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山西省呂梁市農業學校,山西 呂梁 033000)
旅游地居民作為旅游開發的影響者、參與者及受益者,是旅游開發的核心利益主要相關者之一,其對旅游地開發的態度及滿意度是旅游地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汪俠等(2011)認為旅游地居民滿意度指的是,旅游地居民將其對本地旅游開發的期望與實際感受相比較所產生的愉悅或者失望的心理狀態。唐曉云、吳宗軍(2006)用模糊評價法得出結論,認為社區(含居民)是社區旅游發展中最關鍵的群體,社區居民對旅游開發的滿意程度將直接影響其發展前景。汪俠等(2011)運用方差分析的辦法考察了旅游地生命周期、居民的旅游經濟依賴程度、社區歸屬感、主客接觸程度、使用旅游設施頻率、在旅游地居住時間、居住地距核心景區的遠近等因素對滿意度的影響并進行了原因分析。汪德根等(2011)則認為由于旅游地不同的生命生命周期的存在居民的“地方感”、“環境態度”、“參與度”和“居民感知”存在差異,進而對旅游支持度的影響程度存在差異。
首先我們選取了影響居民滿意度的因素包括對旅游地的依戀程度、認同感、期望值、參與度四個方面,并以離石區信義鎮為實證調查的數據來源進行相關分析。
依戀程度。相關研究表明,依戀程度會影響居民對旅游開發的態度,但研究的結論不一:唐曉云等(2006)認為,依戀強的居民傾向于對旅游的經濟和社會影響進行積極評價,而對環境影響進行消極評價。
居民期望。本研究中,居民對旅游發展的期望從3個方面來進行考量,分別是對經濟影響的期望、對社會影響的期望、對環境影響的期望。期望對于滿意度的作用在很多文獻中尚未提及。
居民認同感。是指通過友誼、情感和社會參與等形式表現出的社交聯系程度。潘允康等(2014)研究認為居民社區認同感是居民滿意度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與居民滿意度之間有著正向相關關系。
居民對旅游經濟的參與程度。研究表明,對旅游經濟參與程度的差異會導致居民對旅游開發的滿意度出現明顯分異。
信義鎮是離石區第二大貧困鄉鎮,全鎮有24個貧困村,3個插花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1503戶3906人,貧困發生率24.6%。當地通過整合旅游資源,開發鄉村生態旅游、民俗旅游,當地居民參與旅游業的熱情高漲,帶動了貧困戶213戶、648人脫貧致富,因此對信義鎮的旅游扶貧滿意度進行研究,很有代表性。
問卷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人口統計學特征,有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在本地的居住時間。
問卷的第二部分探測居民對于旅游地的滿意度情況,對于旅游開發的總體滿意度評價,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
問卷的第三部分調查居民依戀程度、認同感、期望值、對旅游經濟的參與度等。旅游地依戀程度的度量設計2個問題:是否對這個村子有特別深厚的感情、是否愿意長久在這里居住。認同感設計的問題3個:以旅游地(社區)為家的程度、搬離此地的感受、是否關心當地的發展。期望值設計1個的問題:與期望中的發展狀況相比,你感覺目前本地的旅游發展狀況如何、是否愿意參與到旅游政策的制定當中。參與度設計2個的問題:旅游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大小、家庭成員職業與旅游業的關聯性。
因旅游地大多居民文化程度偏低,因此采取問卷調查和訪談相結合的方法采集數據。對于能夠讀懂問卷的居民,請其在問卷上直接作答;對于無法單獨完成問卷者則通過訪談幫其完成填答。共發放問卷110份,回收有效問卷102份,回收率為92%。

居民滿意度問卷量表設計表1

表2 模型匯總
為控制人口特征性別、年齡、居住時間對滿意度的影響差異,這里先將人口變量特征加入依戀度等自變量。模型1,自變量性別、居住時間和年齡,因變量滿意度。R為0.292,R方0.086,調整R方0.058,標準誤差0.59,也即人口特征變量可以解釋滿意度變異的8.6%。模型2,自變量性別、居住時間和年齡,加入依戀度、參與度、期望值、認同感,因變量滿意度。R為0.655,R方0.429,調整R方0.387,標準誤差0.47,也即加入依戀度等變量后可以解釋滿意度變異的42.9%。

表3 方差檢驗
模型1方差檢驗,回歸平方和3.178,均方1.059,F值3.056,顯著性0.032小于0.05顯著,模型通過顯著性檢驗,也即人口特征對滿意度的解釋有意義。
模型2方差檢驗,回歸平方和15.947,均方2.278,F值10.099,顯著性0.000小于0.05顯著,模型通過顯著性檢驗,也即人口特征、依戀度、參與度、期望值、認同感對滿意度的解釋有意義。

