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民
【摘要】:隨著人們對于居住環境關注度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對觀光苗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觀光苗圃作為一種新型的苗圃類型,其在功能性方面不斷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本文主要從觀光苗圃的概念、功能以及規劃設計方法等方面出發對觀光苗圃進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為觀光苗圃的設計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觀光苗圃;發展;規劃設計;功能
1、觀光苗圃的功能
1.1 生產性
觀光型苗圃是基于傳統苗圃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其具有傳統苗圃的功能和特性,而其傳統苗圃中的生產功能則是觀光苗圃經營和觀賞的基礎,該類苗圃中所包涵的植物由于大多都是外來引進的具有觀賞性的樹種,所以其不僅具有十分強的觀賞性,而且較傳統的苗圃而言也具有較多的觀賞性書中,這種特性能夠保證觀光苗圃在原有的生產特色上與生產和觀光特色有機的結合起來,確保觀光苗圃的可持續發展。
1.2 示范性
觀光游覽苗圃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科技示范性,即通過苗圃向大眾展示現有的苗木新品種、新技術和手段,使得游客在休閑娛樂的同時,學習到科學知識。而且,該功能還能夠為苗圃起到免費宣傳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以及擴大企業的市場份額。簡而言之,苗圃的示范性功能擔負著向大眾展示、宣傳以及科普的場地。
1.3 體驗性
在游覽性和示范性的基礎上為苗圃增加體驗性,是激發游人興趣,促使游人花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在苗圃上。目前,眾所周知的果樹采摘園以及農家樂就是苗圃體驗性功能推廣的主要案例,這類案例集中了苗圃的觀賞性和生產性,并且增加了一系列相配套的服務項目,使得游客能夠親身體驗苗圃的日常生產過程中,增加了游客的樂趣。
2、觀光苗圃的發展
觀光游覽苗圃是基于傳統的生產性苗圃所發展起來的,不僅包含了游覽性和觀光性,而且還增加了體驗性,研究表明想要最大限度的提升苗圃的收益,就必須要在苗圃原有的功能基礎上,給其賦予新的功能。眾所周知,觀光苗圃的最重要的特性就是觀光,但是苗圃主要是由苗木所構成的,所以在苗圃中大都是由一些觀賞性的冠狀苗木所組成,而一般的苗圃中則不含有這類樹木,所以若想包含這類景觀樹木,就必須要預留一定的生長周期,一般為3年,該收益周期較慢。近年來,隨著城市綠化的不斷發展,落葉松和銀中楊等樹種對于苗圃的經濟效益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即苗圃所需的景觀樹種較少。
對于觀光游覽苗圃而言,其功能除了能夠為游人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外,還能夠為游客提供一些實際生產體驗。所以在對苗圃進行規劃時,往往是把苗圃的整個區域按照體驗區、度假區以及觀光休閑區來劃分,隨著觀光苗圃的快速發展,其園區內不同功能區域內的苗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建設和發展,所以在建立觀光苗圃之前必須要先對苗圃做好規劃設計和功能區域劃分。
3、觀光苗圃的規劃設計
3.1 目標及指導思想
在進行觀光苗圃的規劃設計時,要利用園林設計的方法和步驟盡可能多的增強其觀賞性。而苗圃在季羨林苗木生產時,需要合理的與當地的觀光旅游業相結合,促使景區在觀賞性、藝術性和經濟效益等方面協同發展。對觀光苗圃進行規劃設計時,要以生態經濟學理論和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指導,在進行苗木栽培的同時,結合旅游觀光實現綜合性觀光苗圃的建設。而且,在對觀光苗圃進行規劃時還需要對苗圃自身的優勢和資源進行控制和利用,同時結合當地的風俗人情以及旅游資源優勢打造出觀光與經營相結合的苗圃,使得苗圃不僅具有觀光、休閑和娛樂的功能,而且還應該具有教育示范功能以及科研功能。
3.2 規劃的原則
苗圃規劃的原則主要有以下兩種:(1)生產與觀光相結合的原則。這主要是由于苗圃是基于苗木生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所以苗圃在規劃設計時需要在滿足苗木生產的基礎上,適當為苗圃添加觀光型和藝術性,以豐富苗圃的功能性和收益;(2)特色性原則。在進行苗圃設計時,需要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和有特色的苗木進行栽培,是的苗圃具備特色性,以便于后期苗圃的發展;(3)前瞻性原則。由于觀光性苗圃是建立在生產性苗圃的基礎上,所以在對苗圃進行規劃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當前的市場情況和前景,以期在以后的生產經營過程中能夠處于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狀態;(4)市場性原則。由于苗圃自身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并產生經濟效益,所以在對苗圃進行設計和規劃時,要以社會化和生態化為準則,對其進行合理的設計和規劃,在豐富苗圃植物品種的同時,適當增加經濟樹種的占有率,從多方面、多角度提升觀光苗圃的魅力。
3.3 規劃的分區
對觀光苗圃進行分區時,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區域:觀光游覽區、休閑活動區以及綜合服務區,具體內容如下所示:
(1)觀光游覽區。在該區域內主要栽培觀賞性植物和花卉,并且在布局時要注重觀賞類植物和花卉的季節變化性以及花期,即滿足四季觀光且花卉區域的布局科學合理。具體內容如下:在進行景觀建設時,要注意點線面三方面的有機結合,注重各層面的景觀性;而在時間控制上,要注重四季變換,即根據季節不同栽種不同的植物和花卉,確保任何時間游覽時都有充沛的植物和花卉可供觀賞;在實際操作時,根據植物的不同特性、用途和花色進行詳細的劃分。
(2)休閑活動區。該區域主要是實現苗圃生產性與游覽性的結合,即游客能夠在觀賞風景的同時,得到鍛煉而且身心得到舒緩。在苗圃內進行休閑活動時,必須要結合當地的風俗人情以及苗圃獨有的風格進行。
(3)綜合服務區。該區域主要是滿足為游客提供綜合性管理和服務的區域,在該區域內應設置充足的停車場和休息室以及接待處等,并且在一些比較有吸引力和特色的苗圃周圍還應該設置一些茶館或者運動場等設施,該區域內應該選擇一些景觀較好的苗木,且輔助設施和服務應該盡可能完善。
4、結論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觀光性苗圃的需求量不斷增多,其規劃和設計也逐漸成為一個焦點。在實際操作中,只有實現苗圃觀賞性、生產性和體驗性之間的相互兼顧和融合,才能夠多功能發展良好的觀賞性苗圃。
【參考文獻】:
[1] 李卉. 發展彩葉樹種苗圃的可行性分析[J]. 農技服務,2016(10):168.
[2] 閆大成. 新常態下苗圃經營要有新思路[J]. 中國花卉園藝,2015(1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