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雪梅
【摘要】:園林綠化的種植和養護,管理是提高城市水平和形象的重要途徑。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發展,城市綠地面積不斷增加。基于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維護管理的初步發展階段,技術落后,存在諸多不足。在分析我國園林綠化養護管理不足的基礎上,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為我國園林綠化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綠地;栽培類型;保護管理
【引言】: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刺激了園林綠化的增長。我國園林綠化市場正在擴大,品類繁多,為了推動綠色城市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政府也給予了一定的支持。但由于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維護管理的初始階段,維護管理仍存在一些問題。針對園林綠化產業的發展趨勢,在分析園林綠化發展與問題的基礎上,探討園林綠化管理的方式。
1、景觀栽植類型
1.1樹
目前,我國主要以樹木和灌木為主。綠樹有柳樹,榕樹,白玉蘭等。此外,造林用灌木包括黃新梅和杉子佳。亞熱帶樹木,如大黃,椰子和假檳榔也出現在公園里。根據景觀規劃設計的要求,種植各種樹木。
1.2草地
單位綠化面積內的草地成本較低,可以保持水土,愉悅人們的情緒。目前,單位和學校使用的草種包括臺灣草和大葉草。臺灣草生長快、葉片細膩均勻,它適合在前面和開放地區種植。大葉草葉大、覆蓋面好[1]。
1.3鮮花和盆景
花卉是美化和種植的精髓,它們是盆栽植物。花卉主要是觀賞花卉,種植不同的品種,通過人工調節開花期,使花卉全年盛開。綠化中常用的花朵色彩艷麗多彩。它們通常用于種植模式。根據植物生長特點選擇合適的材料,并結合人造藝術造型,是公園最重要的素描。
2、花園綠地維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行業缺乏標準,行業管理不嚴格
城市園林綠地建設安全標準低、改造多,造成各方面的干擾加劇,致使綠化工作質量難以保證。特別是在維護管理方面沒有統一的行業管理部門,導致綠化工廠長期質量效應,很難確保大多數植物在35年后會出現“老化”現象[2]。
2.2城市花園和綠地的非標準設計
很多情況下,設計師不會從事研究和調查,不管實際的盲目模仿。一味追求品位,只注重奢華、創新的城市綠色空間形態,功能和內涵被忽略。為了迎合領導者的需求,設計師不遺余力地創造出高檔景觀。之后,園林景觀的裝飾效果降低,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例如,長沙的 “海南椰林”,這些物種與環境不相容,價格昂貴。它們不適合湖南氣候,缺乏活力,根本沒有景觀效應。只要進入冬天,我們一定要嚴格把它包起來,否則它會凍死。所以很難保持這種景觀。又如大樹移植現象,前段時間我國國東南沿海將大樹移植到內陸,造成許多樹木因移植而死亡,且大樹的維護極高。
2.3非標準維修技術
目前,綠色維護手段落后,傳統手段多用于手工技術。大量的體力勞動在維修作業中占有的比重很大,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設備很少進入綠色維修領域。維護質量標準的科學內涵不高[3]。
3、園林綠化維護管理辦法
3.1土壤管理
土壤是植物生長的基礎。植物必須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以保持其正常生長。生活活動。土壤也是微生物活動的場所。植物生長的質量與土壤密切相關。土壤管理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各種措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質和提高土壤肥力。園林植物的生長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土壤改良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改善土壤肥力的物理、化學和生物措施。在種植園林樹木時,應挖掘深翻來改變田地。深翻是改善土壤結構和理化性質,促進土壤結構形成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最佳方式。深翻通常在秋季和冬季進行。由于深翻的深度和頻率,因植物而異,通常在60厘米到100厘米之間,并且4-5年不等。
由于沙地的土壤質地不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長,土壤貧瘠、滲透性差,容易造成根腐爛,沙粒過多,漏水,漏肥,容易干旱。可以通過“沙壓”或添加有機物質來改善[4]。
3.2松土和除草
如圖1所示,松土除草是園林養護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松散的表土切斷了表層與底層土壤之間的毛細管連接,減少了土壤水分的蒸發。良好的土壤通氣促進了有機質的分解和轉化,從而提高了土壤的綜合營養水平,這對植物生長是有益的。城市公共綠地中有許多行人隊土壤反復踐踏,導致其硬化,對微生物活動不利,而且土壤肥力受到影響,從而影響根系生長。
圖1 園林松土除草
3.3 施肥
施肥是植物生長發育綜合管理的主要步驟。合理施肥是為了補充植物生長的營養,促進茂盛的枝葉,密集種植花果,加速生長,延長生命。關注植物在不同生長階段的生長發育階段,園林植物需要不同的肥料。基肥是秋季和秋季根系生長的高峰期。基肥可促進根系生長,增強植物越冬。長期罷工的物理基礎。追肥和追肥可以用于追肥,追肥可以產生高產量。應進行高峰期,開花期和花芽分化期。具體時間應根據地區和植物種類確定。施肥可以在花芽分化和花芽分化階段進行。施肥應在雨后進行,因為土壤濕度更有利于養分流動。營養物質的吸收利用。松散土壤后,土壤充氣良好,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動更加活躍。效率將顯著提高。
3.4灌溉和排水
園林植物的一切生命活動都不能與水分開。超過95%的植物根部吸收的水被消耗。蒸騰。蒸騰消耗的水分需要根系從土壤中吸收,導致土壤水分供應。它應該是不夠的,可以通過灌溉來補充。過度的水土缺氧導致根腐病和植物死亡。太多或太少的水會引起植物水分代謝,這對植物生長是有害的。只有通過灌排管理才能實現植物水分平衡,確保植物正常生長。發展以滿足種植的目的。
結論
全文在研究城市園林綠地管理研究的基礎上,探討園林綠化維護的方法,為推動我國先進的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有效促進了科學規范化 合法化的我國城市園林綠化管理流程,以及園林綠化的高度維護和管理。 有效的操作提供了一些技術支持。
【參考文獻】:
[1] 林偉明.分析園林綠化的栽植類型與其養護管理方法[J].建材與裝飾旬刊,2007 (8) :105-107
[2] 郭健.北方常見園林綠化栽植類型及養護技術[J].科學技術創新, 2016 (9) :275-275
[3] 程子晏.園林綠化的種植類型及養護措施[J].商品與質量:科教與法, 2014 (9)
[4] 盧金榮,李曼,王德立.園林綠化種植類型及養護措施[J].科技信息,2011 (24) :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