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波 吳德琴
【摘要】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影響學前教育事業發展,目前教育質量監控存在諸多困境,主要體現為:不同利益相關者對民辦幼兒園質量的理解不同,監控標準難以制定;缺乏專門的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機構和工作人員,監控的專業性難以保證;缺乏長效的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內部監控機制,監控的持續性難以保證。為此,建議不同利益相關者需要對質量達成基本共識,監控標準的共性和個性兼顧;政府建立專門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機構,配專業工作人員,服務于教育質量提升;民辦幼兒園建立教育質量自我監控機制,不斷增強自身發展能力。
【關鍵詞】民辦幼兒園 教育質量 監控 困境
【基金項目】馬鞍山市教育科學研究2016年度專項課題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系統構建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MJZ1612;安徽省學前教育專業(專科)聯盟2016年度省級質量工程立項項目學前教育專業綜合改革試點研究成果,項目編號為2016zy050;安徽省2016年度省級質量工程立項學前教育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項目成果;項目編號為2016jxtd120。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297-02
近年來,國際社會對學前教育基礎地位與戰略價值的認識不斷深化。在此背景下,以提升教育質量為核心的幼兒教育質量監控越來越受到重視。[1]目前我國幼兒園教育質量的監控體制和機制不夠健全,更多的是對公辦幼兒園的分級分類評定、驗收和督導,而缺乏對數量眾多的民辦幼兒園的質量監控,其質量難以保證。[2]因此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問題需要重點關注與解決。
一、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的困境
經過對民辦幼兒園的實地調查與訪談,研究者發現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存在如下的困境:
(一)不同利益相關者對民辦幼兒園質量的理解不同,監控標準難以制定
各類民辦幼兒園在滿足幼兒和家長多樣化需求的同時,呈現出教育質量良莠不齊的狀態。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民辦幼兒園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對教育質量的理解不同。教育行政部門認為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最重要的是要達標,即符合國家學前教育方面各項法規與政策。教育行政部門要求理想而全面,而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的現實與理想之間存在巨大差距。訪談中了解到,民辦幼兒園舉辦者認為本園的教育質量主要體現為幼兒能夠招得進并留得住,能夠獲得家長的認可。家長們認為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主要體現為讓自己的孩子獲得具體可見的成長,學會知識,不落后于其他幼兒;同時為家長工作提供便利條件,解除家長的后顧之憂。民辦幼兒園的不同利益相關者對教育質量的關注點不同,在各方彼此制衡過程中,教育質量呈現出不同形態,所以監控標準制定存在困難。
(二)缺乏專門的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機構和工作人員,監控的專業性難以保證
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很多地區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由教育行政部門負責,通行做法是由教育行政工作人員、教研員承擔,有時會抽調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園長參與。這些人員平時有大量本職工作,進行教育質量監控是其兼職工作,導致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由于教育監控任務重,每次對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要實地走訪和閱讀大量文本材料,監控過程中的高強度工作對監控的專業性有著非常高的要求。但是缺乏專門的監控機構和工作人員,所以目前的監控者對教育質量監控政策的學習和把握難以到位,同時自身監控方面的專業素養無法得到持續培養,監控的專業性會大打折扣。
(三)缺乏長效的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內部監控機制,監控的持續性難以保證
我國民辦園發展迅速,成為學前教育的最主要力量。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獲得經濟利益,園長忙于擴張和創收,這使得幼兒園沒有過多的精力和時間進行教育質量的監控。目前大進行的多數監控活動僅停留在前期大量的評估和檢查階段,檢查、評估后存在的問題,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幼兒園,基本都表現出司空見慣、麻木的態度,評價結果的好壞對幼兒園發展沒有過多的影響,此行為影響著幼兒園內部監控的力度。[3]外部的督導要求較多,幼兒園疲于應對,自身主體性的發揮不足,所以缺乏長效的教育質量內部監控機制,監控的持續性難以保證。
二、解決對策
(一)不同利益相關者需要對質量達成基本共識,監控標準的共性和個性兼顧
民辦幼兒園教育過程中不同利益相關者需要通過共同學習討論,對監控標準中核心內容教育質量的認知達成基本共識,以便實現對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有效監控。根據學者的研究,現在普遍認為教育質量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是過程質量,包括兒童-教師互動、課程和家長參與等;第二是結果質量,如師幼比、班級規模等;第三是勞動環境質量,如教師工資及福利待遇及穩定性等方面。[4]當對教育質量達成共識后,監控標準的共性指標得以確定。此外,由于幼兒與家長需求的多樣化導致的民辦幼兒園種類多樣化,所以監控標準要考慮各民辦幼兒園的個性化特點,避免削足適履。總之,基于兒童發展的角度,監控標準要兼顧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的共性和個性指標。
(二)政府建立專門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機構,配專業工作人員,服務于教育質量提升
為解決缺乏專門的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機構和工作人員,監控的專業性難以保證的困境。改變教育行政部門既是民辦幼兒園的管理者也是教育質量監控者,既當教練員又當裁判員的現狀。政府需要成立專門的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機構,同時配備專業工作人員,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避免臨時人員無法實現持續學習與服務的弊端。一些發達地區成功經驗已經證明,專門機構和工作人員對提高幼兒園教育質量發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專業機構可以進行質量監控的專業學習和培訓,并進行質量監控信息的反饋,還可以給予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提升持續性幫助。
(三)民辦幼兒園建立教育質量自我監控機制,不斷增強自身發展能力
學者李琳(2014)在《學前教育督導評估體系建設探索——以上海市為例》一文中指出借鑒上海市學前教育督導評估體系建設的特點與經驗,建議以發展性督導評估理念指導自評,構建適宜園所特點的自評體系。如瞿溪路幼兒園建立由“教師自評、教研組互評、園部他評、家長社區協評”相結合的自評機制等。[5]
其中幼兒園教育質量自我評估是自我監控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教育質量自我評估是一種以幼兒園為責任主體的、自下而上的、自發的、持續的評估方式,可以彌補單一外部評估中出現的問題。[6]重視幼兒園教育質量自我評估已經成為當前的共識,當民辦幼兒園真正建立起教育質量自我監控機制,幼兒園內部的積極性才能被充分調動,有利于幼兒園自身發展,也有利于廣大幼兒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姚宗強、何幼華、周兢、葉令儀等著.幼兒園教育評估指標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
[2]朱璟.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系統的構建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5):3.
[3]朱璟.幼兒園教育質量監控系統的構建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5:26.
[4]姚宗強、何幼華、周兢、葉令儀等著,幼兒園教育評估指標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3.
[5]李琳.學前教育督導評估體系建設探索——以上海市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14(3):10.
[6]王聲平、姚亞飛。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育質量管理的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J].教育評論,2018(3):60.
作者簡介:
韓波(1983—),女,遼寧鞍山人,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幼兒園教師教育。
吳德琴(1968-),女,安徽和縣人,馬鞍山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幼兒園教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