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高速公路建設正飛速發展,本著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安全生產必須以人為本,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做到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發生。本文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事故產生的原因及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構件的措施。
關鍵詞: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科學管理
安全完成目標生產不僅關系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而且關系著城市道路建設和社會穩定的大局。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全國各大城市幾乎都在進行大規模高速公路建設,隨著建設項目數量的增多、線路增長、涉及面廣、質量要求極高等因素的影響,給安全生產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急需提高建設項目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保障相關職業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
1、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的現狀
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是一個龐大又復雜的工程,由多個單位、部門、單項工程等體系構成。人員流動變動較大、勞動對象復雜程度高、施工周期長、勞動環境條件變化大等原因,使高速公路建設工作在人們心中便成為了高風險、高傷亡事故發生頻率高的高危行業。
1.1項目工程量大,距離較遠
高速公路是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紐帶,城市距離一般較遠。因此項目施工大都在露天空曠的環境下進行而且路途遙遠,所進行的活動也會受到當地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的影響,容易產生心理、身體上不同程度的疲勞從而導致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事故事件發生。
1.2人員工作具有分散性
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線路的延長使施工具有分散性的特點。施工作業人員分散于各個路段,面對具體生產行為時主要依靠自身的經驗判斷,增加了不安全行為導致事故風險發生的概率。
1.3機械人工相結合危險系數增大
高速公路建設工程是一個人力與機械相結合巨大工程,工程的安全性不僅取決于作業人員的行為,還取決與各種施工機械、材料的位置、建筑半成品的狀態等外部因素。被懸空物品砸中、因機械操作不當而發生的事件比比皆是,外部環境多變的因素也增加了事故的風險的概率。
2、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安全生產事故產生原因
首先,管理存在缺陷,對職工沒有進行安全教育就上崗作業或沒有對各工種進行各項安全技術熟知檢測。其次,提高安全技術措施的經費比較少,安全生產檢查不注重時效流于表面,對檢測出的事故隱患沒有走正常流程,定人、定時間整改,或者對發生事故沒有按照整改規則進行處理。最后,施工過程中人員缺乏安全意識,違反規程,操作失誤,安全防護、信號等,或有的機械設備、設施、工具、附件等出現老化或存在缺陷都大大提高了工程危險系數。同時,施工現場的照明光線偏暗,視線不暢、通風受阻、粉塵飛揚、作業場所混亂等不利的環境因素也大大增加施工的難度與危險程度。
3、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設
3.1 高速公路建立健全建設項目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國務院頒布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中確切指出要構建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工作局面,努力構建由政府領導、部門監管、企業切實負責、群眾監督、全社會支持的安全生產工作監管體系,其中企業切實負責是體系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企業切實負責對于建設項目來說,既是指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單位主要負責人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安全生產全面負責,也是包括監理單位、建設單位、設計單位、勘察單位必須遵守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確保施工人員安全生產、依法承擔高速公路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的責任。國務院頒布實施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對高速公路建設項目各方責任主體的安全責任有著明確的規定。參與項目工程建設并對該工程承擔特定法責任的所有單位,都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國家法律,建立健全建設項目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3.2高速公路施工企業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施工企業實行安全生產許可的準入制度,施工企業無安全生產許可證的,不能參加建設項目施工的競標投標活動。同時,為提高施工企業的主要項目負責人、組織中行使管理職能、指揮人員的安全生產知識水平和管理能力,保證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對相關人員統一進行考察,考察合格后方可擔任此職位。
(1)建立相關企業安全目標管理執行方案
企業要針對建設項目的特點,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安全生產目標。對各級負責人,各職能部門以及各類施工人員在管理和施工過程中,應對承擔的責任制定明確的規定,具體來說就是將安全生產責任分解落實到施工單位主要項目負責人、大班組長、小班組長和每個崗位的施工作業人員身上。安全生產責任制是企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中樞和焦點環節。在此基礎上,再細化建立企業每年詳細的安全生產目標,傷亡控制指標數及標準化管理目標以量化體現,具體量化目標到團體、量化責任到人,并建立相應的企業安全目標管理執行方案。
(2)建立各項安全生產制度
建立各項安全生產制度,包括: 安全生產教育與專業培訓制度、建立各項安全生產制度、特殊工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制度、專項施工方案需經專家審核、各類大型機械安全監管制度、加強安全責任制度、五險一金制度尤其是意外傷害保險制度、施工質量保證制度等。制度不僅了約束人們的不安全行為,而且各項規章制度是保證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正常運營的基礎。
(3)建立安全生產檢查制度
通過建立定期、不定期、重點、側重點有針對性的進行安全檢查與制度的修訂,對日常安全存在的隱患早發現、早通知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多次檢查,可有效地降低安全生產事故事件的發生。并通過短期階段性的評價,對企業安全生產管理、設備和設施監察管理、施工現場維護管理進行綜合考察評價,通過安全生產、專題等各大會議等形式,貫徹落實評價結果和完善管理制度。
3.3 明確相關工程項目責任機制
(1)明確相關責任制定相關考核制度
工程項目部應該建立以項目董事長為首要責任人的各級管理人員和作業人員安全責任制并經施工單位各級負責人簽字確認。同時以控制傷亡事故、場地安全達標、文明施工為主要內容的制定安全生產管理目標,以項目管理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安全生產責任目標明細劃分,以安全生產責任制作為考核制度,對項目管理人員定期或不定期進行考核。項目主要負責人、特殊作業類型的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2)建立各個工種安全技術操作流程
在項目實施前針對施工場地的特殊性進行設計,施工組織設計應針對工程特點、施工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依據場地配備專職作業員。超過一定規模而且危險系數較大的工程分支,施工單位與組織專家相互協作擬定施工方案。
(3)建立安全教育培訓規制
新工人上崗需對其進行安全教育知識的基礎培訓及專業知識的培訓,施工負責人在分派工作角色時,相關管理人員及培訓人員應對作業人員進行書面安全技術知識全面交底;培訓過后交底人、被交底人及相關作業人員進行簽字蓋章確認。
3.4建立安全定期檢查督察制度
項目總負責人組織,專職安全員技術交底人及相關專業人員參加,定期進行檢查與督察并填寫檢查督察記錄,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及時準確下達隱患整改信息,確定人選、時間、有效方案進行整改。
結語:
安全生產一直深受國家重視,建設項目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體系已逐步建成。實踐報告證明,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并貫徹落實建立在法律法規體系大框架基礎上,加強不安全行為、不安全狀態的控制,能有效預防安全事故的產生,對提升建設項目管理水平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廖凡琳.淺談高速公路建設成本控制與管理研究[J].工程技術2016,15(12)
[2]趙尚榮.對創新煤礦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幾點認識[J].價值工程,2011(21).
作者簡歷:
楊騰飛(1984.8-),男,河南商丘人,工程碩士,西安交通大學,主要從事高速公路項目管理和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