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回鵬
摘要:近年來,伴隨生態環境的逐漸惡化隨之出現了大量生態保護理論,然而怎樣將理論變成實踐,維護生態平衡,為人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成為現階段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本文將主要圍繞現代生態保護理念在生態保護中的運用展開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現代;生態保護理念;生態保護
要想確保經濟實現長足發展,良好的生態氛圍是最基本條件,經濟穩定提升急需強化生態環境維護水平。日漸惡化的生態問題導致相應生態保護理念層出不窮,為生態保護的具體實踐供應了大量理論根據。現代生態保護觀念主要包括四方面,分別為風險(安全)保護,景觀生態學保護,體系與景觀生態學保護。
一、體系生態學保護觀念的運用
(一)從單要素維護變成生態體系的全面維護
對于單要素而言,生態保護常常分割了生態體系各個要素間的內部關聯,但所有要素的全面維護才能切實滿足生態體系的天然進步規律。相關人員將健全的生態體系當作基礎維護單元,憑借生態體系的自我協調水平予以回復,建設利用生態體系性能順向演替為根本的生態復原維護系統。就全世界而言,生態體系現已變成生態維護的核心監管內容。全球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創建各種級別的國家公園、風景旅游區以及保護區。在2013-2017年間,整個世界的陸地保護區占地面積從之前的3.74%突然上升至13.95%。創建不同級別保護區的終極目標在于保護健全的生態體系,確保地球物種的多元化,種群的多元化以及生態體系的多元化,保持生態體系中所有性能可以正常發揮。
(二)從依據行政地區保護變成依據自然地區保護
體系生態學保護觀念在我國生態維護方面有著深遠影響。鑒于這一觀念,國內紛紛創建了諸多各種級別的保護區系統。在2017年,已經創建縣級、市級、省級、國家級相關自然保護區一共2851個,其總規模大概為15677萬hm2,在我國陸地面積中的占比高達17%。我國也漸漸研究出將流域生態體系當做單元的集中監管形式,比如,在開展的流域水生態性能劃區和質量任務監管技術項目,希望通過流域來優化不斷惡化的水生態環境[1]。
二、景觀生態學保護觀念的應用
現階段,此觀念在實際運用利用率急劇上升。對于景觀生態學而言,其強調對生態空間分布的探究,提倡在已有保護區的前提下搭建生物網絡、廊道,以此銜接零散的棲息地,為生物溝通供應生態渠道,為天然保護區構造策劃供應了理論根據。鑒于景觀生態學的生物廊道的構思,國外某專業人士使用GIS技術鑒別關鍵棲息地,銜接渠道等等,在此背景下打造了銜接諸多個生態保護區的生態渠道結構網,有助于物種間的溝通。我國在展開保護區系統空間構造策劃過程中,同樣重視在周圍保護區間留出生態渠道,杜絕出現生態孤島。通過大量實證表明,在保護生態服務性能中,生物廊道網絡能展現出其自身優勢,是一個非常高效的手段。
縱觀全球,即使保護區范圍在整個陸地范圍中的占比不足12%,然而因為景觀生態學觀念中生物廊道網絡依然不夠完善,所以需要加大優化力度。我國天然保護區系統也未全部參照此觀念,各個保護區間匱乏健全的生態廊道。就我國現狀而言,還要兼顧大局細致策劃,不但要維護核心景觀生態體系,還要確保彼此生態體系間的互通性[2]。
三、可持續發展保護觀念的運用
此理念在諸多方面強調均衡經濟進步與生態維護間的聯系,做到人和自然良好共同發展,然而大量環境問題限制了經濟、生態與社會的發展進程。廢棄物污染、空氣污染、水污染等日漸加劇,大大減少了我國豐富的資源數量,例如土地資源、水資源、煤礦資源、林地資源等。生態體系的損壞還有其引發的生物種類減少、土地荒漠化、氣候變暖、酸雨范圍擴大等等,嚴重破壞地球生態體系的自我均衡與良性循環,從而致使社會、經濟發展停滯不前,甚至開始倒退,人們被動開始重視長遠性的發展,用前瞻性的眼光看待環保問題。
現階段,我國在大力促進社會、經濟、人口共同進步的過程中,充分將各方面和生態氛圍良好互動進行結合,運用科學合理的循環對策,推動循環經濟,從而確保生態與社會、經濟和諧發展。目前國內環境和生態方面存在諸多漏洞和不足,一定要可持續發展保護觀念滲透其中,通過相關技術有效處理限制環境、資源、經濟長足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因素。
四、風險(安全)保護觀念的利用
國外一些環保組織在鑒別干擾生態體系的主要要素前提下,創建了較為安全的生態風險評判系統,明確核心維護對象,為生態監管供應了決定根據。我國主要工程搭建均要展開生態安全評判,利用防范或者彌補對策降低對生態氛圍的有害干擾,清晰生態短期安全與長遠禍患。國內也創建了較為健全的風險(安全)評判系統。相關專業人員在國家范圍內進行了大量生態風險評判探究,并且劃分了各個生態區、生態性能區、生態敏感區、鑒別生態薄弱區等等。
在我國生態維護具體實踐過程中,到2017年為止,在風險(安全)觀念的促動下,已經創建完成的主要生態功效區、國際級別的自然保護區依次在我國國土總范圍中的比例為51%、12%。范圍如此之廣,依然有諸多生物品種與生態體系匱乏維護。面對這一問題,在我國政府與生態專業人士的促進下,我國編制了相關環境保護法以及技術指南等。我國是全球中首個把生態維護紅線運用在生態監管的國度,有助于保證我國經濟與生態和諧發展。
五、結論
綜上所述,現代生態保護理念近年來被廣泛運用在生態保護中,在保護我國生態環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穩定經濟提升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相關人員要合理運用這些理念,為促進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王麗霞,鄒長新,林乃峰.現代生態保護理念在生態保護中的應用[J].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2017,33(10):865-871.
[2]湯克啟.生態保護理念在建筑施工技術中的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7(2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