、安排以及資源的合理利用是造林管理的重中之重,統籌兼顧,優化配置各類資源,調動全局為林業事業的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持,在管理工作中要使用正確的方式方法,明確林業工程建設和造林管理工作的重大意義。
【關鍵詞】: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管理方法;管理意義
1、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意義
首先,造林管理可以為林業工程提供合理有效的指導,提高林業工程的生產效率和質量;其次,造林管理可以促進林業工程的現代化發展,提升林業工程的經濟效益;再者,能夠合理地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合理運用人力、物力等資源,
達到林業工程造林的最終目標;最后,對林業工程造林工作進行現代化管理,能夠有效地促進林業工程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有效結合,實現林業工程的可持續發展。
2、工程造林現代化管理工作的開展所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2.1 綜合考量原則
造林管理過程中應該做到全面考慮,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該對于局部的各個因素進行考慮,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科學的造林方案,確保林業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同步發展,避免過去的一味追尋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環境的狀況出現,比如在林區進行集體整改過程中應該對其山體狀況分析,避免盲目的整改造成山體滑坡或者泥石流的災害發生,因此在造林管理過程中必須遵循綜合考量的原則。
2.2系統管理化原則
造林工程是一項復雜而漫長的工作,因此在現階段的造林過程中必須做好造林管理工作,對造林過程中的人力、財力等進行科學支配,因此在造林過程中應該遵循系統管理化原則。避免因為管理不當出現資源浪費或者返工的狀況出現,高質量的造林管理工作是確保造林工作有序開展的重要基礎[2]。
2.3利益綜合考慮原則
造林工程需要時間的積累才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現階段的造林過程中必須遵循利益的綜合考慮原則,避免因為短期內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長遠的利益,比如在造林過程中對經濟作物的選擇,桃樹的生長周期較短,在短期內可以得到經濟效益,但是經濟效益持續時間短,而核桃樹則恰恰相反,因此在造林過程中則需要很好的權衡這一問題,在發展過程中必須遵循利益綜合考慮原則。
3、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
3.1提高植樹造林質量,進行科學有效管理
植樹造林工程龐大,往往需要的成本較高,種植的樹木數量很多。要想提升植樹造林的最終成果,提高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就要關注每棵樹木的成活情況,采取科學、有效、分階段的管理方法加強管理。一些地區急于擴大造林面積,而不關注樹木的成活率,必然會造成資源、時間和精力的浪費。所以,林業工程造林管理不能只關注數量,更重要的是關注質量,做到種一棵活一棵、種一片活一片。
3.2加強資金管理
資金管理是指對工程造林的資金形成、分配和使用等進行考查、監督、分析和管理。資金管理是造林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部分,通過資金管理可以查詢、監督其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等情況。過去常出現植樹造林的資金投入有偏差,或者計劃與投資不符,或者資金分散造成效益差的現象,但是,如果通過資金管理管控資金的投入、流動,就可以有效避免這種現象,優化資金的利用情況,推動工程造林順利進行,提高造林效益,增加人們的收入。資金管理要堅持源頭管控、過程節約、遵守紀律、加強監督。資金管理方面,應廣泛籌集資金,以節約為本,減少造林成本;對于國家的補貼,應做到專款專用,不能擅自撥款轉用;加強資金分段管理與分段投入;認真遵守財政紀律,加強監督管理。
3.3對造林管理工作的領導進行系統的培訓
領導干部作為有效落實國家造林政策,加強我國基層造林管理,提高造林管理水平,促進林業工程造林工作的順利開展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因此進行我國工程造林管理工作的領導人員必須具有科學的發展理念,熟練的掌握我國基本造林工作的實際狀況,對國家造林工作的相關政策進行全面的掌握,同時自身還要具備先進的工程造林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就目前我國造林管理工作領導隊伍組成結構來看,我國領導隊伍整體素質并不高,需要在實踐工作中不斷提高基層領導的理論素質以及管理能力,國家林業管理部門要針對基本造林領導干部的素質問題組織定期與不定期的培訓教育工作,順應我國造林工作的發展趨勢,加強林業基層領導隊伍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夠保障國家造林方面的各項方針政策得到有效落實。我國林業部門還應對我國基層林業管理干部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調查與分析,同時林業部門還應與教育部門攜手為我國造林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和輸送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我國工程造林管理工作基本領導隊伍還要努力提高自身在造林方面的理論素質,加強自身的職業道德建設,轉變傳統的造林管理思路,運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自身的實際工作,在造林管理工作中充分的體現可持續發展精神,促進我國林業早日邁進可持續發展道路。
3.4加強造林技術管理
造林工程經過多年的發展,以目前我國林業工程的現狀來看,科學技術的應用和引進還需要進一步增加,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很多產業的進步,造林工程也不例外,值得注意的是,造林技術的專業性和先進性也極強,對于造林技術的管理要以大局為重,要以長遠的發展為目標,積極研發和引進各式新技術,提高苗木的成活幾率,利用先進技術改造種植環境和種植工藝程序,擺脫以往采用大量人工種植的方式,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能夠有效的降低人工成本和一些不可避免的消耗、浪費,要注重技術的實用性和可行性,在保障完成林業工程基本造林需求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經濟化方面的要求,盡量降低成本和開銷。
結束語
新時代,我國的發展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創新、開放、發展、綠色和協調的發展理念。其中“綠色”即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問題,人應該保護自然、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為了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和美麗的現代化強國,必須愛護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所以實施植樹造林工程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杜占鋒.試論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義[J].低碳世界,2017(12):286-287.
[2]慕曉磊.林業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義[J].江西農業,2017(07):101.
作者簡介:羅文(1966.1.18)男,滿族,大學本科,畢業東北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隆化國有林場管理處蘇木營林場,林業工程師,生產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