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堯,劉美丹
(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哈爾濱 150030)
生態系統理論是由生態學和一般系統理論構建而成的一種理論。生態學比較關注生命在環境中的適應能力,以及人們生命有機體在環境中獲取的動力與鍛煉或磨煉,應著重關注人們生命有機體與環境間的互動,這對社會的工作服務理念有著巨大的影響。生態系統理論為我們提供了很多視角,如引導我們從人與環境的角度去看待或思考問題,并找出真正的問題出口。指出人與環境是互惠關系,而人們應遵循適者生存的生存法規,個人的行為、思想、目標等,都是環境所給予的,要想真正了解產生問題的原因,必須要融入所生存的環境當中,因為,人與環境的互動和他人的交流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人們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人們能夠與環境形成和諧的互動調和度。生態系統理論認為,人們所生存的環境比較繁瑣,而每一層環境對人們的影響與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
生態系統理論的內容是將研究對象與所生存的環境作為一個整體去考量,將出現的問題融入所生存的環境系統中進行詳細的研究與考察。如果在觀察系統中出現變化,那么這種變化不僅僅會影響到整體系統,還會以最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影響到個體。如果人體發生了變化,相關系統也會受到相應的影響。如果個人不能跟所生存的環境創建良好的聯系與互動或交流,無法利用生活環境中的信息與數據,那么,個人的發展與心理成長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同時,各個系統內部要保持穩定與平衡,而系統中的子系統是多元化互動循環關系,不是線性連接。在生態系統理論中用圖表的形式表示了社會環境中的多重相互作用系統,它們之間的聯系請看圖1。

圖1 社會環境中多重相互作用系統
目前大學生心理存在的健康問題主要癥狀包括焦慮、強迫癥、心情抑郁、情感問題、精神恍惚等。大學生心理方面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一種是與大學生心理發展階段有關,另一種是與大學生所生存的環境有關。由于現階段大學生心理的發展不夠成熟,情緒不夠平穩,在面臨身體、環境、心理帶來的困難時,大學生的心理常常發生矛盾與沖突,而這些矛盾與沖突沒有得到良好的開導、合理的解決,長此以往會給大學生的心理造成障礙。特別是現代大學生,在沒有進入大學校門時,為了在高考中獲得勝利,幾乎是將全部的心思放入到了學習中,家長的過于溺愛、學校的自主教育、獨立生活能力的缺少使這些大學生的心理比較脆弱、自主能力較差、均無動手操作能力、缺少失敗的承受能力,在學習、戀愛、工作、交友等方面出現一點點挫折都會將大學生打敗,以至于大學生心理出現各方面的問題或疾病,嚴重時大學生會在心里產生叛逆與輕生行為。因為對環境的變化沒有良好的適應性,所以,加重了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而社會的變化給成長中大學生心理帶來的影響比任意時代更加的強烈、更加的繁瑣。大學生身體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融合在一起,很容易造成大學生心理發展失衡。因大學生心理素質較弱,所以,大學生無法融入高速度、高科技、競爭能力較強的環境當中。如強迫大學生融入網絡時代中,沉重的心理負荷能力很容易將大學生逼入人生絕境。
每一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都會與社會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系。大學生也不例外,當大學生心理健康出現問題時,一定要將學生的心理情況放入到生態系統理論當中并進行觀察、分析、研究,從產生大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源中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觀察并考慮大學生心理問題是否源于本人,大學生的家庭原因或大學生所生長環境的原因,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找到產生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根源。特別是心理問題比較嚴重的學生,更要注重觀察生態系統的整體情況。當教師介入到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可以根據現有的生態系統進行了解,并找出產生心理問題的關鍵,進行深入的探討,找出中心問題的根源,然后根據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2.3.1 創立與家長的良好交流方式
在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時,應與學生家長創立良好的交流方式,在治療中需要家長的幫助與配合,在處理學生心理問題時,心理醫生應主動與家長聯系,因為學生的一舉一動或身邊的生活環境,家長都有所了解,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家長要比醫生了解的全面,因此,要及時地與家長進行交流,尋求家長的幫助,找出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源。
2.3.2 及時尋找學生心理問題根源
學生心理所產生的問題很有可能是因為學校引起的,因為學生一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所以,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和學校與宿舍相關聯的,如建立起與同學的聯系,就可以尋找出導致學生心理問題的根源,也能夠及時地獲取到學生心理的新動態,有助于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
2.3.3 創建院校與心理問題學生的溝通渠道
嚴重的心理問題學生是學校重點看護對象,因此,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門,應定期觀察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形成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案,以此來確保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學生心理問題的動態。
2.3.4 特殊狀況的處理方式
心理有問題的學生都有很嚴重的抑郁癥和偏執癥,他們從不愿意將自己的內心想法或困擾講解給父母、朋友、教師等等。在遇到事情時容易鉆牛角尖,不愿意與他人進行溝通,因此,在治療這些學生時,處理的方式或診治的方法應更加的隱蔽,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應更加的謹慎,不能觸碰到學生心理最敏感的地方。
在處理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時,很多教師都沒有心理疏導經驗,無法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開導學生。如果能夠為每一位心理問題學生創建相關的檔案庫,這樣會給未來的治療帶來方便,對以前的治療工作也可以進行合理的總結與參考,及時地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定期的總結相關資料,會幫助我們了解到更多的可行治療方法,能夠有效地提升心理輔導經驗。當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得到進一步的治療時,定期總結的資料能夠幫助醫生更加了解學生自身的心理情況,在了解中制定出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案;當學生轉學時,也可以幫助新老師了解到學生的情況,學校以及教師能夠及時地制定出應對方案,確保了學生的生活與學習環境。同時參加一些實務環節,可以充分地幫助教師了解到心理知識與相關理論,能夠形成獨特的心理引導方式,還可以進行相關的總結工作,從而掌握更多的心理知識,將處理學生健康問題的手段變得更加具有科學性、有效性。
生態系統理論為處理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了一種獨特的方法和視角,進一步豐富了描述和分析人與其他現存系統及其相互聯系的系統理論。可能考慮到目前大學生的發展很不成熟等因素,也許目前的工作方向過于強調一些外部子系統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忽視了學生在微觀系統中的生物、心理、社會制度的相互關系和作用,以及社會生態系統理論在這方面對實踐有很好的指導作用,在開展相關工作時,不僅要考慮層次社會生態系統及其相互作用,也要考慮到微觀系統內的生物、心理、社會制度的相互關系和作用。必須要全面考慮整個系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