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強
摘 要: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原有電力系統難以滿足實際應用需要,因此國家提出農網改造工作,旨在提高農網的效能和安全性。本文首先指出當前農網系統存在的問題,然后介紹了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規劃要點,最后對相關注意事項進行總結,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網改造;問題;低壓配電線路;設計規劃
農網改造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要舉措,具體工作中要滿足兩個要求:一是將農網改造融入國家電網建設工程,結合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滿足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需要;二是要提升電網設備的使用效能,及時解決電網和輸電設備問題,實現增容擴容的目標。以下結合實踐,探討了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規劃方法。
1.當前農網系統存在的問題
1.1 使用時間長
在農網系統中,大多采用10KV電壓等級的線路,由于使用年限長,會出現明顯的老化問題,導致電網的強度降低。而且,由于設備陳舊,難以保障安全性和可靠性,例如:變壓器采用高耗能型號、低壓架空線路采用裸鋁線,會威脅人民群眾的安全。
1.2 規劃不科學
農網在設計建設期間,由于缺少長遠規劃,往往變壓器選擇不合適、低壓線路曲折迂回,提高了電網的損耗[1]。例如:布設電網時,施工人員對防雷、接地的設計不合理,遇到雷雨天氣時容易發生跳閘事故,降低了用電安全性。
1.3 電能質量差
在偏遠農村地區,供電線路過長導致損耗增大,電網電壓相應降低,難以在正常負載條件下運行,具體表現為照明燈變暗、電動機溫度升高等。在經濟水平較高的農村地區,由于電力設備的大量應用,導致電網負荷明顯增高,現有線路回路少、導線細、無功補償容量低,因此合格率偏低。
1.4 整改不徹底
在農網改造工程中,戶內線的整改和整個農網的改造不同步,限制了用電量的增長。調查顯示,目前農村居民戶內的配線截面小,而且接線混亂,存在絕緣老化等情況。將其用于大容量電器中,就會造成過流發熱,極易引起安全事故。而在保護設施上,只在進戶線上安裝熔絲盒,難以保障用電安全。
2.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規劃要點
2.1 變壓器
我國農村用電模式單一,而且工業用電量少,因此多個村社共同使用一個變壓器,不僅提高了變壓器的負荷,而且也會影響用電安全性。對此,變壓器的選擇應遵循多布點的原則,要點如下:①容量選擇。分析變壓器的負荷性質和大小,并考慮到未來5-10年的發展趨勢。在配變容量上,要求滿足實際負荷的最大值,例如將戶均容量設置為2kVA。在負荷一定的條件下,配變容量越大,空載損耗、負載損耗越大,因此要優先選擇低損耗的變壓器,以減少設備鐵損。②安裝位置選擇。選擇安裝位置時,其一要分析安裝費用、線路損耗、后期運維等要素,促使安裝點位于負荷中心,控制供電半徑在500米范圍內,保證末端用戶供電質量;其二盡量避開人員密集區域,能保護人身安全;其三能方便安裝和維修;其四遠離低洼或高坡地形,規避雷電和雨水的危害。
2.2 配電線路
低壓配電線路的選擇,首先從導線截面積入手,其次是電路的運行途徑,最后是線路中橫擔、配電桿塔絕緣子等。而且,選擇時要考慮到農網改造的速度,以及未來農網發展的趨勢,一方面要繞過農業種植區,保證正常的農業生產活動;另一方面要盡量靠近主干道,實現節能目標。配電線路導線的截面積,決定了區域供電的電量負荷標準,實際工作中要先確定配電線路的損耗、發熱量,確保密度、機械強度等參數滿足要求[2]。而導線截面是由電量功率、電壓決定的,因此想要控制線路電流,應該合理選擇導線截面。
具體到配電線路的橫擔,要求具有一定的彎曲強度,為了滿足農網改造工程的需要,角鋼橫擔的長、寬、高,不能低于50mm、50mm、5mm。配電桿塔上的絕緣子,要滿足線路穩定運行的要求,以0.4KV的直線桿為例,可以選擇瓷橫擔式絕緣子、碟式絕緣子;對于電桿街碼配線,可以采用垂直布線。
2.3 安全保護
