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我國發展迅猛,與地下水影響評價有關的一些技術也都逐漸成熟,勘察工作也日益完善。這篇文章首先提出了在勘察地下水環境中遇到的幾個問題,然后分析了環境水文地質勘察的詳細內容和執行措施,最后簡要分析了環境水文地質勘察的辦法和基本要求。
關鍵詞: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內容和方法;水文地質勘察
如今,由于我們國家社會主義經濟快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也出現了例如大氣污染、水污染等等方面的環境問題,同時也加大了地下水文地質勘查的作業難度。所以,進一步完善勘查技巧,改進技術方法是我國水文地質勘探人員需要嚴加注重的一個方面。
1、研究地下水勘查中的問題
由于最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以及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日漸發展,導致了我國人口密度和數量每年都呈上升趨勢,于是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使用的水資源比例每年都在增大。因為部分工廠排水前不進行污水處理以及農作物灌溉時的農藥滲透,導致地下水資源在很大程度上遭受污染。水體的污染也使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更加復雜困難,最主要的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1.1地下水環境擁有很強的隱蔽性
如今我國一些工廠為了自己的利益刻意忽略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大量燃燒工業塑料和工業廢物、露天排放施工產生的有毒有害氣體、大量排放沒有經過處理的工業廢水等情況,不僅造成了大氣的污染,也對地下水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再加上農業領域里噴灑農藥時,一部分農藥穿過土壤間隙進入到地下水里,從而也導致了地下水環境的污染,由于地下水環境位于很深的地方,它的污染情況不易被人發現,所以工作人員沒有辦法直接通過觀察確定污染的程度,還必須進行地下深層作業實現勘察工作,操作的難度非常大;還要用到機械設施對地下土層進行挖掘,施工成本非常高。
1.2地下水環境擁有很強的滯后性
由于地下水環境一直深藏地下,所以它的污染現象和惡化現象都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勘察才會被發現。一些地下水環境區域存在,污染源頭已經消滅,然而地下水污染情況還沒有被發覺的現象。并且要徹底治理水環境污染的問題,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1.3分析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地下水環境是構成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之一,與人類的生活生產關系密切,一旦發生地下水環境污染問題,一定會對社會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由于勘察的作業難度很高,所以針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職業素質要求都非常高。
2、環境水文地質勘察的詳細內容和執行措施
2.1地質勘查
這個工作主要是對該地區的環境水文地質和地質環境實行系統化的勘察,找出水文環境里地質方面出現的狀況。
在對地質進行調查之前,首先要對勘察的周圍環境做一個系統化的區域情況統計和材料收集,比如:該區域地下土壤的特征、地下水資源評價等方面。
對該區域地下水環境的情況進行分析。對前期工作收集和統計的資料數據做對比研究,深度了解該區域的土壤特性、植被覆蓋狀況、氣候特征以及降水量情況;分析地下土壤的土質、深度和結構等特征。熟知地下水源的位置情況和地下水環境污染的狀況。
劃分區域統計的研究范圍。因為前面已經對已知的土壤、氣候、水文等方面進行了分析研究,因此要按照勘察工作的難度、水資源的分布狀況和土壤土質的不同將勘察區域做合理的劃分之后才能繼續勘察工作。
2.2地下水環境污染情況分析調查
調查分析工廠企業的污染狀況。著重對工業企業里切實存在的污染環境的狀況做詳細分析,首先嚴加排查有害有毒氣體、工業廢水和工廠殘留廢渣等污染源頭的排放狀況,然后針對污染源頭的排放量、殘留廢渣、污染水環境程度等問題給出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
調查分析農業領域的污染狀況。著重對污染問題較大且種植面積非常廣的農產品種植領域進行調查分析。查清導致土壤、水源污染的主要因素,記錄并熟知農產品在種植過程中農藥的使用量;分析研究大規模的飼養牲畜對周圍空氣及地下水環境的污染程度;調查農業種植過程中污水的排放量、排放的方法以及最后的處理手段。
調查分析生活用水的污染狀況。主要針對我國人口密度大、數量多、且年平均生活用水量高的一些地方進行調查分析。記錄下該地區人們生活用水的狀況、污水的產生量以及排放污水的方法、針對污水的處理手段;該地區每年產生垃圾的數量、垃圾的處理方法、最終導致的環境污染程度。
2.3簡要分析地下水資源的使用狀況
研究該城市對地下水資源的使用途徑,針對群眾用水、工廠、公司以及灌溉植物等水資源的利用情況作一個全面的分析和統計,除此之外還要對浪費水資源的情況進行調查和記錄。
調查分析該地方的水資源分布狀況及使用狀況,統計該地區水資源每年使用的總數以及地下水源的開采深度、開采時的難度等方面;最后分析研究地下水環境的污染狀況及利用情況。
分析研究該地方在開采水資源時導致的環境破壞現象,比如因為過度的開采地下水資源從而導致的土壤密度下降、土地沙化嚴重、土壤中水分流失以及由于土地缺水導致的土地塌陷、出現空洞縫隙、塵土小顆粒碎裂等等情況。
3、調查研究地下水環境出現的問題
對地下水環境進行重點勘察研究。在這個勘察研究的過程中,除了對該地方早已擁有的水環境材料進行歸納,還要重點對新紀錄的水環境材料進行分析研究,最終歸納出地下水源質量改變的規律。除此之外,還要熟知該地方地下水資源的位置分布、水資源內部含有的最大利益、地下水資源的可開采程度、以及地下水資源還能開發使用的情況等;還要重點勘察該地方地下水資源含有的礦物質成分、重金屬含有量以及被污染的程度等情況;
4、簡要分析環境水文地質勘察的辦法和基本要求
觀測路線的選取。一般情況下環境水文地質勘察的觀測路線,都選取在沿河谷及溝谷的位置進行布置,當然也能在地形地貌變化明顯的方向布置。如果觀測路線沒有辦法覆蓋該地區環境水文地質,那么可以合理增加用于輔助功能的觀測路線。
5、結束語
環境水文地質勘察的重要任務是調查清楚施工項目是否會對含水層有影響,所以勘察工作應該以正在施工的項目為中心,根據有關勘察規范實行合理有效的布置。
參考文獻:
[1]薛榮,邢江立.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內容和方法[J].環球人文地理, 2017(6).
[2]周成文.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中水文地質勘察工作的內容和方法[J].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10):246.
作者簡介:焦德富(1970年4月-),男,漢族,黑龍江省勃利縣人,本科,工程碩士,教授級高工;從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