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劍川
摘 要: 在GU系統中,通常采用STM-1接口板實現傳輸和接收核心網過來的STM-1語音信號的功能,并在內部做包轉換(IP包/STM-1信元)處理。介紹了STM-1平臺的硬件整體設計方案,分析了STM-1業務處理模塊功能和主要作用;對STM-1信元接口轉換芯片和STM-1業務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器件等進行了設計選型;并對STM-1業務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電源、時鐘等進行了設計。作者所做的工作是完成此接口板的原理圖設計和PCB制版,并對專用芯片的內部和外圍器件作初始化設置等。
關鍵詞: GU系統;STM-1接口板;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硬件設計
1. 整體方案設計
STM-1接口板主要完成的工作是STM-1信元的打包和解包工作。下行方向,STM-1接口板把移動交換中心(MSC)過來的STM-1信元的PAYLOAD提取出來,打包成以太網包,送給業務處理單元。上行方向,STM-1接口板把背板過來的以太網包的PAYLOAD提取出來,打包成STM-1信元,上傳給移動交換中心(MSC)[1]。硬件整體框架如圖1所示。
上圖中,STM-1業務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P2020小系統的業務監控部分主要完成STM-1業務處理模塊的芯片配置、程序加載、監控功能;P2020將base域的SGMII接口,通過FPGA轉為GMII接口與P2020連接,實現管理數據的傳輸;P2020與FPGA間SGMII接口完成MTP2以及帶內信令的處理工作。
2.STM-1業務處理模塊功能
STM-1業務處理模塊主要完成的工作是STM-1信元的打包和解包工作。下行方向,STM-1 接口板把移動交換中心(MSC)過來的STM-1信元的PAYLOAD提取出來,打包成以太網包,送給業務處理單元。上行方向,STM-1接口板把背板過來的以太網包的PAYLOAD提取出來,打包成STM-1信元,上傳給移動交換中心(MSC)。STM-1業務處理模塊主要包括兩大芯片,一個是STM-1信元接口轉換芯片,一個是FPGA芯片。STM-1信元接口轉換芯片主要完成STM-1信元PAYLOAD提取與插入工作,實現數字光收發器接口與FPGA之間的連接,完成時鐘信號和數據信息的傳輸。FPGA主要完成STM-1信元與以太網包的轉換工作[2]。
2.1 STM-1信元接口轉換芯片選型
設計過程主要實現:
1)2路STM-1信元接口;
2)IP包在SDH上的傳輸,即以太網和SDH的協議轉換功能,要求SDH的通道可以由用戶進行配置;
3)實現64kbps TDM語音業務在SDH上的傳輸,從以太網收到I-TDM的包,轉換為標準STM-1里的一個E1里的一個64K時隙,能夠跟PSTN相對接;
4)實現STM-1信元的時鐘信號、數據信息的提取和插入;
5)體積盡量小。
選用芯片型號為PMC5320,芯片主要技術參數:
1)提供工業標準77.76MHz的8位電信總線接口;
2)為控制和監測提供通用16位微處理器連接接口;
3)為單板邊界掃描測試提供專用JTAG測試接口;
4)核電壓:1.8V,IO電壓:3.3V,最大功耗1.6W;
5)封裝:196-Pin CABGA。
PMC5320符合STM-1信元接口轉換芯片對功能、體積以及價格的要求,為PLM已編碼器件,滿足設計需求。
2.2STM-1業務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器件選型
2.2.1POWER PC芯片選型
設計需求:
1)POWER PC實現FPGA程序加載、芯片參數配置和芯片調試功能;
2)POWER PC實現MTP2信令、帶內信令以及HA處理功能;
3)POWER PC能夠處理8條滿負荷信令鏈路,即處理能力達到184*8=1472MIPS以上;
4) POWER PC具備3路以太網網口,實現1路面板調試網口和2路POWER PC與FPGA通信的千兆網口;
5)POWER PC具備32位(2片DDR)以上數據帶寬;
6)POWER PC需采用公司成熟的監控平臺,保證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選用的芯片型號為P2020NSE2KFC,芯片主要技術參數:
1)雙e500v2核,核處理頻率最高1.2GHz,2Kbyte的I-cache和D-cache;
2)理論最大處理能力達到大概3840 MIPS,能同時處理20條信令鏈路;
