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柏文
摘 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發育健全,企業的資金運動己跳出傳統的范疇,使資金的籌集、資金的分配運用及調度、資金的補償、資金的積累等,都日趨多樣化和復雜化,其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也不能與過去同日而語。本文就企業財務分線內涵、范圍、成因及特征等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財務;風險;范圍;成因;特征
一、財務風險的定義
財務風險,實質是一種微觀經濟風險,是企業理財活動風險的集中體現,同時也是現代企業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的資金運動中所面臨的風險,包括企業在籌資、投資和用資等活動中,由于管理不當,所導致的使企業喪失償債能力的可能性。或者定義為:企業財務風險是企業財務活動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企業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因而造成蒙受損失的機會和可能。
二、財務風險的范圍
在市場經濟下,社會再生產過程既可以表現為使用價值的運動—各種物資的生產和交換;也可以表現為價值的運動—價值的形成、實現和分配。風險在使用價值的運動過程中體現出來就是經營風險,在價值的運動過程中體現出來就是財務風險。因此,可以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是同一個問題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也有學者認為:財務風險是企業經營風險的集中體現,是一種微觀的風險。以上兩種觀點雖然是從不同角度闡述的,但其內涵應該是一致的。大多數情況下,財務的風險問題不是財務本身造成的,風險主要來源于生產技術問題和產品營銷問題,如產品的生產成本過高、質量低下、產品沒有市場銷路等,風險的壓力來自于產品市場,財務只不過是從價值角度表現和控制這些風險。只要產品經營沒有問題,財務也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這就是說,財務風險不僅僅是財務的問題,它跟經營風險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都是通過解決經營中的問題來解決財務的問題。因此,對財務風險的界定或者說是對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區分不是一定的,應該根據現實情況的需要來確定。
三、財務風險的成因
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主要來源于自然環境的不確定性、社會環境的不確定性、市場經濟的復雜變化、企業理財過程及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和經營者能力的局限性以及所使用的手段與方法的有限性。具體來說,財務風險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然因素的影響
自然界總是處于一種運動變化之中的,這些運動變化往往對經濟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有些運動變化是規則的,如四季更替;有些運動變化是不規則的,如地震、洪水、火災等自然災害。季節變化會產生商品銷售的“淡季”和“旺季”,而自然災害往往對企業的正常運營造成破壞性的影響,這些最終都要反映到企業的財務成果上來。
2、社會因素的影響
企業生存的社會環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如國際國內政治形勢、社會制度與文化、顧客的消費習慣與價值尺度、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財政信貸政策、宏觀經濟狀況等因素的變化,都有可能使企業的財務風險加大。
3、市場因素的影響
市場是企業生存的基礎,但市場總是處于高度的變化之中的,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價格水平的升降、各國匯率的變動、競爭對手的策略調整以及市場信息的不對稱等因素都可能導致企業的財務風險增強。
4、內部因素的影響
在企業內部,為了適應市場的要求和加快企業的發展,現代企業的財務活動日益復雜化和多樣化,在資金籌集、資金投放、資金運營、收益取得等方面的風險日益加強。同時,企業的管理水平、產品或服務質量、經營條件、工作效率、員工素質等也會給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帶來風險。
四、財務風險的特征
1、客觀性
財務風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資金運動的必然產物,是價值規律運行的客觀存在,而不是主觀設計的制造物,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財務風險的客觀性取決于形成財務風險來源的客觀性,產生和誘發財務風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源于社會經濟背景、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策略的不確定性,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及其資金運動規律的復雜性,市場經濟參與主體的認識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局限性,由此財務風險就有了存在的客觀基礎和依據,就必然從風險成因的角度表現出來;財務風險的客觀性還表現為財務風險的不可避免性,在財務風險的存在基礎消除之前,財務風險是“必然事件”,市場經營主體只能將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而無法將其降低到零;財務風險的客觀性還表現在它是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的,財務風險的存在具有抽象性和不確定性,但風險的表現形式卻有具體性和差異性,風險的發生無論是范圍、程度、頻度,還是時間、區間、強度等都可以表現出各種不同的形態,并以各自獨特的方式表現自身的存在。對財務風險的認識只有通過無數次觀察、比較、分析和積累總結,才能發現和揭示財務風險的內在運行規律。
2、不確定性
財務活動本身具有連續性和復雜性,而作為財務活動的主體的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又有局限性,由此必然導致各種可能性和不確定性。財務風險的不確定性表現為即有可能發生,又有可能不發生。不確定性分為兩種情況:一種與概率事件相聯系,其發生有一定概率;另一種與概率無關,是沒有穩定概率的隨機事件、盡管人們意識到了某項活動可能會發生損失,但最終這種損失的可能是否會變為現實,具體情況如何,卻是一個未知數。財務風險的不確定性是通過以下特點表現出來的:首先是財務風險內涵的肯定性和外延的偶然性;其次是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是難以準確計算的;再次財務風險的后果是潛在的。
3、相對性
財務風險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以隨著一定條件發生轉化,或者加強或者削弱,也就是說財務風險不是一個常數,而是一個變數。財務風險與收益在一定條件下會互相轉化。風險是可能出現的損失,但在某些條件下,由于主觀因素的影響,可能避免損失的發生,或者降低風險造成的損失,從而取得較高的收益。
4、收益性
風險不同于危險,危險是指某項活動很難成功,很可能失敗,而風險同時還孕育著收益的可能。一般情況下,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即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收益越小。收益與風險的配比性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5、復雜性
財務風險的成因是復雜的。有經營者自身的原因,有經營者以外的原因;有可預測的原因,有不可預測的原因;有自然原因,有社會原因;有直接原因,有間接原因等。其次,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影響力和作用力是復雜的。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過程是由淺入深,逐步認識的。這些原因加在一起,就使得財務風險表現出復雜的一面。
參考文獻:
[1]王桂英、王婷,試論企業內部財務風險及其制度防范原則[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2)
[2]劉健海,健全內部控制制度,防范企業財務風險[J],事業財會,2001(7)
[3]李世強,試論現代企業內部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J],理論學習與探索,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