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杰
摘 要: 鋼筋混凝土因為其強度高, 剛度大, 可塑性強、以及耐火經濟等特點,在現代房屋的工程建造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在建筑主要建造結構中作用重大,使得其質量問題變為重中之重。混凝土質量的優劣不僅關系到建筑工程最終的質量問題,更是關系到施工人員以及居住者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問題。而在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中,混凝土的澆搗過程中存在諸多質量上的通病。這些通病若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來處理好,會降低結構的承載能力,埋下質量隱患。
關鍵詞: 澆搗混凝土;質量通病;措施
前言: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大步前進的過程中,越來越多的現澆鋼筋混凝土工程走到了人們的身邊。與此同時,一些現澆砼工程中的質量問題也暴露了出來。不僅會影響建筑本身的感官效果,更會給結構的安全留下隱患,產生威脅。怎樣解決澆搗混凝土的質量通病,探討相關的防治措施以保障結構的安全,必須得到工程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
1.澆搗混凝土的質量通病的概括
1.1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現缺漿麻點等麻面現象
麻面這種現象是指現澆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其表面出現粗糙不平整,在局部范圍內出現缺漿、麻點甚至小凹坑,但并沒有鋼筋和碎石外露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如在使用木模板時,模板表面過于粗糙或其上粘附的干硬水泥砂漿等雜物沒有清理干凈,再或者模板拼接過程中沒有控制好縫隙間距造成的局部部分漏漿,均會使所澆入的混凝土與模板表面粘連,拆模時因其粘連而導致混凝土表面被粘損。或是模板表面沒有經過澆水濕潤或潤濕不夠,導致混凝土澆筑時表面的水分被吸去而出現麻面現象。若砼的振搗不密實, 會使砼中存在氣泡無法排出, 也會造成類似的麻面問題。
1.2混凝土澆搗后鋼筋砼結構內的鋼筋露在砼表面。
露筋是指構件內部的主筋或箍筋等部分裸露在砼表面的現象。形成原因也有很多。如混凝土在進行澆注振搗時,砼保護層與模板間分隔塊移位或甚至漏墊,會導致鋼筋與模板距離過近從而使鋼筋外露。若存在石子等雜物,會因構件截面較小,鋼筋排布過密等原因使石子卡在鋼筋縫隙中無法通過,導致鋼筋不能被砂漿充分包裹而露出來。且砼若是配比不當則會產生離析現象,會導致緊貼模板處發生嚴重漏漿或缺漿的情況。木模板的表面若未被澆水濕潤或潤濕不足,或是拆模過早時都容易在拆模過程中掉角缺棱而導致露筋。且因砼保護層過小,保護層處混凝土容易振搗不實,且振搗棒若是撞擊鋼筋會致使鋼筋移位而露出。
1.3施工縫處砼結合不好出現縫夾層
縫夾層的出現是因為施工縫處的混凝土因有縫隙而夾有雜物使得混凝土結合不好從而造成結構整體性不良引起的。裂縫一般出現在結構表面,互不連貫,且形狀很不規則長短不一。該現象的發生可能是因為在澆筑混凝土前表面的施工縫沒有經過認真處理, 澆筑時又沒有進一步搗實,且在灌注大體積砼結構時,未進行分層分段施工,均容易出現裂縫。而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表面常留有木塊、鋸未等雜物積存,如果未認真檢查清理,這些雜物在灌注砼時很容易混放進混凝土內,會在施工縫處造成雜物層, 從而造縫隙夾層。且在混凝土澆筑后,若未能及時覆蓋表面, 會使得表面水分蒸發過快,使混凝土表面急劇收縮而導致表面干裂從而出現夾層。
2.澆搗混凝土質量通病的處理措施
2.1解決砼麻面的相關措施
綜合分析可導致砼麻面出現的各種原因,可以在施工過程中注意到幾點要求來避免該現象出現。首先模板表面應該要保持清潔干凈,避免粘有干硬水泥砂漿等一些雜物。且在采用木模板灌注砼前,模板應該用水經過充分濕潤,但不能不留有積水。但在混凝土的澆筑過程中嚴禁向其中加水。脫模劑也應根據實際施工需求選用合適的、長效的油性脫模劑來進行均勻涂刷,同時要保證模板縫隙拼接嚴密, 防止漏振漏漿等。在澆筑過程中,砼要保證經過分層均勻的振搗密實, 每層砼均勻無氣泡。若不慎出現麻面,可以根據水平來確定標志或彈線,對麻面部位進行充分濕潤后再用原配合比的混凝土去除石子等雜物,并用抹子來對麻面找平、壓光, 還要注意終凝后的澆水養護。
2.2避免鋼筋砼結構內的鋼筋露在砼表面的措施
為預防露筋現象的出現,在澆筑時就應該檢查鋼筋位置的排列順序和保護層的厚度是否準確符合施工要求。保護層要振搗密實,明確掌握脫模時間。還要注意砼保護層左右墊塊的建設使用,更應注意對其強度的檢驗,來防止露筋現象的發生。鋼筋密度過大要注意采用小粒徑的石子以確保砼配比準確。同時嚴禁踩踏鋼筋,或是使用振搗棒來撞擊鋼筋等行為,防止鋼筋因此移位而導致露。也要注意在合適位置鋪設跳板來保護鋼筋,防止其因直接受力從而使其出現彎曲或脫扣等現象,還要及時關注鋼筋的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并及時對其進行調整。若情況出現,應該及時調直, 補扣綁好,其拆模時間是根據試塊試驗的結果而確定的。要隨時對實際施工情況進行監測實驗,防止過早或是過晚拆模;
2.3狠抓基礎, 杜絕混凝土縫隙夾層現象
為防止混凝土縫隙夾層現象的發生,最開始在配置混凝土時就應該嚴格控制混凝土各種配料的比例,例如水灰和泥的用量等來保證混凝土的質量符合施工要求。且要選擇質量合適的石子, 借此來減少混凝土間的空隙和砂率,防止裂縫的出現。澆筑前, 應該檢查并及時處理混凝土表面上的雜物,又或是清除表面硬化后的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等,并進行充分潤濕,但有不能有水殘留。還要時刻關注天氣變化,氣溫過高或過低,有或是風速等因素都會對施工造成影響。需要我們做好噴水工作保證其潤濕,還要及時的做好監測防護,避免混凝土塑性裂縫現象的產生。澆搗混凝土時更要反復的搗固密實,以減少混凝土的收縮量,不斷的提高混凝土的抗裂強度,以防止裂縫的出現。
3.結語:
澆搗混凝土中的一些質量問題都是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通病, 若是處理不好很容易埋下結構隱患從而導致建筑質量問題的發生。若想保障混凝土結構工程的質量和結構安全,必須要求施工人員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過程中對質量高度重視,嚴格按照標準規范來進行施工,注意提高相關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促使施工方式經濟有效地執行操作,有效的避免這些問題。若出現了質量缺陷, 應該及時和工程管理人員共同研究并商討以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楊崇珍. 淺談現澆混凝土結構施工的質量控制[J].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7(12):155+160.
[2]王克. 淺談現澆混凝土常見質量通病成因與防治[J]. 知識經濟,2011(05):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