3)接口資源:3個eTSEC接口(支持IEEE1588協議),4個SERDES/SGMII接口,DDR2/DDR3、LOCAL BUS、IIC、以太網等接口支持;P2020NSE2KFC滿足STM-1業務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對芯片處理能力、接口資源以及功耗和體積的要求,為公司成熟開發平臺,滿足設計需求。
2.3 STM-1業務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設計
STM-1業務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主要完成的功能有:
1)FPGA程序加載。通過LOCAL BUS加載,程序存放在外掛FLASH里面;
2)芯片配置。通過LOCAL BUS配置PM5320與FPGA,POWER PC的所有配置和讀取均通過LOCAL BUS實現;
3)功能調試。通過MII接口連接以太網口,負責新板程序加載以及系統調試,后期程序升級時由主機通過背板的SGMII接口對FLASH進行程序更新;
4)背板base域的SGMII口通過FPGA轉為GMII接口,連接到 POWER PC;
5)MTP2以及帶內信令處理,通過FPGA與P2020之間的SGMII接口實現。
STM-1業務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架構如圖2所示。
2.4 P2020電源設計
P2020芯片電源上電順序要求如下:
P2020的上電順序是保證1.8V的DDR電壓模塊最后上電并在規定時間內達到穩定就好了。具體要求可以把3.3V的輸出作為使能端電壓,去使能1.8V的正常輸出,從而達到1.8V電壓最后啟動。FPGA的供電電壓同時有0.9V核電壓,1.8V和3.3V電壓。由于該1.8V電壓與P2020的1.8V電壓共用輸出源,從上面第一步可知,1.8V的上電順序已經在3.3V之后。接下來是保證0.9V的核電壓比3.3V電壓先上電就可以滿足要求,這可以通過配置芯片的SS端軟啟動引腳的電容值就可以達到要求了[3]。
1)P2020上電順序要求:
電源1: VDD,AVDD,BVDD,LVDD,OVDD,SVDD_SRDS,XVDD;
電源2: GVDD。
2)同一行的電源可不考慮先后順序,后一行電源上升到10%,前一行的必須上升到90%以上,同時所有電源要求在50 ms內穩定。
3)一般CPU核電壓比IO電源先上電,以免IO電流倒灌。
3.5 P2020芯片復位及配置
板卡上電后,復位芯片TPS3823輸出上電復位信號輸出給P2020的/HRESET復位P2020,P2020輸出復位信號/HRESET_REQ復位CPLD,Core_Clock時鐘由CCB_CLOCK倍頻產生。
2.6時鐘設計
本設計中,P2020需要一個100MHz時鐘信號通過時鐘分發器CDCV304提供給P2020_SYSCLK和P2020_DDRCLK,該100MHz時鐘信號由定制SI5335提供。
系統時鐘:P2020_SYSCLK,輸入范圍為64MHz~100MHz。本方案選擇100MHz,該時鐘信號由定制SI5335提供。CCB時鐘:266MHz~500MHz,與P2020_SYSCLK的比例可選擇4/5/6/8:1,本方案為5:1,即500MHz。內核時鐘:533MHz~1000MHz,本方案中core0和core1時鐘選擇和CCB時鐘的比例為2:1,即為1.0GHz。DDR時鐘: P2020支持的DDR2時鐘范圍200MHz~333MHz;DDR3時鐘范圍333MHz~400MHz。
1)同步模式:此時DDR速率和CCB相等,接口時鐘為接口數據速率的一半;
2)異步模式:外部輸入時鐘P2020_DDRCLK,輸入范圍66.7MHz~100MHz。DDR接口時鐘和P2020_DDRCLK的比例可選擇為3/4/6/8/10/12:1;
3)本方案中默認選擇同步模式,DDR2接口速率 500M。
3.結論
通過設備選型及整體功能測試,設計的 P2020NSE2KFC滿足STM-1業務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對芯片處理能力、接口資源以及功耗和體積的要求;STM-1業務監控與信令處理模塊、電源、時鐘等設計符合規范,為公司成熟開發平臺,滿足設計需求。
參考文獻
[1]馬陳澤.移動核心網優化分析系統-Gn接口信令處理模塊的研究與開發[D]. 重慶郵電大學, 2011.
[2]李鋒凡.基于LTE網絡的信令采集分析網絡監測系統設計與實現[D]. 廈門大學, 2016.
[3]劉新功.多接口信令采集機硬件設計與實現[J]. 廣東通信技術, 2013(1):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