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公路建設中,滿足基本功能與形式的情況下,如何打造特色公路景觀是目前存在的最大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本文提出了地域文化視角下的公路景觀設計,即在充分研究項目所在區域、人文和社會經濟環境的基礎上,總結出特色地域文化并將其融入到景觀設計當中。本文選擇G105順德段公路景觀設計為研究對象,結合當地地域文化分析如何打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公路景觀。
[關鍵詞]:地域文化; 公路; 景觀設計
[引言]:近年來我國經濟正以驚人的速度發展,公路建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并且對于城市發展產生著十分重要的影響。但是,盲目跟風,不尊重自然,單純追求政績等問題導致了我國目前公路景觀千篇一律的現象。因此,打造特色公路景觀就要將公路景觀設計與具體的地域特點結合起來,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資源,使其具有深層次的文化底蘊。
1 地域文化的概念
文化的概念十分廣泛,目前為止還沒有被正式統一的定義。廣義文化指人類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1]。同時,文化具有多樣性、地域性、民族性和時代性的特點,因而由文化的地域性引申而出的地域文化就是在一定地域內,以地理環境為基礎形成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
地域文化是由自然要素與人文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地域文化的自然要素是其存在的基礎,通常是指特定區域內的地質地貌,水文氣候,土壤植被等,它們構成了地域文化的物質基礎,是地域文化存在的必要條件。地域文化的人文要素是以人為主體,以自然要素為基礎的人類活動的總和,通常也包括社會結構、歷史文化、生活方式、傳統習俗、宗教形式、民族風情等[2]。
2地域文化下的公路景觀設計原則
2.1 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并重
公路是一種線形構筑物,往往途徑山地、農田、河流、建筑物等,與自然環境聯系密切。公路建設對生物群落、土地資源、水資源、自然景觀等都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比如,公路占地掠奪了生物的棲息地,狹長的公路將原本的自然環境一分為二,造成的結果就可能是生物種群變小且之間交流減少,降低了生物的多樣性[3]。因此,公路景觀設計應該遵循自然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并重這一原則。
2.2 人文資源的傳承與創新并重
公路景觀設計要結合當地自然環境,挖掘地方特色,融入地方文化的內涵,使地域文化得以延續。目前我國公路景觀設計現狀通常為狹隘的考慮形式美,將一些形式好的東西生搬硬套往上湊,只要滿足了功能就萬事大吉。而另一現狀則為過度開發利用文化,將一些傳統文化與文化元素原封不動的應用到景觀中,簡單粗暴又毫無美感。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人文資源的傳承與創新并重。
3 案例分析——G105公路順德段
3.1 公路概況
G105即105國道,是在中國的一條國家級南北主干道,起點為北京,終點為廣東省珠海市,全程2717千米。該道路經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江西省、廣東省9個省市。本次設計范圍位于G105順德段兩側。范圍北起林上路(華美達酒店),南至細滘大橋,途徑北滘、倫教、大良、容桂等四個鎮街,全長26.7公里。
3.2 地域文化在G105公路順德段中的體現
3.2.1 城市形象節點設計
城市形象節點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各個街區的形象展示,體現各街區的產業特點及街區定位。
“珠寶耀世”位于倫教街區,該街區以珠寶展示,汽車產業為主體。提升設計結合珠寶主題來展現倫教城市形象節點。因此,該區標志性構筑物“珠寶之城”以鉆石面為設計靈感,采用珠寶斜面切割元素,以華麗的色彩及夜景燈光展現倫教以珠寶為核心的產業街區。
“桂畔岸香”位于大良街區,該街區以汽車產業、商貿產業為主體,提升設計結合汽車產業元素通過植物綠化,夜景燈光,橋梁構架來展現大良段城市形象節點。通過桂花,黃槐等香味濃郁的植物突出“桂畔岸香”主題。
“細滘門戶”位于容桂街區,目的為展示順德城市形象,因此提升設計以豎向構筑物及植物綠化為主。抽象指針造型作為入口門戶標識,簡潔現代,彰顯產業大道特色,打造門戶景觀形象。
3.2.2 公路構造物設計
2.2.2.1門戶天橋
保利公園天橋位于倫教街區,周圍為保利公園居住社區,周大福珠寶產業和汽貿產業,因此其定位即展示倫教珠寶產業。天橋采用珠寶鉆石切割的元素展現倫教段珠寶主題,既展現倫教門戶,同時符合倫教高端商貿街區定位。(圖2-a)
容桂汽車客運站天橋位于容桂街區,為汽車客運站疏散人群,溝通東西兩側道路。天橋采取大小不一的橢圓鋼架作為天橋主要構造,遠遠看上富有動感與韻律,使得既與運動、速度相關,又暗含完滿、安全之意。
3.2.2.2 立交橋——橋下活動空間
橋下空間作為一種城市資源,應該加以利用,原則是安全第一、公益為主。順德立交橋下空間可以作為順德文化展示的一個載體。通過版畫,浮雕,彩繪等手法展現具有代表性的順德八景,龍舟,曲藝,美食等,給行路者留下具有代表的順德城市印象。
3.2.3 綠化設計
鳳凰木取名“葉如飛凰之羽,花容丹鳳之冠”,故有冠軍之意,與順德的“狀元文化”力爭上游的創業氣質相符,因此作為骨感型樹種。火紅的扶桑長年開花,四季常青,也能象征順德的狀元文化,因此作為主要灌木使用。
除了各個街區的整體綠化設計之外,重要節點的植物設計也應體現地域文化。順德立交橋下綠化以鳳凰展翅的形式,用綠植組成流暢優美的景觀花帶,取“百鳥西鳴,有鳳來儀”之意,突出鳳城文化及風采。
4結語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公路景觀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人們對公路景觀的期望有了更多的提升,這就要求我們在面對公路景觀的現狀情況下,從地域文化出發,將地域文化與公路景觀結合起來。
公路景觀將沿線的地域文化資源融入到公路景觀中,一方面延續了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使公路景觀避免落入千篇一律的局面,散發出自己獨特的魅力。
【參考文獻】:
[1]劉丹陽.地域文化視域下的城市廣場設計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6
[2]顧小風.地域文化在高速公路景觀設計中的傳承與保護——以湖北杭瑞高速公路文化景觀設計為例[J].交通標準化,2014,42(3):16-19
[3]焦鵬.新疆自然保護區建設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研究[D].新疆:新疆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趙文倩(1992.10~),女,河南省濟源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職稱,2015級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