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聰
摘 要:差動保護屬于繼電保護的一種類型,首先輸入電流互感器(TA)兩端電流的矢量差,達到設定動作值就會啟動動作元件,實現電路保護目標。本文首先介紹了差動保護的原理和誤動作原因,然后分析了110kV主變差動保護誤動作事故,最后總結了相關防范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110kV主變;差動保護;誤動作;防范措施
在電力系統中,變壓器是一個重要的設備,一旦主變內部發生故障不能及時動作,就可能造成設備損壞,甚至影響整個電力系統的運行。在差動保護動作區,包括主變本體、CT和變壓器引出線等,該區域發生故障后能及時動作,其它區域則閉鎖不動作。在實際應用中,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差動保護可能發生誤動作,以下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探討。
1.差動保護的原理和誤動作原因
1.1 原理
差動保護的理論基礎是基爾霍夫電流定理:變壓器在正常運行時,理想狀態下輸入電流和輸出電流是相等的,此時差動繼電器不動作;一旦變壓器內部發生故障,此時故障點會出現短路電流,差動繼電器就會動作。從保護范圍來看,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引出線和內部繞組線圈的相間短路;②繞組匝間短路故障;③接地系統中的線圈和引出線發生接地故障;④變壓器CT故障。
1.2 誤動作原因
差動保護動作跳閘的原因,主要包括[1]:①主變及套管引出線發生短路;②保護二次線故障;③電流互感器短路或開路;④主變內部故障;⑤保護裝置誤動。具體到誤動作原因,一是勵磁涌流引起的;二是區外故障引起的;三是區內故障引起的,例如:①變壓器運行時,各側額定電流差異大;②變壓器一側帶有分接頭調節,電壓發生變化;③電流互感器本身誤差,或不同型號引起的誤差;④諧波和非周期分量對電流互感器產生的影響;⑤不同類型的負載導致各側電流的相位發生偏差。
2.110kV主變差動保護誤動作事故案例分析
2.1 案例1:二次回路多點接地
某110KV變電站的35KV開關在大修安裝期間,2#主變差動保護動作跳閘,跳開2#主變高、低壓側開關。現場情況:2#主變保護裝置的動作行為如下:11:05:55:819000000ms差動保護啟動,00193ms差動保護出口,故障錄波顯示35KV側電流回路V相突變電流為3.54A,引起的差動電流高于動作值1.1A,滿足保護動作出口的條件。檢查差動二次電流回路,可見主變保護屏側差動電流回路的中性點N端接地,開關機構箱內還有電流回路N端接地點,且一次設備、二次設備共用接地扁鐵接地。2#主變保護跳閘時,工作人員正常施工,焊工正在焊接主變中壓側的開關接地引線,電焊一次就出現主變動作。
分析其原因,其一變電站沒有采取二次回路抗干擾措施;其二存在多個接地點;其三接地網的等電位面不理想,不同位點會產生電位差[2]。因此,電焊作業時,電弧電流較大注入一次地網,此時地網電位差串入2#主變差動回路,產生V相突變電流2.54A,并引起主變差動保護誤動作。
2.2 案例2:各側流變極性不一致
某110KV變電站的1#主變在恢復送電時,工作人員停用主變保護跳閘壓板,差動保護壓板投入,1#主變帶35KV母線的負荷正常。在帶負荷向量測試時,1#主變差動保護動作,跳閘出口未投入,因此主變高、中壓側開關未跳閘。分析故障錄波波形,可見CPU啟動至保護動作跳閘這一時段內,高、中壓側的負荷均處于正常范圍,沒有形成突變的故障相電流,此時差動電流DI=0.3Ie,滿足差動保護動作條件,并延時160ms動作。檢查發現,高、中壓側的電流波形相位一致,不滿足各側負荷特性。正常情況下高壓側、中壓側分別屬于電能送端和受端,因此負荷方向相反,電流方向相差180度。基于此,初步判斷是高壓側和中壓側的流變極性不一致引起的。
