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東
摘要:在生態環境建設中,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占據重要地位,能夠有效保護生態環境,避免水土流失。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發展和水土保持作用之間的關系,然后闡述了促進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發展,充分發揮水土保持作用的對策,林業管理部門需要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提高對林業生態的重視、優化林業經濟結構,從而改善我國林業生態環境。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水土保持作用;土地荒漠化
目前我國林業建設中存在投資資金較少、種植技術較為落后,以及林業水土保持作用低下等問題,導致我國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效果不是很理想,土地荒漠化較為嚴重。再加上工業行業發展迅猛的當下,我國空氣污染十分嚴重。因此,林業管理部門需要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充分發揮其凈化空氣、控制水土流失、提升土壤蓄水能力的重要作用,改善我國空氣環境與土壤環境,實現我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一、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發展與水土保持作用的關系
從概念角度而言,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和水土保持為不同的領域,但是兩者之間存在密切的關系。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要想取得可持續發展,就需要解決水土流失問題,充分發揮出水土保持作用。可以這樣說,水土保持是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發展的一部分,是其基礎與前提,更是其主體工程。就條件角度看來,生態環境建設以及水土保護都可以看做是,保護環境與自然資源的方法。水土保持開展生態環境建設的前提條件,水土保持可以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支持,兩者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就目的角度看來,生態環境建設以及水土保持的目的一致[1]。
另外,從作用角度而言,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能夠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現象,通過增加森林植被的方式,避免雨水沖刷,降低地面徑流。比如,樹木的樹葉可以降低徑流量、樹木的樹根可以通過筋脈網絡阻斷徑流沖刷,發揮出水土保持作用,從而增強地表的保水性。與此同時,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能夠提升森林覆蓋率,能夠防風固沙,提升空氣溫濕度,改善當地的農業生產環境[2]。
二、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發展對策
(一)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
在實際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對林業資源的保護是其保障,能夠保障水土保持作用的有效發揮,實現其可持續發展。尤其是我國西北地區,夏季高溫,全面少雨,高溫干旱與風沙天氣較多,森林的枝葉較為干枯,很容易發生火災,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造成不利影響。因此,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林業資源的保護,建立反應迅速的防火預警監測系統,實現智能化與規范化的林業資源管理機制,為生態環境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與此同時,林業管理部門需要加強森林防火的宣傳,通過有線電視、新媒體以及標語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群眾對森林防火的認識,降低森林火災發生的概率[3]。
(二)提高對林業生態的重視
在實際的林業保護工作中,不僅要做好林業資源的防火工作,還需要做好植樹造林工作,提高對林業生態的重視,避免森林亂砍亂伐現象的出現。具體而言,林業管理部門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提高對林業生態的重視。首先,做好防護林體系工程建設,通過人工造林方式,提升綠化面積,建設成防風防沙防水土流失的可靠綠色屏障,并將退耕還林作為契機,在農村地區的農田以及沿溝坡地種植防護林,為農村地區建設綠化生態屏障;然后,貫徹落實政策法規,林業管理部門需要嚴格按照《森林法》、《水土保護法》以及《環境保護法》等政策法規[4],開展林業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加強對木材采伐、運輸以及經營等方面的管理,并對經濟開發項目進行全面分析,避免經濟開發項目對生態環境及附近水土造成破壞,從而避免土地荒漠化的進一步加重,改善我國林業生態環境[5]。
(三)優化林業經濟結構
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中,林業經濟結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林業經濟結構的優化,可以為生態環境建設提供可靠的物質保障。具體而言,工作人員需要加強植樹造林管理,做好良種壯苗工作,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提升良種苗的培育效果,從而提升植樹造林水平。與此同時,工作人員還需要進行木材利用技術的創新,提高木材利用率,提升林產品的經濟效益與利用價值,從而提升林業行業的市場競爭力,為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對農民的引導,將其作為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通過農民的林業建設,為農民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進一步優化林業經濟結構[6]。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進行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過程中,林業管理部門需要正確認識建設發展和水土保持之間的關系。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林業管理部門需要提高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認識到林業發展對我國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并加強植樹造林與宣傳力度,加深我國居民對林業發展的認識,提高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高明達.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現狀與對策[J].鄉村科技,2017(18):32.
[2]魏鸛舉.水土保持在農業發展及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分析[J].綠色科技,2016(22):4-7.
[3]廖秀琴.防治水土流失 保護生態環境 為將樂縣榮獲“深呼吸第一城”美譽出力[J].亞熱帶水土保持,2018,30(01):32-34+41.
[4]雷盛.水土保持對水資源及水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05):175-176.
[5]姜德文.落實中央生態文明建設意見 推進水土保持新發展[J].中國水土保持,2016(02):1-5.
[6]王鳳嬌,上官周平.水土保持生態自然修復與生態文明建設[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3,11(06):11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