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楠 王樂
摘 要: 雷達發射機以固態發射機為主,發射機運行的可靠性,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冷卻系統及熱設計水平。本文簡要闡述了雷達發射機的冷卻方案,并對系統的熱機理進行了研究。基于此,分別針對冷卻系統及熱參數的優化設計問題,提出一系列的建議。通過對系統調試及性能評估結果的觀察,證實了優化設計方案在提高雷達發射機性能方面的價值。
關鍵詞: 雷達發射機;冷卻系統;熱設計
前言:雷達發射機構成較為復雜,冷卻系統為其主要部分。發射機的冷卻系統中,各組件以及電源的運行,均會產生熱量。為避免發射機熱量過高,導致故障發生。應通過風量分配系統,以及冷卻裝置,將大部分熱量排除。可見,發射機的冷卻系統及熱設計是否合理,對機械性能的影響較大。為提高發射機運行的穩定性及可靠性,有必要對其冷卻及熱設計參數進行優化。
1 雷達發射機的冷卻方案及熱分析
雷法發射機中的電子元件,以晶體管為主。晶體管對溫度的敏感性較強,如熱設計不良,導致雷達發射機的運行溫度過高,晶體管極容易出現升溫現象。受其影響,雷達發射機的電流等指標,均會出現異常。因此,可借助晶體管溫度的穩定性,觀察發射機的熱設計水平[1]。如采用S代表穩定性指標,則有:
S=αIc/αIcbo
上述公式中,I代表電流,α代表常數。設計人員可采用該公式,實現對熱參數的優化設計。雷達發射機冷卻系統的常用冷卻方案,以風冷及水冷兩種為主。風冷包括常規風冷,與空調風冷兩種形式。與前者相比,后者的冷卻效果更佳。因此,本課題決定采用空調風冷的方式,對雷達發射機的冷卻系統進行優化設計。
2 雷達發射機的冷卻及熱設計優化方法
2.1 雷達發射機的冷卻系統優化方法
2.1.1 關鍵技術
本課題所設計的雷達發射機冷卻系統,關鍵技術以高校冷板技術、風量分配技術等技術為主。以高效冷板技術為例:雷達發射機中,冷板屬于冷卻系統的關鍵組件,與熱交換器的功能類似[2]。當發射機運行后,冷板會隨之啟動,通過熱交換的方式,使發射機各元件的溫度得以降低。通常情況下,如冷卻空氣溫度處于40℃以下,冷板均能夠對熱量加以處理,使發射機的性能得以增強。考慮到冷板的優勢,設計人員可將其應用到冷卻系統的優化設計中,提高冷卻系統性能。
2.1.2 顯控設計
雷達發射機冷卻系統中,顯控設計的要點,在于對預警系統及通信系統進行優化設計。設計方法如下:(1)預警系統:為確保雷達發射機運行監測人員,能夠實時獲取發射機的運行數據。設計人員應將供風以及送風溫度,作為兩項重點參數,納入到面板顯示參數的范圍內,提高雷達發射機運行的穩定性。當系統出現故障后,面板同樣需立即提示故障參數,同時,顯示故障類型。確保雷達發射機維修人員,能夠立即給予維修。(2)通信系統:本課題所設計的雷達發射機冷卻系統,通信可借助CAN總線串行口實現。該設計方法能夠有效滿足系統的通信需求。
2.1.3 可靠性設計
為提高雷達發射機冷卻系統的可靠性,本課題設計了“冷卻系統故障樹”。通過對實踐經驗的總結,將系統故障分為了制冷故障、風路故障,與控制系統故障三種類型。如采用λ代表失效率,則不同元件失效率的計算方式,應有所不同。以控制系統為例,該系統中的控保單元失效率計算公式如下:λ1=30×10-6/h。除此之外,風路故障中,管道的失效率,則應采用以下公式進行計算:λ2=10×10-6/h。單元二次冷卻裝置故障,應采用以下公式計算:
MTBF(二次冷卻裝置故障)=1/Σλ=1/(λ1+λ2+λ3+...+λn)
2.2 雷達發射機的熱設計優化方法
2.2.1 熱仿真理論
雷達發射機中,熱量的傳遞,包括導熱、對流以及輻射三種形式。但無論發射機以何種形式傳遞熱量,熱量的傳遞,均與能量守恒定律的描述相統一。對雷達發射機的熱參數進行優化設計時,可采用以下仿真方程,對熱傳遞的能量以及擴散量等參數進行計算:
αρφ/αt=div(ρUφ)=div(Γφgradφ)+Sφ
公式中,φ為常數,Γφ為熱量的擴散指標,S代表熱量的來源。在收集不同相關數據的基礎上,將上述公式應用到熱參數設計中,既可計算出熱仿真數據。
2.2.2 熱仿真求解
假設雷達發射機的組件功耗為0.20kW,則為降低組件運行的溫度,雷達冷卻系統需產生的風量應為:
Q1=P/Pcp△t
系統運行所需的總風量,應為不同組件的風量之和。考慮冷板的功能為影響熱參數以及雷達發射機冷卻效果的主要因素,設計人員應將FLOTHER軟件,應用到冷板參數的計算過程中,對不同風速下冷板的阻力,及其對晶體管溫度的影響進行觀察。經計算發現,當冷板的風速為2.5m/s時,阻力應為151Pa,此時,熱參數(最高)為74.5℃。隨著冷板風速的增加,阻力顯著增大,雷達發射機的溫度,則顯著下降。當風速達到6m/s時,冷卻效果達到最好。
2.3 系統調試及性能評估
為提高系統的可應用性,本課題在雷達發射機冷卻系統以及熱參數優化設計完成后,對系統進行了調試,并對其性能進行了評估。通過對評估效果的觀察發現:(1)系統測試期間,雷達發射機晶體管的溫度,一直處于63.3℃左右。表明,當風速為6m/s時,晶體管溫度可穩定在較低的水平。(2)系統測試期間,未發現雷達發射機出現任何故障。表明,采用上述方式設計,效果較好。
結論:
綜上所述,本課題以空調風冷模式為基礎所設計的雷達發射機冷卻系統,在降低發射機運行溫度方面,效果值得肯定。未來,建議有關領域通過對雷達發射機當前運行狀態的觀察,判斷有無系統運行過熱的問題。如系統晶體管溫度存在異常,或發射機電流存在異常。應立即考慮對其熱參數以及冷卻系統進行優化設計。使雷達發射機的性能得以提升,使其使用壽命得以延長。
參考文獻
[1]孫颋,周康.基于PXI總線的測控雷達發射機自動化測試系統設計[J].現代雷達,2017,39(06):71-74+77.
[2]夏光濱,方勇,趙偉東.基于PIC單片機串行輪詢通信的相控陣雷達發射機監控設計[J].科技創新導報,2016,13(1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