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斌
【摘要】:審計證據是審計意見和審計結論的基礎,是審計工作中的重要內容,隨著信息技術深化應用,審計證據電子化被應用到審計工作中。電子化數據證據促進了審計工作的改進和發展,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分析電子化數據證據給審計工作帶來的影響,并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電子化數據;審計證據;審計
【引言】:電子化數據證據有著精準性、多態性、易損性等特點,目前電子審計工作還不成熟,電子數據信息有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在優化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為審計工作帶來了新的問題,要有效的利用電子審計證據,就需要對當前的電子化數據證據進行研究,分析各類影響因素,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改善。
1、電子審計證據
電子審計證據狹義上是指由計算機和運行系統產生的電子數據,廣義上是指借助信息技術和設備處理、傳輸、存儲的所有證據。電子審計證據的范圍包括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所產生的電子數據,也包括通訊技術產生的電子信息。電子化數據證據的表現形式很多,常用的有電子郵件、電子表格等,能夠反映事實,具有證據力和證明力。電子審計證據具有高科技性、自動性、多樣性等特性。高科技性是指電子審計證據的產生、存儲等都需要有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多種技術和設備的支持,并且由于電子審計證據的表現需要以一些特定的介質為依托,凸顯出了電子審計證據的無形性。電子審計證據很容易被修改,對數據證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都有很大的影響,具有脆弱性。很多外界因素多會對電子化數據證據產生影響,致使數據損壞,并且證據被清除痕跡的修改后,不容易被發現,這些情況都增加了審計人員的工作難度[1]。電子審計證據能夠通過計算機系統進行自動處理和運算,數據具有很強的精準性,避免了人工計算中各因素的影響 。同時電子審計證據還具有多樣性,其數據證據的形式種類很多,如文字、聲音、圖像等等。
2、電子化數據證據對審計工作產生的影響
信息時代環境下,電子化數據證據有著特殊優勢,被更多的應用到了審計工作中,其運用提升了審計結果的準確度,并且優化了審計效率。通過應用信息技術等,對大量的電子審計數據證據進行分析,增強了證據的精準性,減少了人工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電子化數據證據能夠使審計人員在審計取證時,通過計算機系統實現有效數據的快速查找和核對,強化了對數據的利用效率。在抽樣檢查選擇樣本時,審計人員可以使用計算機技術完成準確的計算,加強了審計證據的相關性,減少了人為操作因素影響。在使用網絡技術等基礎上,審計人員在進行工作時,可以不用到固定的地方進行證據收集,減少了地域對審計工作的影響和限制,且具有很強的實時性與動態性,審計人員能夠隨時隨地開展審計工作,獲取電子審計證據,并通過網絡監督被審計對象審計證據的真實性,為審計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電子化數據證據的應用有積極影響,也有負面的影響。電子審計證據是由特定的介質存儲和表現的,被審計對象的信息是通過一些財務軟件進行管理的,計算機會對原始數據進行自動計算,因此使審計線索變得不明顯。不再像傳統方式進行紙質形式的記錄和整理,令企業的經營活動的具體情況變得較為不清晰,使審計線索也不如傳統的審計線索明顯。目前電子審計是人機結合的形式,在電子審計取證時,一方面要有傳統的審計盤點、觀察、復核等工作,一方面要運用計算機來分析審計信息,增加了審計取證方法的復雜性,對審計人員的計算機知識的要求也更加的高。同時與傳統審計證據相比,由于電子化數據證據的特殊特性,電子化數據對計算機技術和設備有很強的依賴性,電子文件的信息要通過計算機進行存儲和整理,數據信息很容被改變,可以是人為的無痕跡的修改,病毒感染系統損壞數據,系統崩潰及電源故障等,這些都會使電子審計數據的安全性降低。很多審計數據具有時效性,需要及時的收集、分析,否則會降低其證明力。有些數據是被審計對象財務系統某一時刻的特定信息,這類的電子審計證據容易丟失,且無法恢復,增加了審計人員的數據采集的難度和風險,若是在數據收集中出現失誤,則可能導致數據損壞而無法找回[2]。當前很多企業都實現了管理的信息化,其管理系統會對企業各項經營項目進行數據生成,并進行數據文件的實時更新,這些數據文件有基礎數據,也有臨時數據,通常基礎數據是不變的,臨時數據會不斷的更新,并且一些數據會在運算完成后消失。因此審計人員在進行數據搜集時,容易發生取證范圍不合理,采集的數據不夠全面。
3、改善電子審計工作的措施
首先要加強對員工的培養。既要強化對員工的短期培訓,也要規劃好對員工的長期培養,提高員工在計算機應用和維護、審計等方面的知識水平。邀請具有豐富經驗和知識的專家對員工進行指導和培訓,將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結合到一起,促進員工積極學習有關的專業知識,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員工工作熱情。與計算機知識豐富和運用能力強的單位建立合作關系,邀請其為員工解答相關知識,增加和他們的溝通交流。其次要優化審計數據接口,通過使用數據庫連接和交換文件傳輸數據優化審計接口,增加審計部門和被審計對象的聯系,實現快速取證,減少審計單位對審計證據的修改,提高電子審計證據的可靠性。同時可以使用有效的科學技術,如電子簽名、密碼技術、添加水印技術等,提高電子審計數據的安全性和可信度。最后要提高電子審計證據質量,在審計工作開始前對被審計單位的信息系統進行評估,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情況,結合被審計部門的實情,制定審計實施方案,合理安排電子數據收集的范圍和方法,注重分析關聯數據,并做好數據分析整理的記錄,對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相關性進行復核,事后進行正確歸檔。
結束語
信息化時代下,電子化數據證據的運用是必然的,電子審計證據的使用對審計各環節都有影響,現階段的電子審計工作中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進行進一步完善。分析電子審計證據應用情況,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改進工作,可以充分利用電子審計證據的優勢,提高審計工作的質量,符合時代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 程鋮, 李睿. 電子數據審計取證模式研究[J]. 審計研究, 2016(5):8-13.
[2] 周瑩. 大數據對當前審計工作的影響與應對[J]. 審計月刊, 2017(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