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剛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的基層組織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如何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的堅強戰斗堡壘?黨支部如何才能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宣傳群眾的職責?這是當前基層黨建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除了各級黨委尤其是縣鄉一級黨委高度重視、強化領導以外,還應加強基層黨校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校在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的“主陣地”作用,通過建立覆蓋廣泛、組織完備的黨校體系,實現黨員干部培訓向基層延伸,打通“黨建最后一公里”。
一、我市基層黨校建設發展的現狀
我市的基層黨校建設起步并不晚,但在過去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鄉鎮黨校名存實無。本該在教育培訓鄉村黨員干部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鄉鎮黨校,因為種種原因而生存窘迫,功能萎縮。具體表現為“四無”:
一是無場所。調查發現,除了崖子鎮還保留著當年的牌子并有一個大會議室作為教室外,其余鄉鎮連個牌子都沒有,也沒有集中學習場所和培訓基地。
二是無師資。幾乎所有的鄉鎮都沒有專門為培訓基層黨員而儲備的師資隊伍,遇到上級部門安排的培訓任務則只能臨時從市委黨校或其他市直部門邀請講師。
三是無經費。大部分鄉鎮前幾年只關心發展經濟,對黨建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對基層黨校建設更是沒放在心上,導致鄉鎮黨校連最起碼的教學器材都不具備,至于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就更不敢奢望了。
四是無培訓。通過去年9月份一個月的調查走訪得知,大部分鄉鎮黨校沒有制定年度培訓計劃和長期培訓規劃,全年除了組織部要求的對農村(社區)黨員開展的集中培訓以外(基本都借用各鄉鎮中心學校的教室),幾乎再沒有別的培訓班了。
二、我市基層黨校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市基層黨校建設發展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鄉鎮黨委重視不夠。不可否認的是,過去一段時間,一些基層黨組織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是不夠的,也沒有意識到鄉鎮黨校在干部培訓中的重要作用,平時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經濟、招商引資以及綜治維穩等方面,再加上近幾年鄉鎮工作確實是頭緒多、任務重、壓力大,所以很多鄉鎮的主要負責人就以此為理由,對基層黨校建設工作不聞不問。
二是鄉鎮一級的財政投入太少。當前,鄉鎮財政狀況普遍比較緊張,很少有為鄉鎮黨校建設而劃撥的專項經費,沒有經費的保障,一些基本的教學設施、學習場所就沒法保證。
三是上級組織部門對鄉村黨員干部培訓包攬太多。近年來,對鄉村干部或農村普通黨員的培訓基本上都是由上級組織部門直接調訓,由市委黨校承擔培訓任務,這在客觀上造成鄉鎮黨校在干部培訓上 產生依賴心理,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對這項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加快基層黨校建設的幾點建議
基層黨校作為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網絡的基礎,是新時代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陣地,在培訓基層黨員干部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針對當前我市基層黨校設施簡陋、功能萎縮、運轉不良的現狀,我們應從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經費保障和完善考核制度等方面入手,著力加強基層黨校建設,為基層黨建強筋壯骨。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落實主體責任。按照省、威海市黨代會關于加強基層黨員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精神,我市也在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基層黨校建設的新方法、新路徑,積極發揮基層黨校在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的“主陣地”作用。2017年11月,乳山市委組織部和市委黨校就聯合下發了《關于加強基層黨校建設強化基層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意見》,要求在全市范圍內新建28所黨校分校,包括15個鎮(區)、8個市直部門、2個黨群中心和3個市屬國有企業。基層黨校掛“中共乳山市委黨校**分校”牌子,鎮(街、區)黨(工)委、市直機關工委和企業黨委書記兼任黨校校長,專職副書記兼任副校長,組織委員兼任教務主任。根據《實施意見》要求,各黨(工)委、黨組要將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納入黨建工作責任制,作為評價黨建工作的重要依據。強化基層黨校建設、運行有關工作主體責任,堅持“質量第一、注重實效”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地推進基層黨校建設工作。
二是健全工作機制,配齊師資力量。基層黨校建設是一個長期的、系統性的工程,不能掛完牌子就萬事大吉。各分校的掛牌工作完成后,市委組織部和市委黨校還要幫助各分校健全工作機制,配齊師資力量。目前,基層黨校 “五有、五上墻” 工作已基本完成。“五有”即有講臺、有桌椅、有電教設備、有取暖設施、有文件柜;“五上墻”即黨旗、入黨誓詞、領導班子成員名單、管理制度、年度教學計劃上墻。下一步,各基層黨校應該本著分類別、分層次的原則,研究確定培訓班次、培訓對象、教學內容和時間安排。要在摸清培訓底數、細化培訓任務的前提下,編制本系統黨員年度培訓教學計劃。建立培訓質量評估機制,對每名黨員參訓情況做出評估,對考試或評估不合格的進行補課、補考。同時對授課質量進行評估,及時調整完善培訓教學計劃。
針對各分校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市委黨校還應定期對設有分校的鎮(街、區)黨(工)委、市直機關工委和企業的相關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其中培訓的重點可以是鎮(街、區)黨(工)委、市直機關工委和企業黨委的組織委員、組織干事、宣傳委員以及鄉鎮站所的主要負責人員。通過集中培訓,將這部分骨干力量培養成隨時可以登講臺的講師,補齊基層黨校師資力量匱乏的短板。為加強對各分校業務工作方面的指導,市委黨校有必要成立專門的教學指導團隊,對各分校的教學培訓工作實行分區劃片指導。
三是強化經費保障,改善辦學條件。建立基層黨校經費保障機制,各鎮(街、區)黨(工)委、市直機關工委要將黨校分校工作所需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并從市管黨費中列支,予以適當補助,確保基層黨校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和行政后勤等各方面工作的需要,最大限度的改善基層黨校辦學條件,改變以前“無場所、無師資、無經費、無培訓”的窘狀。
四是完善考核制度,確保培訓效果。為提高基層黨校建設水平,充分發揮黨校分校在培訓基層黨員干部方面的重要作用,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要聯合建立督查制度,將基層黨校建設情況、正常運轉情況、對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情況納入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的重要內容,并采取情況調度、定期通報、專項檢查、隨機抽查、跟班觀摩等方式,切實加強基層黨校對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督促檢查,實現基層黨員培訓的制度化、規范化、實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