表4 系數
性別非標準化系數0.207,標準誤差0.117,標準化系數0.172,t值2.773,顯著性0.007小于0.05顯著。年齡非標準化系數0.067,標準誤差0.059,標準化系數0.11,t值2.129,顯著性0.035小于0.05顯著。居住時間非標準化系數0.161,標準誤差0.076,標準化系數0.208,t值2.127,顯著性0.036小于0.05顯著。說明性別、年齡和居住時間對滿意度有影響且顯著。
加入依戀度等變量之后,依戀度非標準化系數0.18,標準誤差0.114,標準化系數0.159,t值2.584,顯著性0.011小于0.05顯著。期望值非標準化系數0.144,標準誤差0.092,標準化系數0.152,t值2.571,顯著性0.012小于0.05顯著。參與度非標準化系數0.226,標準誤差0.119,標準化系數0.183,t值4.891,顯著性0.000小于0.05顯著。認同感非標準化系數0.356,標準誤差0.145,標準化系數0.281,t值2.46,顯著性0.016小于0.05顯著。滿意度可以表示為:滿意度=0.281*認同感+0.183*參與度+0.159*依戀度+0.152*期望值。說明認同感、參與度對滿意度影響最大,其次為依戀度,最次為期望值。

您的性別:

您的年齡

您的文化程度

您的家庭月收入

您在本地居住的時間

描述統計量
調查居民樣本的總體情況,性別比例為男性占52.9%,女性為47.1%,男性居多;年齡20歲以下11.8%,20到30歲為37.3%,30到40歲35.3%,40到50歲為10.8%,50歲以上4.9%;文化程度小學以下18.6%,初中33.3%,高中27.5%,大專17.6%,本科以上2.9%;家庭月收入1000元以下23.5%,1000到2000元32.4%,2000到3000元25.5%。3000元以上18.6%;在本地居住的時間少于一年29.4%,一年到五年39.2%,五年以上31.4%。
從滿意度整體來看,均值都小于等于2.5,表明信義鎮當地居民對旅游扶貧還是較滿意的。對旅游地各方面的評價均值都小于2,說明村民對旅游扶貧評價也是以正面為主。
(1)依戀程度和滿意度:對旅游地依戀程度對滿意度影響較小。
(2)認同感和滿意度的關系:社區認同感不同的居民對旅游開發的滿意度存在顯著差異。居民對旅游開發的滿意度與其認同感成正比,隨著旅游業的發展,社區居住環境和設施設備會不斷改善,社區認同感強的居民主人翁意識強,對社區的關注程度高,從而對旅游開發進行積極評價。
(3)期望值和滿意度的關系:期望值對滿意度影響不大,因為期望值會隨著實際狀況和對其他旅游地的認知而發生改變。
(4)對旅游產業的參與度和滿意度的關系:旅游為這些落后地區居民脫貧致富帶來了機會,對旅游產業參與程度高的居民從中獲得的收益較多,他們對旅游發展的負面的感受往往被經濟利益所沖淡。而對旅游參與程度低的居民獲得的收益低,一方面他們要承擔旅游發展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村民之間差距的擴大也可能造成他們心理上的失衡,從而滿意度低。
(5)另外,居住時間也對滿意度產生影響:居住時間短的多為因旅游投資或就業遷入旅游地的外來者,當地旅游業發展給他們帶來了投資、就業機會,因而滿意度較高。而居住時間長的多為本地人,旅游利益分配失衡往往使得居民之間、居民與集體之間產生各種矛盾,因而產生了不滿意感。
(6)年齡和滿意度:青壯年居民對旅游開發的滿意度要高于老年居民,由于老年居民在當地的居住時間長,對于旅游發展對當地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是環境污染、物價上漲、交通堵塞等)有更深的感受。其次,老年居民參與旅游業的比例相對較小,從旅游業中獲得的收益低,導致其對負面影響的容忍性較低。相比而言,青壯年居民在旅游業中的就業比例高,對于改變地方經濟的愿望也更加迫切。
(7)性別和滿意度:女性居民的旅游開發滿意度比男性高,旅游業中許多崗位的就業門檻較低,能夠為貧困地區女性在餐飲、導游、住宿、旅游商品生產和銷售等領域提供就業機會,因此女性居民對旅游扶貧的滿意度明顯高于男性。
應有針對性地通過培育居民地方依戀,提升居民滿意度的感知能力;積極引導旅游地居民探求與旅游產業的認同和融合度,提升居民對環境的滿意認知;合理設置發展期望,提升居民滿意度的獲益感知;建立多渠道參與途徑,保障居民有效參與旅游經濟,突顯居民主體地位,全面提升旅游扶貧地區的居民滿意度。
(1)拓展旅游地居民的參與途徑、實現經濟獲益是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要保證當地居民對旅游資源開發的優先受惠權,應將當地居民納入發展主體,使之在旅游發展中的角色成為主角而不是配角,擁有對旅游發展的發言權和決策權,提高居民對旅游開發的滿意度。
(2)減少引起居民不滿意度的影響因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方面:
①合理規劃旅游景點景區。在進行旅游開發之前做好實地調查,旅游開發上應合理規劃,保證景區景點的可進入性、使得當地居民能夠方便使用旅游設施,為當地的居民帶來便利,合理控制游客的數量,確保景區資源環境處于良性的循環運轉當中。
②加強旅游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公共交通方面。另外,要按照景區總體規劃,招商引資,完善景區內旅游基礎設施以及景區環境保護和綠化工程建設。
③宣傳環境保護和歷史文化傳承。在進行旅游開發的過程中,要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和文化傳承的引導。在各景區內適當的地方設計環境保護和文化保護的標語,時刻提醒游客、景區景點工作人員要保護環境和歷史遺跡,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