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唐曉勇
內容提要 健全公共安全社會心理干預體系,積極引導社會輿論和公眾情緒,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來維護公共安全。在這當中,新聞媒體肩負著怎樣的責任?如何發揮媒體在公共安全教育中的積極作用?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做了積極探索。
推動公共安全教育公益宣傳,推動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公共安全教育。從2014年5月起,中國警察網圍繞建設平安中國這一主題,發起策劃并聯合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北京市公安局、天津市公安局,開展了“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公益巡演系列主題活動近百場次,牽動全國各地各警種舉辦數千場次,走進學校、企業、社區、農村、媒體、建筑工地等,以教官講授演示、體驗互動、情景模擬等形式,將防盜防拐防騙、防踩踏、逃生自救、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網絡安全等常識和技能,并通過新媒體立體式傳播,向人們系統傳授。
(一)突發事件初期的個體應對,凸顯社會應急痛點。上海外灘“12·31”踩踏事件、浙江天臺“2·5”火災事故等大量案例說明,在政府部門執法應急力量現場處置之前,人民群眾遇到意外事故、突然襲擊或不法侵害時,個人往往不能正確防范和應對,不會自救、互救和急救,在現場手足無措,眼睜睜看著生命消失,成為當下社會的痛點和短板。
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對公眾的公共安全教育仍處于零散、低水平、不健全的狀態,公眾對公共安全教育有迫切需求。比較而言,校園公共安全教育的整體水平明顯高于其他板塊,但也未達到有組織、有計劃、有目標及常態化、規范化、高效化的程度,離“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建設體系”目標還有很大距離。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路徑,需要政府各職能部門和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和協作,并帶動社會公益組織,把公共安全教育設計為系統工程,整合利用內外各類專業資源,真正構建社會公共安全教育體系,形成社會治理新常態,以實現對社會各群體的全方位、整體性覆蓋。
(二)公共安全教育資源分散,亟待信息傳播對接。當前,各地交警、派出所、消防等各警種在各時間節點,都分別到轄區校園、社區、企業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各地公安機關也經常舉辦形式多樣的“警營開放日”,邀請社會各界群眾到警營的訓練基地、工作崗位,觀摩公安民警的訓練和執勤,了解武器裝備的性能和用處。政府防災部門、醫療衛生部門和紅十字會等機構,也經常開展類似急救培訓。
總的來看,這樣的公共安全教育活動都是在部門各自工作體系里,公共安全教育培訓資源分散,缺乏統籌指揮、組織協調。在單場活動策劃設計時,系統性、科學性、針對性、延續性不強,對于社會不同群體的不同安全需求沒有深度研究,表現形式也較為傳統、單一,受眾面較窄,現場傳播效果有一定局限性。此外,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治安形勢日益復雜,不安全因素增多,各種違法犯罪翻著花樣層出不窮,群眾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技能與現實明顯不相適應,亟待公共安全教育不同領域加快信息對接和深度傳播。
(三)聚合各方專業力量,成為現實需求和時代必然。《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作為公安媒體,既有公安屬性,又有媒體屬性,對開展公共安全教育活動具有職業優勢和責任擔當。在設計策劃“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活動的初始階段,首先考慮以政府部門為主體,聚合社會機構、新聞媒體、社團組織、公益團隊、愛心企業、志愿者隊伍的各方力量,深度對接、組合、銜接,以形成涵蓋群眾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公共安全各方面的綜合體系。
