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蘭薪
【摘要】:工業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支柱力量,曾加速了現代城市的發展速度。隨著社會經濟的轉型發展,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傳統工業逐漸式微。而傳統工業衰退后,遺留下來的大量工業遺跡,成為了阻礙城市發展的傷疤。人們開始重視對于工業遺址的設計和改造,后工業景觀已經是一個世界范圍內的重要課題。因此,探尋一種系統化、體系化的景觀設計方法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關鍵詞】:后工業;工業景觀;景觀設計;改造;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作為第一產業的從業和作為第二產業的工業和建筑業,在國家經濟的發展中,所占的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越來越低,工廠企業轉型后,搬遷留下的大塊工業遺址也被尷尬的遺留在城市中。
1.2 國內外研究現狀
關于后工業景觀的設計,在國內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的課題。對后工業遺產進行再創造,保留工業生產的歷史文化,轉為帶動周邊經濟發展的工業旅游,煥發新的活力,產生新的功能。
始建于2005年8月的河北開灤國家礦山公園,是一座集工業遺跡保護、煤炭文化、近代工業文明展示于一體的近代工業主題的國家級礦山公園。將唐山礦B區工業廠區,打造成一個集現代化煤礦工業生產、工業旅游觀光于一體的大型工業園區,集中體現現代礦山工業的生態、環保、節能的理念,成為我國現代化礦山工業園區和循環經濟的示范園。
2、后工業景觀的相關概念
2.1后工業景觀
后工業景觀包括工業遺產保護與再利用、工業建筑改造、后工業景觀園林、后工業旅游等。凡是在工業遺跡上完成的改造、新建活動均可以成為后工業景觀。[1]
2.2后工業景觀的類型
在工業景觀設計完成之后,根據使用功能的不同,設計語言的差異以及不同的景觀設計元素,可分為多種景觀類型。后工業景觀公園,如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和礦區公園。文化展覽教育景觀,包括博物館、展覽館2011年12月15日建成開館的撫順煤礦博物館。后工業商業區景觀,如商場。后工業居住區景觀,主要為居住區。
3、 后工業景觀設計中的景觀設計策略
3.1景觀設計與工業遺產相結合
在后工業景觀設計中,景觀設計要與工業遺產相結合。在景觀設計之前,需要先問卷調查與現場調查的方法對工業遺產進行調查研究。中間考察現場的地形地貌、用地界線、構筑物、設施設備等物質遺存等。
在設計過程中,盡量不改變工業遺產本身的風貌特征及場地結構,只進行景觀梳理和風貌強化。針對于有特殊文化紀念價值的工業遺產,采取最小干預的設計原則,對其進行保護和利用,作為重要的景觀元素加以利用。
3.2后工業景觀空間設計
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要首先尊重并利用工業場地原有的空間特征及肌理結構。比如在景觀設計手法上,新的景觀功能與原有場地空間高度統一,采取繼承式設計,或者新的景觀功能與有場地空間形成對比。亦可使新的景觀功能與原有場地歷史簡歷聯系。
尊重和繼承原工業場地的空間特征并不意味著在景觀設計中原樣不動,而是在原有的空間特征的基礎上,經過整體的空間布局,確定新的景觀功能,使新的功能能夠與原有場地特征相呼應。[2]例如,在廢棄煤礦礦區的景觀設計中,原場地煤矸石的堆放區,可以利用這一場地空間,設計形成一個大空間的集散廣場。礦區廢棄遺留的大型鋼鐵構筑物,可在重新設計后,使其成為登高遠望的觀景臺,增加場地高低錯落差異,同時提供更開闊的觀景視野。
3.3景觀生態修復策略
在工業遺產的景觀設計初期,首先要對場地及其周邊生態環境進行調查工作。對工業生產過程中,對周邊環境的污染程度、對健康的危害程度等基本情況進行勘察。通過前期的詳細勘察,保證在對工業遺址可以被安全的再利用,從而使后續的景觀設計工作及生態環境的修復奠定堅實的基礎。
工業活動對周邊生態環境帶來的影響,在工業生產停止后,并不能迅速的消失,其帶來的傷害,會在一定時期內難以完全治愈。自然由其自己的方式對工業生產產生的生態環境破壞進行修復,其過程雖然緩慢,卻嚴格遵循自然演進的規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步恢復其周邊生態系統。
對于場地上生態環境污染,在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也可采用一些方式進行人工的生態修復。如,重金屬污染,可在設計過程中,多采用星圖植物的種植,植物根系減少重金屬在土壤中的下滲、遷移、擴散,并且植物可吸收環境中的金屬離子。工業遺址中,大量存在的土壤污染問題,針對輕度污染的土壤,可采用生物技術進行修復。
景觀設計可以將技術與藝術進行有機的結合,在后工業景觀設計中,形成景觀欣賞價值的同時,產生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3.4景觀設計與藝術相結合策略
現代主義思潮與大工業生產相互支撐,早就了西方工業時代的輝煌。作為后現代主義的可視表象,當代藝術是工業遺址改造中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手段。[3]
在景觀設計中,工業遺址中保留下來的工業設備、工藝流程等,都可以結合新的使用功能進行再次利用。提取原工業場地的生產符號等,作為新的設計元素,結合當代藝術品的創作,成為新的藝術作品。針對較大且建筑物遺存較少的工業遺址,可采用打的藝術的手法進行景觀設計。把藝術與大自然有機結合創造出一種富有藝術整體性情景的視覺藝術效果。
結論
隨著社會產業結構調整的持續進行,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工業廢棄用地,我國的后工業景觀設計方法急需發展完善。在這種情況下,對后工業景觀設計的研究極具理論和現實的意義。對我國現階段城鎮化快速發展的現實國情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在后工業景觀設計中,要尊重工業景觀風貌的整體性和原真性,賦予后工業景觀以新的意義。在后工業景觀設計中,使工業文明的遺產能夠得到永續的保護與利用,從而留住那些中國人共同的工業記憶。
【參考文獻】:
【1】路易斯茍瑞斯,狄帆.建立后工業景觀改造的方法論[J].風景園林,2013.
【2】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
【3】王向榮.任京燕從工業廢棄地到綠色公園-景觀設計與工業廢棄地的更新[J]中國園林,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