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愷
摘要:面對如何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兼顧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民族未來的大計。全世界人民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使共謀繁榮發展的基本原則。近幾年,我國的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穩步發展,綠色生態空間的建設能力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高。張掖市各政府部門積極開展工作,進行綠色生態空間和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守住“綠水青山”,建設“美麗張掖”,率先成為了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市。
關鍵詞:綠色生態空間;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張掖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要全面開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生態建設;黨的“十八大”工作報告指出,建設好生態文明使關系到人民福祉,關系到國家經濟持續可發展的長遠大計;黨的“十九大”工作報告提出要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相關政策和現代林業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理論的指導下,各個地方積極進行生態建設,提高森林資源利用率,引導全社會積極保護林業資源,加強綠色空間建設。
一、現代林業的內涵和價值
《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最早提到了綠色生態空間一詞,并定義了生態空間的概念:生態空間由綠色生態空間和其他生態空間共同組成。而林地屬于主要的綠色空間。良好的林業建設能夠促進人口、經濟、環境、資源和社會的協調發展。新時期,黨中央進一步明確林業“四大地位”,指出林業在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態建設中具有首要地位。賦予了林業“四大使命”,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必須把發展林業作為首要任務。建設“和諧林業”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課題,也是實現綠色空間建設的重要內容,能夠直接決定綠色生態空間的建設結果。因此,更應該妥善處理關于林業資源的發展和保護、產業和生態的關系。
現代林業具有多層價值。不但是國家重要的基礎產業和公益事業,現代林業還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不同規模和種類的林業資源塑造出多種多樣的綠色生態空間,賦予當地不同的文化內涵;現代林業還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合理的森林資源利用可以有效促進經濟增長;當然,最主要的還是生態價值,林業可以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最為直接的動力。
二、張掖市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張掖市政府工作部門,秉持“利于生態、興于經濟、成于家園”的發展觀念,堅持把發展生態經濟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基本途徑,致力于生態經濟功能區和生態旅游區的建設,使全市經濟狀況得到顯著改善,經濟結構與社會結構持續優化,城市活力顯著增強。走上了符合時代要求、符合當地實際、符合群眾愿望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張掖市地處河西走廊中段,氣候多風、干燥。所以,生態文明建設以水源涵養、濕地保護、荒漠防化為治理重點,實施了三大流域(石羊河水系、黑河水系、疏勒河水系)生態綜合治理和祁連山生態保護。堅持生態立市,倡導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生態理念。推動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互相促進、環境保護與產業發展相輔相成,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全面提高。
三、加強綠色生態空間與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策略
(一)做好生態環境知識宣傳工作
各級學校除了要積極進行生態環境知識普及,還要多開展校外環?;顒?,使學生能夠在青少年時期就形成深刻的環境保護意識,認識到生態文明的重要性。相關政府工作人員應積極開展生態環境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堅持污染防治和宣傳工作兩手抓,形成長效機制,使全社會都樹立起生態文明觀念。這樣不但能進一步改善國民素質,更能體現出當前形勢下,國家乃至全世界對于生態文明的重視,引導群眾形成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進一步促進綠色生態空間建設。
(二)加強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和探索
林業建設是綠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建設方向,尤其對于我國中西部地區,林業建設對于改善土壤狀態、防止進一步荒漠化有著重要意義。各地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建設制度、評價制度、獎懲制度。必須做到統籌規劃、重點建設與治理、目標明確地進行實踐和探索。在堅持不懈的嘗試中找到適合當地的林業資源發展方向,深入推進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生態空間建設。
(三)加強綠色空間生態文明的激勵機制建設
為強化林業資源的發展,保證林業資源的充分利用,在林業生態系統建設過程中,應制定完整的激勵機制,并在不斷推行的過程中加以完善、強化。要注意進行現代化的相互合作,建立政府和市場兩種管理和運行機制,在國家做出投資的基礎上,以評價機制促進當地政府部門積極開展工作,以激勵機制吸引市場的資金流入,形成以國家投資為導向、地方政府投資為基礎、社會投資為主體的多渠道資金方向,充分調動各方積極性,為林業生態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還要在激勵機制的指引下,明確各級政府的職責,按照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要求制定好相關細則和規范形成各政府部門由上到下、分工合作的工作體系,使綠色空間生態文明建設能夠持續有序推進。
四、結束語
生態文明是國家經濟、社會、生態協調、持續發展的“穩定器”,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支撐點”,是人類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樹立起人與自然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見證者”。近幾年,國家從強化宣傳、探索實踐、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等多個方面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已取得了重大進展。但要知道,綠色生態空間的建設是一項復雜且艱巨的任務,不僅需要思想層面、物質層面、制度層面的共同推進,還需要各個領域、幾代人的共同努力。為了實現國家百年復興大計,為了子孫后代的藍天和綠水,林業生態文明建設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李龍.綠色生態空間和林業生態文明建設的探討[J].現代園藝,2016(18):19.
[2]市政府研究室.守住“綠水青山”建設“美麗張掖”[N].張掖日報,2014-03-20(001).
[3]劉珉.林業生態文明建設與綠色生態空間研究[J].林業經濟,2018(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