在公安系統,設計參與的警種主要有治安派出所、食藥環、特警、交警、消防(編者注:2018年3月前)、刑偵、網警、禁毒、經偵、110、反恐怖、出入境、公安大學等,分別對應社區防盜防騙防搶、防溺水防踩踏、食品安全和用藥安全、環境保護、防身自衛、道路安全特殊條件駕駛、火場逃生自救、防拐賣、防劫持、防電信詐騙、識別抵制毒品、識別抵制假幣、識別傳銷并逃脫、學會報警、識別暴恐線索、海外人身安全、警務技戰術等。
在公安系統外,截至目前共協調邀請了教工委、文明辦、網信辦、教委、共青團、婦聯、交通委運管局等部門參與組織活動。同時,也邀請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15所北京高校的團委書記、學生會主席和學生代表參加活動。此外,還邀請了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北京公交駕校、北京海淀駕校,強生(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長江商學院,以及人民網、新華網、新浪網、澎湃新聞為代表的數十家新聞媒體,作為聯合主辦或協辦單位一同參加活動。上述各個方面經過大量溝通、協作、磨合、演練,明確任務分工、制定工作機制,最終形成了“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公益活動的強大力量和廣泛影 響。
(一)精準傳播講實用:分類分層分時。公共安全教育要達到實用的目標,就要按照公共安全教育的不同需要,分類分層分時來設計組織。分類,主要是針對不同群體,按照特定需求,設計出不同類型的課程,比如給社區群眾傳授如何防盜防騙防火防假幣,給駕校學員傳授高速公路遭遇爆胎怎么急停,給商場員工傳授發生火災如何撤離脫險。分層,主要是針對不同年齡段,按照其人身特性、認知特點進行授課,比如同樣是在校學生,給大學生傳授如何識別微信紅包陷阱、抵制黃賭毒,給中小學生傳授如何防范校園欺凌、人員密集場所防范踩踏,給小學低年級和幼兒園小朋友傳授如何防拐賣、防意外。分時,主要是針對不同季節時間段,夏季給女性傳授防性騷擾和性侵害、兒童放假防溺水,春節前給市場企業主傳授防范侵財,冬季給建筑工人傳授樓宇施工防火。
各類公共安全事故和案件都有內在規律性。通過大量案例分析,把握不同人群需求、重要時間節點,突出針對性、系統性、實用性,著重培養個人安全意識、理念、素質和技能的形成。
(二)體驗傳播重實戰:自救互救急救。意外事故、突發事件都是緊急情況下發生的,反應時間短,身邊沒有專業設備,對個人的應急能力是巨大考驗。因此,公共安全教育培訓必須著眼于實戰能力,要求人在真實環境下能逃生脫險、展開自救。于是,活動設計了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互相救助的場景,假設現場觀眾遇到襲擊傷害和交通事故,教官指導觀眾就地取材止血、包扎,現場演示心肺復蘇、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以及看護、擔抬架、報警。這要求每個參與者都能親自動手、全過程感知,掌握所有環節的技術要領。

▲ “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會在開學季等重要時間節點,走進校園、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傳授最新安全防范知識和技能。
在滅火演練現場設計了體驗環節,教官邀請觀眾上臺,手把手傳授滅火要領,演示拔掉保險栓、撕掉鉛封的流程,站在上風口對著火焰的根部噴射成功撲滅。在北京公交集團,司機提出遇到歹徒持刀劫車怎么辦,特警直接借助方向盤,演示了將歹徒的手和刀牢牢控制住的過程,讓司機坐在駕駛員位置上,與扮演歹徒的其他司機交叉演練,并互相點評。在國家圖書館,消防教官帶著觀眾邊講解邊演示,床單或窗簾如何打結才能作為逃生繩索,濕毛巾要疊幾層才能防止毒煙氣吸入。
(三)群眾路線求實效:易學易教易用。公共安全教育中,普通人不好掌握的往往是專業技能,不可避免就有很多專業術語和理論闡述,這對公共安全教育的傳播、理解和吸收必然有一定折損,影響了教育培訓的實際效果。
人民群眾是公共安全宣傳的源頭活水,只有學會說群眾語言,才能貼近群眾需求,真正融入群眾,做到有效傳播。我們在策劃設計過程中,要求所有課程的內容板塊、互動、搶答、體驗環節,都必須讓學員易學、教官好教、學員易用,不能聽不懂、學不會、用不了。所有教官必須把所有專業詞匯都轉化為通俗易懂的語言,以人民群眾耳熟能詳的方式傳授講解,把所有復雜的專業理論轉換成口訣、順口溜、比喻,讓學員在現場就能記住、學會、能用。此外,針對網絡上傳播的各種錯誤安全概念、防范技巧,教官們逐一破解,以正確概念做正向引導,防止以訛傳訛。比如,兒童遭遇突然襲擊,第一任務是逃生、隱藏,而不是搏擊、反抗。