進一步檢查發現,35KV段母線開關柜在改造時,I段母線開關閘、流變均更換,驗收時線路開關流變P1以母線為極性端;校驗時工作人員誤認為所有流變均以母線側為流變P1端,流變的一次、二次極性為同級性。實際上,主變中壓側的引線在連接時,P1指向變壓器,和以母線側為極性相反,導致中壓側流變極性和高、低壓側不一致,當負荷電流提高至一定數值,就導致差動保護誤動作。
2.3 案例3:SV接收軟壓板未投入
某110KV智能變電站,2#主變差動保護動作,跳開主變3個開關,具體情況如下:2#主變保護A柜928ms縱差差動保護動作,跳開主變三側開關;B柜929ms縱差差動保護動作,跳開主變三側開關。通過分析故障錄波數據,可見錄波均有差流,分析數據顯示2#主變的低壓側電壓、電流均為0,而且未發生零漂現象,但故障錄波器卻有采樣數據。查詢保護裝置SOE變位信息后,發現2#主變差動保護動作時,SV軟壓板均處于退出位置,導致低壓側的數據異常。因此,本次故障是因為主變低壓側母線設備發生相間短路,繼而引起穿越性故障電流,造成高壓側電流劇增,低壓側電流未采集到區外故障電流,因差動電流最終造成差動保護誤動作。
3.主變差動保護誤動作的防范措施
3.1 落實施工驗收制度
第一,施工期間,加強一次、二次交叉作業管理,確保回路檢查無異常,才能進行電焊作業。第二,在電流二次回路工作中,要徹底斷開保護裝置的電流端子連接片,落實隔離措施,不能使用臨時接地線,防止干擾信號影響差動保護裝置[3]。第三,規范主變差動帶負荷向量測試工作,測試前停用差動保護壓板。第四,和主變相關的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恢復送電前進行極性試驗,避免極性接反引起的差動保護誤動作。
3.2 制定抗干擾措施
以《國家電網公司18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為依據[4],將繼電保護作為一項重點,二次電纜的溝道敷設截面大于100mm2,建成完善的等電位接地網;開關場的端子箱內,采用截面在100mm2以上的裸銅排,并且利用銅纜連接等電位接地網;公用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繞組和二次回路,只能在保護柜內一點接地。此外,制定電流互感器的極性接線規則,主變各側電流互感器的極性以母線側為準。如果電流互感器一次指向母線側、二次指向主變側,應在差動保護柜內一點接地。
3.3 加強軟壓板管理
在智能變電站中,SV采樣軟壓板應該和一次設備同步動作,即一次設備投入,軟壓板也應該投入;一次設備退出,軟壓板也應該退出[5]。工作人員在操作中,應該落實操作票制度,將SV投入軟壓板列入操作票。開關開啟時,和開關對應的SV投入軟壓板退出;開關閉合時,SV投入軟壓板投入。如此,能避免開關投入運行時,而SV投入軟壓板退出的隱患。
結語:
綜上所述,差動保護裝置,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重要元件,文中結合主變差動保護誤動作事故案例,探討了事故發生原因,包括二次回路多點接地、各側流變極性不一致、SV接收軟壓板未投入等。對此,電力工作人員應該落實施工驗收制度、制定抗干擾措施、加強軟壓板管理,以提高變電站的運行性能。
參考文獻:
[1] 付威.110kV主變差動保護誤動作分析[J].電子世界,2016,(6):128-129,133.
[2] 郭婷,林思思.一起雷擊線路引起主變差動保護誤動的分析[J].海峽科學,2012,(8):90-92.
[3] 黃華.110kV變電站增量差動保護誤動原因淺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5):2.
[4] 霍思敏,湯吉鴻,徐宇新, 等.一起復雜事故的保護動作行為分析[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2,(3):145-148.
[5] 熊友紅,鄔守鑫.一起110 kV線路差動保護誤動事故分析[J].電力系統裝備,2014,(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