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晶,郭春霞
【摘要】:為了能夠提高平原地區農田林網建設,地區加快了建設的力度,提高造林效率,有效的改善了平原地區農業發展;但是在林網建設過程中依然存在認知不到位、林網網格建設不達標以及結構不合理的情況,從而影響了林木的成活率。本文就將針對平原地區農田林網建設為探索背景,有效的分析了林網建設問題的情況,并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夠為平原地區農田林網建設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平原地區;農田建設;農田林網建設
1、平原地區農田林網建設的主要模式
一般平原地區農田林網建設的主要模式分為兩種,一種是網格林網,另一種是復合林網。
網格林網,主要利用規格化的方式,通過平原農田林網建設地區的自然環境、水渠、公路等建設能夠防護農田的林帶,這些林帶可以是以松樹為主的小網格林網或是以楊樹為主的大網格林網。林網建設工程在開展的過程中,網格林網的面積需要控制在3-9hm2,其中在進行小網格林網建設時,可以根據農田地頭或是田地之間的縫隙實現種植松樹,松樹之間的間距為2米,每hm2的農田建議種植350棵左右,這樣才能夠構建成為完整的小格林網[1]。而大格林網主要以公路、河堤為構架,通過栽培楊樹等大型樹木為主,其即能夠成為公路的綠化帶,還能夠在防風防沙保護農田的基礎上,實現工業原料林基地的經濟效益。
再者,很多平原地區為了能夠更加有效的利用土地資源,也在種植農田林網的樹苗選種中,選擇了果木,但是選擇果木的地區多為我國的南部,同時在果木林下方還可以配套的種植相應的蔬菜,實現了農林結合的復合型生態環境。
另一種復合林網建設主要就是利用大格與小格的結合,實現對農田的保護。但是在建設之前則需要對整個地區進行有效的規劃,才能夠實現合理的林網建設,雖然在前期建設過程中會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后期所營造的利益則非常的可觀。
2、平原地區農田林網的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2.1認知不到位
在平原地區一般都需要利用護林帶對農田進行保護,這樣才能夠為農產品創造一個優良的成長環境,還能夠優化生態,保持水土。但是在很多的平原地區因為領導階層對農田林網建設認知的不到位,導致林網建設滯后,周邊生態環境得不到保障,從而影響了整個地區的經濟收益。再者,群眾對農田林網建設的認知度不夠,很多農戶認為在農田周圍建設林網會直接影響農田的成長,不利于農業機械的運行,所以很多的農戶對地區農田林網建設的熱情并不高,出現很多農戶反對部分林網建設。
2.2網格不達標
近些年來,我國大力提倡平原地區農田林網建設,所以北方地區為了能夠提高建設的效率,并沒有重視建設網格的標準化,導致了農田林網的質量受到的嚴重的影響,很多地區的網格間距沒有達到建設的標準。再者,部分平原地區針對樹木的成活率考慮的并不周全,很多地區在建設林網之后,對林網的維護做的不夠,導致很多林木出現枯死,影響整體林網的建設,從而也無法達到農田林網的一次成林。
2.3結構不合理
在平原地區農田林網建設中,結構不合理會導致林網的作用減少,不能夠有效的提高對地區農作物的保護,會讓當地的農作物出現減產的情況。而林網建設結構不合理主要表現為以下兩點:
首先,林木種類結構的不合理。目前,北方大部分平原地區所選擇的樹種都是楊樹,楊樹高大,抗風抗旱能力都非常好,但是楊樹的使用也需要按照地區的情況而定,這樣才能夠充分的發揮林網的作用。
再者,就是平原林帶結構的不合理,因為農田林網建設部門都在建議要求使用復合林網的建設方式,而很多設計師并不了解建設地點的實際情況,導致在設計中為了美觀增加的低矮灌木的使用頻率,這導致平原農田地區風力沒有被減弱,從而降低了林網的守護作用,導致農作物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外力的侵擾,出現減產的情況。
3、加快平原地區農田林網建設的建議措施
3.1提高林網建設的認知
農田林網建設不僅能夠保護農作物的成長,還能夠有效的改善平原地區的生態環境,成為了平原地區生態改善必不可少的方式,所以國家為了能夠提高林網建設的力度,不斷的提高和貫徹人們對林網建設的認知。首先,應該提高領導層人員對林網建設的重視,加強林網建設相關理論知識學習,提高林網建設理念。從而有效的改善平臺地區農田林網建設的力度,提高林網對農業的防護作用。
再者,提高農戶群眾對農田林網建設的認知。農戶在林網建設過程中,一般會認為林網建設會影響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還會影響農作物對肥料和水資源的攝取,但是實際上有效的建設農田林網能夠避免水土的流失,確保農作物對養分的攝入。但是這樣的理念需要政府機關能夠通過不同的途徑傳到給農戶,才能夠增強農戶群眾的建設意識,積極性的參與到農田林網的承建[2]。
3.2利用先進技術建設農田林網
隨著我國對科技技術的不斷開發和支持,農田林網建設中,科技技術使用的頻率不斷的增加,其不僅提高了建設的效率,還能夠有效的保證林網建設中林木的成活率,提高了林網建設的質量。再者,林網管理人員也可以利用先進技術提高對林網的維護和管理,有效阻止林網范圍的病蟲害,避免出現人為破壞或是機械破壞的情況發生,再者提高技術管理,可以減輕管理人員的工作量,提高建設管理的力度。
3.3科學構建農田林網建設結構
針對平原地區農田林網建設,應該科學合理的對農田林網進行結構安排,提高林網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增加林網的實際價值。在平原地區林網建設中,部分林網僅僅是為了能夠維護農田周邊的生態環境,但是有一部分林網可以重點劃分為用材林,這樣及能夠提高林網的使用力度,還能夠提高平原地區經濟的整體水平。但是在結構規劃過程中,一定要明確林網是以綠化為目的,還是以用材林為目的,并在建設中分清輕重緩急,提高林網建設的效率。
結語:平原地區農田林網建設是農業發展的重要項目,其不僅能夠改善周邊的環境,還能夠有效的提高農作物的產量。所以在林網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及時發展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快速提高林網建設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崢、萬猛.平原農田林網防護林體系建設分析——以河南省為例.[J].安徽林業科技.2017.43(4):41-43.
[2] 王奇、呂曉燕、楊金澤.漯河市平原區農田林網建設現狀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6(11):192-193.
第一作者簡介:薛玉晶(1984年8月-),女,漢族,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人,本科,工程師,從事林業技術和林業工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