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菲 李依依
摘 要: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對物流人才的需求結構產生了重大影響,更為了應對企業與社會的需求,高職院校在設置物流管理專業時更多的要考慮培養專業知識精、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高技能型專門人才。因此,探析當前廣西高職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養便成為一個現實而緊迫的問題。
關鍵詞:高職院校 ;人才培養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當前社會對物流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與要求越來越高。為了應對企業與社會的需求,高職院校在設置物流管理專業時更多的要考慮培養專業知識精、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高技能型專門人才。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建設等方面做出精準定位,為現代高職物流管理培養出專業人才。
一、高職物流管理人才培養目標
為了全面貫徹《廣西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規劃(2015-2020年)》(桂政發〔2015〕37號)等文件精神,廣西高職院校物流人才設置可依托廣西現代流通業的發展,人才培養面向快速消費品行業,以重點服務于廣西現代物流集聚區和特色物流市場的現代商貿物流人才需求為宗旨,同時結合“一帶一路”、面向東盟、輻射西南中南的區域現代商貿物流中心,立足于為倉儲式商場、倉儲配送中心、商貿物流園區例如廣西糖網、華南城、南寧保稅物流中心等相關現代商貿物流業態服務,實現專業化人才培養與產業化需求的無縫對接。根據廣西物流產業發展需求和未來規劃以及本專業建設現狀,目前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定位如為急需專業,目標為重點服務廣西現代物流集聚區和滿足新型/特色專業市場需求的現代商貿物流管理專業。[1]
二、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建設背景
新時期,廣西正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14-2020年)的通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抓住加快北部灣經濟區和珠江—西江經濟帶開放開發、著力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大通道、全力打造西南中南地區開放發展新的戰略支點、全面實施“雙核驅動”戰略、構建“三區統籌”格局,將廣西打造成服務“一帶一路”、面向東盟、輻射西南中南的區域國際航運中心、商貿物流中心,為廣西現代商貿物流業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2]
“十三五”以來,我國物流業保持較快增長。廣西全面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抓住建設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目標和戰略機遇,廣西現代物流業取得了快速發展。預計到2020年,廣西將重點建設27個現代物流集聚區,物流業從業人數需求量將不斷增加。因此,我區急需一批應用型現代物流專業人才,他們應具有現代商貿物流服務意識和管理理念,互聯網思維和云倉儲等現代物流應用技術,能運用英語和互聯網技術從事現代商貿物流服務工作,服務于商貿物流園區、倉儲配送中心、港口碼頭等,擔任現代倉儲管理員、電商配送管理專員、物流跟單員、運輸調度員等工作。[2]
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建設思路
廣西高職院校應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立足廣西,面向西南、中南地區,以重點服務廣西現代物流集聚區和滿足新型/特色專業市場的商貿物流人才需求為宗旨,充分發揮校、政、行、企在專業和實訓基地建設中的聯動作用,以現代學徒制定制班建設及完善其運行機制為目標,以課程體系、師資隊伍、校內基地和教學軟環境、師生職業素養建設等重大項目為抓手,以創造科學有效的校企聯動運行機制為保障,堅持校內培育和校外引進并重,靈活采用“校中企”、“企中?!奔熬€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規劃建成現代學徒制企業定制班,同期配套建成相應人才培養運行機制和支持體系,力求為區內高職院校提供切實可行并具有推廣價值的“現代學徒制”式商貿流通人才培養模式。[2]
三、高職物流管理專業建設內容
1.課程體系建設
構建基于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開發符合現代商貿物流業人才培養需求的特色課程及教學資源,提升課程體系的先進性和前瞻性。
2.師資隊伍建設
全面完善師資隊伍管理機制,改善師資隊伍規模和質量。建成“學校教師-企業師傅”聯合團隊,教師規模和結構更加合理,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3.校內基地建設;
建設目標:打造“校中企”,建設校企合作利益共享機制,提升商貿物流實訓基地等創新和社會服務功能,為承接社會培訓、學生職業素養和技能大賽提供服務,提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校內教學軟環境建設;
建設目標:建立“企中校”,打造企業元素特征明顯、形態多元化的教學環境,實現傳統實體課堂與網絡課堂協同促進教學??刹少徟c應用物流企業開發的網絡課堂,營造“教室即企業、學習即工作”的氛圍
5.師生職業素養提升
塑造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熟悉現代商貿物流文化的教職工隊伍,培育具有良好社會公民道德水平、認同現代商貿物流文化和初具物流領域職業素養的學生群體,促進大學精神與現代商貿物流企業文化相融合,可建設物流專業知識競賽等校企文化互溶項目。
6.校外基地建設
建立“企中?!?,構建現代學徒制定制班的企業平臺,加強企業在人才培養中的主導作用,實現校、企、生三方受益??膳c廣西企業共同建設支持現代學徒制班級運作的現代商貿物流校外基地。
7.社會服務能力提升
創新機制,提升物流管理專業的中高職銜接能力;積極融入我區農產品現代物流業從業人員培訓工作。推動實現中高職銜接招生規模,開展物流領域行政管理機構等從業人員培訓及職業資格考證培訓。
8.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模式改革
優化人才培養評價機制,促進人才培養評價指標與企業人才需求指標趨于一致,提高企業招聘滿意度。可采購第三方人才評估服務,簽訂和實施《第三方人才測評服務合同》,組建校企社區人才培養質量評估工作組,制定學生達標手冊,聯合實施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形成評估報告。
最后,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及專業建設需嚴格按照有關文件精神,在相關部門的領導和監督下,完善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落實保障、監督措施和激勵機制,確保物流管理專業發展規劃有計劃、按步驟、高質量地完成。
參考文獻:
[1]胡藝:高職院校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物流技術》2012年07期.
[2]安雅靜:高職物流專業人才培養問題與對策研究.《欽州學院學報》2015年04期.
[3]陳智剛:面向東盟的區域高職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物流技術》2011年07期.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中青年教師提升項目《基于智慧物流下廣西物流企業綠色績效體系研究》[編號:KY2016YB697]和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基于廣西現代物流集聚區下智慧物流生態配送體系構建》階段性成果[編號:GSKY201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