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摘要】:本文以青銅器中的酒器為代表,分析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文化,揭示古代造物的精髓,啟迪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傳統造物體系中造物思想、造物技藝的繼承與發揚。
【關鍵詞】:古代造物;春秋戰國;青銅器
【引言】: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凝聚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內涵,工藝造物文化技藝精湛、創意不斷。在中國新時代崛起的今天,繼承、發揚中國傳統工藝造物文化和思想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而青銅藝術在世界各地均有發現,它是世界性的文明象征。
本篇文章以春秋戰國時期出土的青銅器的酒器代表蓮鶴方壺、宴樂狩獵水陸攻戰紋壺、曾侯乙大尊缶、曾侯乙青銅尊盤四件青銅酒器為代表,結合歷史背景、政治格局、文化水平、工藝水平、生產條件、實用功能、美學追求,對青銅器進行深入的挖掘,揭示中華傳統造物文化的精髓,啟迪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傳統造物體系中造物思想、造物技藝的繼承與發揚。
1、青銅器二次發展時期的歷史背景闡述
中國古代釀酒歷史悠久,酒的產生使人民的日常、典禮、祭祀都離不開酒,逐漸形成我國獨特的酒文化。隨著時間變遷,盛酒和飲酒的器物由最早陶器,在春秋戰國時期衍變為青銅器,在、材料選擇、實用性、審美上不斷發展。商周時期,是中國青銅文化繁榮鼎盛的時期,到春秋戰國青銅技藝得到再次飛躍。
2、青銅器二次發展時期的政治格局分析
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開始衰落,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制度的建立與發展。此階段中各個諸侯國,各個地區的經濟或得了發展,各國之間的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生產力的大幅度提高,加上各國的政治變革與戰爭不斷,在學術上也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社會思潮和文化藝術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在工藝美術領域有較大的發展,這與手工藝人從奴隸制的奴役下得到解放,積極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由煉銅發明了冶鐵,冶鐵工業的發展足足比歐洲早1600多年。鐵器的廣泛應用也導致了青銅器的衰敗與沒落。
3、青銅器二次發展時期的文化水平分析
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工藝和商周相比變化較大,該時期由于各諸侯國各自發展,多國并立和國家之間的競爭,形成了相對較為寬松的學術環境,思想發展活躍,出現了諸子百家,呈現出百花爭鳴的態勢,成為在先前以及后來的文化發展過程中極為罕見,最富有原創性的巔峰。在百花齊鳴的環境下,春秋戰國時期思想、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都發生重大變化。井田制的瓦解,封建關系的產生,都成為春秋戰國時期經濟,生產條件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
4、青銅器二次發展時期的生產條件及工藝水平分析
青銅器的鑄造工藝,除使用商周時期的渾鑄、分鑄外,還采用了焊接、鑲嵌、蠟模等新技術、新方法,使青銅器的樣式變化多端,玲瓏精巧,技藝達到了青銅藝術的最高水平。宴樂狩獵水陸攻戰紋壺中的裝飾紋樣,采用模印的方法,縮短工期的同時,工匠們還在銅壺上先刻出圖像的淺槽,接著把紅銅、鉛等金屬嵌進淺槽,再用一種叫“錯石”的工具對嵌了金屬的圖像進行打磨,使之和壺身一樣平滑。其技藝嵌錯精致、工藝出神入化、內容全面、結構嚴謹。
曾侯乙青銅尊盤整套器物紋飾繁縟,富麗堂皇,特別是器身上出現的鏤空裝飾,使透視更加富有層次,為失蠟法所鑄造,由于工藝復雜,也反應出春秋戰國時期對青銅鑄造工藝達到的巔峰水平。
5、青銅器二次發展時期的實用與審美功能分析
5.1實用功能的追求
商代時期,酒器主要功能用以祭祀,周代以禮器為主,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則是一種鐘鳴鼎食的組合,弱化了祭祀和禮器的范疇,向生活日用器物延伸,增加了較多實用為主的用品。像蓮鶴方壺、宴樂狩獵水陸攻戰紋壺、曾侯乙大尊缶、曾侯乙尊盤這四件青銅器均為酒器,主要功能在于盛酒,制作精美,具有典型的代表型,用于日常生活的器物。
5.2審美功能的追求
5.2.1春秋時期的青銅器紋樣疏簡,作品輕松活潑
青銅器藝術的的裝飾規律是:對稱與反復。如饕餮紋與云雷紋,即顯現出繁縟華美的裝飾效果,又層次分明,井然有序;對稱形反復出現則表現出鮮明的節奏感、韻律感,體現出強烈的對比效果。四件青銅器(酒器)在裝飾上傳統的動物紋樣進一步抽象化為幾何紋樣,并新出現了一些反映社會生活的內容,特別是宴樂狩獵水陸攻戰紋壺,紋樣就分為了上中下三層,分別表現主題:宴樂、狩獵與戰爭。蓮鶴方壺的整體裝飾風格反映出青銅器藝術審美觀念由嚴肅靜止轉變為輕松活潑。壺蓋上仙鶴振翅欲飛,帶有清新自由、生動活潑的意境,標志著中國裝飾工藝的新開端。
5.2.2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體現情與理、美與善、人與自然三者的統一。
青銅器的紋飾、銘文中則很好的體現三者的統一。首先是紋飾方面,青銅器具有樸實舒暢的風格,形成簡潔流暢的時代特征,透視出濃郁的理性精神;其次青銅器中的銘文,大都涉及德行與修德的內容,青銅器成了符合社會教化的物化載體,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的情操和精神。第三,中國古代造物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青銅器的造型與紋飾來源于自然,經過人主觀的創作,寄托了人的感情,以達到人與自然的統一。
結語
聚焦春秋戰國時期,縱觀青銅器的發展歷程與文化。一件青銅器就可以看到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繁榮文化,處處充滿著勞動人民的智慧,用雙手鑄造出一件舉世無雙的作品,既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也滿足了人們對于審美的追求。這也充分展現出春秋戰國時代的生產水平、工藝水平、文化水平。
青銅器(酒器)的發展,充分以小見大展現出春秋戰國時期青銅器的發展歷程,充分展現出青銅器精湛的技藝,多種手法的綜合運用也展現出古代工匠和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新意識。從青銅器裝飾風格的變化,達到技術與藝術的統一,審美和功能的統一,人與自然的統一,這些都符合當代設計藝術的發展需求,對新時代背景下中華傳統造物體系中造物思想、造物技藝的繼承與發揚有著深遠的意義和影響。
在提倡大國工匠的今天,如何在技藝的傳承中融入審美的需求,讓我們陷入思考,只有結合當前人們的生活水平、生產水平、審美需求,應立足于根本,才能設計出一件符合中國美學思想,符合中國傳統造物原則的作品。
【參考文獻】:
[1]田自秉,中國工藝美術史,中國出版集團東方出版中心,2015
[2]互聯網,中國青銅器藝術的美學精神與文化意蘊,2017.10
[3]互聯網,中國青銅藝術:文化與美學,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