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峰
摘 要:隨著新疆農業國際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其農產品貿易事業已經實現了由自產自銷向依靠"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貿易模式的轉變。但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水平還有待提高。本文結合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發展現狀,對提高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發展水平的相關對策進行初步探討。
關鍵詞: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發展狀況;對策
引言:
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中國農產品貿易政策也逐漸向制度化轉變,中國農業將逐漸融入世界農產品貿易體系中。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在新時期,如何將中國農業更好的引入世界農產品貿易環境中,成為當前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新疆是中國農產品進口貿易的主要地區,在中國農產品進口貿易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提高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水平對國家農業貿易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但是,當前還有很多制約因素影響著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事業的發展,只有立足于這些問題,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才能提出有效的農產品進口貿易政策,促進中國農產品進口貿易事業的全面發展。[1]
一、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所存在的問題
盡管新疆是我國農產品進口貿易的主要地區,但是近幾年在農產品進口貿易中,還有很多因素制約著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水平的提高。只有結合這些制約因素,進行全面考慮,才能在此基礎上制定相關解決方案,促進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的持續、穩定發展。
(一)進口市場結構和商品較為單一
從當前新疆農產品進口來源國來看,其中前五位國家,除了土耳其之外的都是中亞國家。數據顯示,在2013年,新疆從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農產品進口量分別達到了總的農產品進口量的21.49%和32.04%,位居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而排在第三位和第四位的分別是巴基斯坦和吉爾吉斯坦,農產品進口貿易比重都在5%以上,與第五位的土耳其相比,占有一定優勢。可見,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主要集中在這幾個國家,市場結構較為單一。由于農產品來源國家單一,所以,農產品種類也因此受到影響,近些年進口比重較大的都是羊毛、棉花、甘草以及油類作物,總體上表現出商品類型的單一化。[2]
(二)基礎設施不足,通關便利性得不到有效保障
盡管近幾年在國家大政策背景的影響下,新疆在交通、水利、物流等方面的建設水平逐漸提高,各種工程建設活動也逐漸展開。但是對于農產品進口方面來看,還表現出基礎設施不健全的狀況。一方面體現在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的基礎物流設施方面,主要包括進口基地、倉庫儲備,以及供應鏈等方面的設施建設的不完善。對于這一類的基礎設施而言,其投資的周期過長,在短期之內收益不明顯,使得政府在這方面的資金投入力度不夠。另一方面,對進口農產品的質量檢測缺乏規范性管理。因為當前新疆進口的農產品大多來源于中亞國家,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這些農產品的生產規范程度和產品質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對進口農產品的通關帶來不便。
(三)物流水平低
從新疆現階段農產品進口的整體狀況來看,其市場建設相對滯后,缺乏大規模的、輻射能力強的專業市場和綜合市場。新疆的進口貿易物流口岸的物流整體水平較低,僅限于裝卸簡單的配套服務,而且在中亞市場上,中國物流影響力較低,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不但不利于新疆成為農產品進口的商品集散地,也不利于發揮其過境貨物周轉港的功能,完全不能對周邊國家形成程輻射帶動作用。
二、提高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發展水平的對策
(一)國家要加強對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的政策保障
首先,國家應該結合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發展現狀,在已經存在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和相關機制的帶動下,推動整體貿易向自由化和機制化方向發展。因為當前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的重要合作國家多集中在周邊國家和東亞國家,所以,政府在進行政策制定時,要充分考慮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相關貿易政策以及貿易水平,以為更好的開展農產品貿易工作提供保障。[3]農產品貿易在一定程度上屬于資源型產品貿易,這一內容與當前世界共同關注的資源問題有一定關系,所以,國家應該重要考慮農產品貿易工作,將其作為開展區域合作的重要內容。其次,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背景下,國家更應該全面發揮新疆進出口貿易的通道作用,提高進出口貿易水平。在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聯合外交部和商業部共同制定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愿景》,在這項規劃中明確提出要逐步加強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農業和科技合作水平,大力發展農、林、牧、副、漁業,在相關領域進行更加深入的合作。因此,新疆要在絲綢之路背景下,牢牢把握其“窗口”作用,促進農產品進口貿易的持續、健康發展。
(二)新疆自治區內部強化政策保障
在具體政策方面,新疆自治區政府要逐漸加強對農產品進口貿易的重視程度,在政策的制定上也要對這一方面進行適當傾斜,為農產品進口貿易的穩定發展提供政策支持。在農產品進口方面,政府還要發揮其職能,不但要對進口農產品的質量進行嚴格檢測,防范不必要的風險,還要對相關企業進行嚴格管理,讓他們在和諧的環境下進行有序競爭,避免哄抬物價、爭搶貨源等不當競爭現象發生。保證農產品進口貿易的各個環節都能平穩、有效的進行。
在企業自身來看,應該逐漸擴大汽運規模,改變進口企業產品多、種類散的狀況,要加強對龍頭企業的培養,在區域貿易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在企業管理方面,政府也要積極鼓勵企業兼并和收購,搞好、搞活農產品進口企業。在進行資產重組之后,企業要逐漸將發展模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結合當代技術手段,提高加工技術水平,將企業逐漸發展成區域龍頭企業,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新疆在我國農產品進口貿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當前還受到很多制約因素的影響,新疆在農產品進口貿易中的一些問題還較為明顯。這就需要國家和自治區政府逐漸提高對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活動的重視程度,結合國家“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的大政策環境,制定有效政策,保障新疆農產品進口貿易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吾斯曼·吾木爾,布媧鶼?阿布拉,丁世豪.中國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關系研究[J].農業經濟,2015,(09):128-130.
[2]胡鞍鋼,馬偉,鄢一龍.“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內涵、定位和實現路徑[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2):1-10.
[3]劉慧,葉爾肯·吾扎提,王成龍.“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國土開發空間格局的影響[J].地理科學進展,2015,(05):545-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