(一)從“時度效”著力,創新話語表達體系。今年3月26日是第23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聯合人民公安報社、中國警察網共同舉辦“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平安校園行”主題宣傳活動,全國34萬名法制輔導員和法制副校長走進了中小學校、幼兒園,通過舉辦知識講座、現場教學、互動交流、情景模擬體驗等形式,向學校師生系統傳授防詐騙、防盜搶、防校園欺凌、遠離“黃賭毒”、防傳銷、交通安全及消防安全、反恐防爆和逃生自救等方面的常識和技能。
在前期活動中,我們注重抓住每個當下的新聞熱點和重要節點,結合國家反恐怖法頒布、國家憲法日、開學第一課、北京治堵、首都青年衛士評選、最美家庭評選、助力北京申奧、冬季安防、兩會安保、春節安保等,也包括結合中國留學生海外失聯案、電信詐騙徐玉玉案等新聞,既聚焦社會輿論關注點,又回應公眾現實需要,來確定當期主題活動的切入點,按照教官和嘉賓的不同風格組合,選擇了有針對性、貼近性的話題、選題,表達方式上強化科學性、藝術性呈現,實現臺上臺下、網上網下互動,達到了有效傳播引導,將“時度效”三者統一于一個完整的傳播過程中,同時達到適時、適度、有效,構成良好完整的傳播。
(二)權威解讀科學示范,重塑信息源頭。“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主題活動除了選好主持人、嘉賓外,教官的發現、甄選、培訓和組合,對活動核心的傳播呈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活動中,教官語言表述的嚴謹性、動作演示的正確性、核心概念的專業性、課程設計的科學性,都決定著公共安全教育活動的成功與否。
按照這一標準,中國警察網與聯合主辦單位、協辦單位等先確定主題、課程設置和教官標準,請相關機構推薦系統內、行業內公認的權威專業教官,在每場活動中都堅持這一標準,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得到了各方面的認可。北京市公安局、天津市公安局推出了特警散打冠軍、格斗冠軍、反恐英雄、首席接警員、最帥交警、最美警察、出入境業務標兵、禁毒崗位能手、消防特勤隊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安排了警務指揮與戰術專業的資深教授、特警系教官;公交駕校、海淀駕校都推出了形象表達都很出色的首席教練;中國紅十字會安排了最資深的急救高級培訓師。
專業教官確定后,活動主辦方和策劃執行團隊與教官一起磨合課程大綱、精心設計結構、提煉核心要領、設置互動環節、優化語言組織、認真制作道具,最終經過彩排、審核,達到現場效果才能正式參加活動。
(三)多要素+全過程+大聯動,形成多維立體傳播格局。新媒體可以傳播、講故事的材料,最重要的是人。所以,我們精心選擇教官和主持人以外,在活動中導入了“自帶流量”的公眾人物、公益嘉賓、推廣大使、明星志愿者。在2015年全國兩會期間,邀請了8位全國人大代表現場觀摩“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活動并參與互動,引起媒體極大關注。在歷次的活動中,著名球星、中國籃協主席姚明,影視明星王凱、范冰冰、李晨、寧文彤、楊紫,樂隊組合王源、易烊千璽、旭日陽剛,歌手郝亞青,射擊奧運冠軍楊凌、網紅交警孟昆玉、北京榜樣最美警察敖翔、女網警高媛等,以不同身份參與和宣傳了“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活動,為公益活動贏得更多群體的關注。
在預熱階段全網推出預告短片,在倒計時第5天開始每天一張海報,選擇部分教官提前拍攝制作VCR,讓活動核心人物漸次亮相,不斷提示、吸引社會公眾的注意。活動過程中,組織公安系統內新媒體直播團隊、雙微平臺負責同志一同參加活動,并協調央視網、人民網、一點資訊、梨視頻等20余家新媒體同步直播。
2016年9月23日,在天津文化中心廣場舉辦“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活動。據統計,當天500余人現場觀摩,網絡直播有近10萬人在線觀看,@中國警察網、@平安天津”等微博矩陣等對活動進行了網上視頻直播,全國公安政務新媒體聯盟多家成員單位對活動進行了轉發,形成了更為廣泛的延展性傳播鏈,引發大量網友持續關注。本次活動開設的微博話題參與互動的網民達1.3億人次,微博話題登上全國政務微博話題榜第一名。
活動結束后,數十家中央媒體、地方媒體、網絡媒體和police、警界等自媒體大咖進行了報道,對活動的組織、意義和作用給予高度評價和全面肯定。通過媒體報道、網絡直播的受益群體人數超2億人次,讓群眾時刻感受到“民警就在身邊、安全就在身邊、公正就在身邊、滿意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