第一,短路雷電防護。數據統計顯示,農網短路事故主要發生在雷電天氣中,不僅影響正常的生產,嚴重時還會威脅人身安全。因此,變壓器在改造的同時,還應該提高防雷效率,采用安全保護措施,降低電網短路事故的發生風險,具體如下[3]:①規劃期間,可以選用氧化鋅避雷設備,將其置于變壓器前端,能提高電網的避雷性能,保證配電線路及設備的安全運行。②加強安裝管理,以接地線為例,要和變壓器的金屬外殼緊密連接,和線路的中性線接點放在同一位置,實現共同接地,能防止設備漏電。③接地電阻要滿足配電線路的運行要求,科學控制避雷裝置的截面積,通過降低電流量,避免發生短路故障。④電網布設要處于干燥、高海拔的地區,即使在雷雨天氣中也能保證電網的干燥性,避免因潮濕引起的短路。
第二,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在線路保護上,還應該采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裝置,包括剩余電流總保護、剩余電流末級保護等。其中,總保護一般安裝在低壓出口處,末級保護則安裝在室內。在大規模、供電范疇較大的公司中,在配電線路上采用剩余電流中級保護,能保證用電負荷正常使用。
3.低壓配電線路設計規劃中的注意事項
3.1 用電量分析
農網低壓配電線路設計期間,用電量分析是一個重點,其一為電網配置提供了依據,避免供不應求而造成用電困難,或者供大于求造成資源浪費。其二能為電網的運維管理創造有利條件。通過分析用電量,在改造工程中可以輸入電力,繼而確定電桿的分布和數量,提高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3.2 電能表選擇
在農村電網中,進戶線一般選用BLVV鋁芯導線,應該結合居民的數量,確定接戶線導線的截面積,確保三相負荷的平衡性。對于電能表的選擇,遵循一表一戶的原則,根據用戶的實際用電情況,選擇最佳的電能表。以多功能電子式電能表為例,具有以下功能[4]:①計量存儲,可測量顯示功率、需量、功率因素等指標;②監視,采集并分析用戶的用電功率和最大需量,防止竊電行為;③控制,包括負荷控制、時段控制等,前者利用內部編程或通信接口接受控制指令,后者則用于多費率分時計費;④管理,和電力系統抄表系統相連接,實現數據交換。
3.3 簡化電壓等級
農網一般按照放射狀布設,大多采用單向供電模式,但農村規模小、人口多,難以保證安全間距。對此,應該加大配變容量,采用環網設計、開環運行,能提高供電安全性和穩定性。此外,在間隔較小的配電變壓器之間,加入接電箱有利于負荷調整。
3.4 電網合理布局
農村地理地形條件復雜,應該合理布局變電所、變壓器的位置,為農網設計規劃打下基礎。以變電所為例,要滿足《變電所總布置設計技術規程》要求[5],充分考慮安全運行、有利管理、便于擴建和施工,從周邊構筑物、地下管溝、道路、綠化設施等入手,進行平面與豎向布置。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農網系統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使用時間長、規劃不科學、電能質量差、整改不徹底。基于農網改造背景下,文中從變壓器、配電線路、安全保護等方面,介紹了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規劃方法。具體工作中,注意事項包括用電量分析、電能表選擇、簡化電壓等級、電網合理布局等,以此推動電力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石光生,張曉慶,孫林云.低壓配電系統接地工作分析與淺述[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4):2776.
[2] 王虎.農村低壓電網改造措施探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8).
[3] 張長忠,宋玉芳.農網改造中的農村低壓電網規劃與設計[J].環球市場,2017,(2):151.
[4] 魏俊曄.淺談農網改造中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與規劃[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12):134-135.
[5] 賈瑩瑩.農網改造中中低壓配電線路的設計及其規劃探析[J].商品與質量,2017,(4):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