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和旺
【摘要】:在現今經濟高速發展的建設浪潮中,民宿的興起與發展日益蓬勃,而園林設計作為民宿建造的重要階段卻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空間布局簡單,缺乏層次,功能劃分混亂,可使用空間較少;綠化設施不系統,種植形式單一雜亂,缺乏美感和合理引導;生活設施較少,往往在建成之后才發現問題和不足或只考慮基本功能的滿足,未考慮各使用人群的心理和生理的差異化;缺乏相應的安全規范和應急處理場地,特別是對小孩和老人存在危險性,因此,園林在其中的設計和應用變得刻不容緩,市場的推廣也有待提升。
【關鍵詞】:民宿;園林設計;地形;水景;植物;建筑與構筑物;可持續發展
1.民宿的現狀和簡述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城市規模擴大和人口集中,在物質滿足的同時,城區內的功能配套設施已無法滿足城里人日益發展的精神需求,而鄉村和旅游區更能滿足這種需求,這樣便推動了民宿的興起和發展;隨著政府提出的建設美麗鄉村、構建和諧美好家園更加速了民宿的蓬勃與發展;園林在民宿構成中占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怎樣合理利用園林的設計來達到人居環境的和諧與可持續發展變得尤為重要。
2.民宿中園林設計的介紹
民宿不同于民宅,民宿是新經濟時代發展下具有一定地域性和市場承載力的產物,民宅更多的是戶主滿足其生活需求與待客交往的載體,如何讓民宿成為名宿而更具市場競爭力,園林設計在其中占有重要作用。市場上做民宿設計和建造的人員也是小眾化的群體,參與人員的技能和水平也參差不齊,前期設計的指引尤其重要,而建造無非就是新建或者改造,其中園林設計充當了重要角色,大到整個旅游區域的策劃和概念構思,小到具體哪一棟的設計,園林設計的身影無處不在。
3.民宿中園林設計的構成要素
園林的構成要素為地形、水景、植物、建筑與構筑物,要素之間相輔相成,共同構成園林景觀,形成園林的空間。從設計最初的相地來說最好先要有地利優勢,比如接近旅游景點或交通便捷的位置,這樣更容易讓游客知曉和方便到達,極少數在人跡罕至的地方也要控制數量,畢竟要考慮其經濟效益,做民宿不只是做情懷,相應的市場適應能力要充分考慮到位;然后在設計的構思中盡量保留原有好的景觀面,降低建造成本,不一定美觀就是好用,要與功能的結合與運用,再現原有獨特的生活場景,考慮四季的變化,滿足不同人群需求與環境的和諧相處,發掘地域特色和人文特點打造集群效應和品牌知名度;方案概念的構思要從全局出發,不只是考慮本身要做的這棟民宿,還要考慮與周圍的融合,也可集群式發展但又要有差異化的特色盡量避免同質化,交通的組織要盡可能通達,功能空間適用,簡約主義的設計理念、小而精的設計模式、簡單明麗的裝飾色彩及細心周到的室內細節等特色和特點。
4.民宿中園林的具體設計
具體成果設計時,要充分考慮現有條件,善于利用原地形,節約能源,采用當地材料、鄉土植物等,民宿是不同于城市住區和別墅宅院的載體,更多的是滿足游覽駐足讓身心得到釋放的場所。在高差處理上因地制宜,減少填挖方的工程成本,雨洪疏導做到預防為主,結構牢靠,功能使用合理,外觀美觀實用,高差較豐富的地方可設計挑臺,欄桿高度要符合規范要求,外擺適用體現人文關懷,原有山石的擺放和利用也可營造更好的效果,正如《園治》說的:“高方欲就亭臺、低凹可開池沼”;水景的營造以點式小水景為主,結合山石,對項目而言,必須先確定其用水量,還要考慮飲用水源的可持續利用,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和干凈生活用水的循環利用,從源頭防治,不同地區的水結構也不同,合理利用現有水體條件,如現有大面積水體便以借景為主,避免人工建造大面積水體,以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建造的成本,共同維護地球美好家園;鋪裝選用慎用光面易滑的材料,顏色選擇與建筑周圍環境和諧統一,選用當地石材;種植的設計選用鄉土植物,如原有大樹盡量保留,小樹可移栽重新組合,避免刻意追求形式、圖案的裝飾效果,需要花費大量勞力和資金養護的整形修剪種植更不值提倡,種植的形式有規則式和自然式,層次上分高層喬木、中層灌木、低層地被來構成,層次上避免繁瑣,局部可圈點,整體又得體,適量的草坪空間可提供餐飲聚會和戶外休閑需求,種類的選擇勿用有毒或過敏樹種,選用相對穩定的自然植被類型和群落結構,光、溫、水、土壤、地形等是植被類型生長發育的重要因子,結合設計要求、美學原則,雖然有很多植物種類都適合于基地所在地區的氣候條件,但是由于生長習性的差異,植物對光線、溫度、水分和土壤等環境因子的要求也會不同,抵抗能力也不一樣,因此,應區別對待,針對基地特定的土壤、小氣候條件安排相適應的種類,做到因地制宜、適地適樹,也要考慮四季變化和主題氛圍的營造,善于借景,如遠山近樹如入桃源的意境場景;園林構筑物避免大而無用的建筑,小而精致參與度高又能最大化利用才能體現尊重自然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5.民宿行業的展望
項目的實體呈現其中間的環節錯綜復雜,建成后的運營管理也是體現其可持續性的展現。如果在建造之前的設計中充分考慮到位,尊重場地和人文的和諧統一,建造的過程有效貫徹和落實,實體的呈現又能體現地域特色、增強了民宿的市場競爭力,那整個民宿可以說也是較成功了,在針對目前有出現的經營管理不規范缺乏創新性,建造鋪張浪費、破壞生態環境的現象,需要國家制定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對民宿行業的相關標準進行完善和管理,以減少出現對自然生態的破壞和人居環境的污染,避免同質化、經營管理不合理等現象才能讓民宿的可持續發展做得更好和走得更長遠。
結束語:園林的設計只是民宿建造中的一個環節,而之后相關的技術支持與法律法規的完善才能保障民宿發展的長治久安。“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生態環境”的思想也漸漸深入人心,完善舒適的人居住環境是構筑美好生活愿景的重要載體,順應市場和社會發展需求的舒適環境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愿景的重要保障,民宿的可持續發展與人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相關和緊密,而這種環境的營造和持續還需要我們大家共同去努力。
【參考文獻】
[1] [美]尼古拉斯·T·丹尼斯.景觀設計師便攜手冊[M].劉玉杰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2
[2]王曉俊.風景園林設計[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3]彭一剛.中國古典園林分析[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86
[4]劉敦楨.蘇州古典園林[M]. 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79
[5] 丁源.淺談臺灣民宿設計風格及特點[J].新西部(理論版).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