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睿 楊葉 宋麗
摘 要:本文主要從介紹農家樂的興起與發展現狀說起,并且以攀枝花旅游為案例,深入分析攀枝花農家樂旅游優勢與問題,并提出了農家樂發展的策略的幾點具體意見。
關鍵詞:農家樂;農村;農業;攀枝花;
近幾年,農家樂成了很多游客的旅游首選。吃農家飯、住農家屋、買農家屋、品農家情成了農家樂旅游的主要內容,這也成為了當前人們喜愛的旅游方式之一。農家樂的發展模式或者旅游方式最早是出現在成都的郫縣,后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也得到了較大的提高,人們對旅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很多城市也開始發展農家樂旅游,形成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可以說,農家樂的興起是在市場經濟的發展條件下,充分地發揮了農民市場主體,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的結果,它也是促進農民進入旅游市場和參加旅游市場的非常重要的標志。
本文以四川攀枝花為研究對象,在分析其農家樂存在的優勢和發展現狀等,提出了農家樂發展的策略,進而對農家樂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進行了思考。
一、攀枝花農家樂現狀
(一)發展農家樂優勢
1、資源豐富,旅游業條件好
攀枝花地處四川省西南邊緣,屬于南亞熱帶為基地的立體氣候類型,具有南亞熱帶—北溫帶的多種氣候類型。而且它的平均溫度為20.3,無霜期達到了300天。在攀枝花,全年陽光明媚、氣候宜人。另外,攀枝花的旅游資源、人文景觀資源、工業旅游資源、農業旅游資源也是具有豐富獨特性,這一些氣候條件以及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等都為攀枝花農村旅游帶了好的條件。
2、旅游業發展狀況好
攀枝花市統計局《攀枝花2017年國民經濟和發展統計公報》提供了以下數據,經四川省統計局初步審定,全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44.25億元,全年旅游總收入279.31億元,增長15.1%。接待旅游總人數2317.69萬人次,增長12.4%。其中鄉村消費品零售額29.40億元,增長11.6%。
另外,政府在政策上也給與了很多的支持與規劃策劃。涉及國家、省、市旅游的文件有26個,包括《關于國家、省、市已有的“康養+旅游”發展政策清單》、《關于需要國家和省支持的“康養+旅游”發展政策清單》,完成《攀枝花建設全國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研究報告》等,修改完善了《攀枝花“十三五”旅游發展規劃》,開展了特色旅游小鎮等項目的概念性規劃。另外按照“一縣(區)一特色小鎮、一康養基地、一精品精確(度假區)、一精品旅游路線”的要求提出了重點旅游項目,而且狠抓精品旅游路線,提出了“體驗傈傈風情、暢游琵琶水鄉”民俗體驗旅游等旅游精品路線產品,多方面帶動攀枝花旅游發展。可見,從攀枝花目前的旅游狀況來看,發展趨勢較好。
3、農家樂旅游項目
在體驗的基礎上,讓游客能夠更進一步感受農家樂帶來的快樂。具體包括第一,富有樂趣的土地租種:我們提供土地資源,客人自主種植蔬菜,體驗從播種到收獲的艱辛與快樂,所收獲的蔬菜屬于顧客。第二,綠色“有機”的采摘活動:農家樂種植的有機蔬菜、水果可以自行采摘,采摘的蔬菜可提供場地自主加工或者由廚房代理加工,同時采摘的蔬菜水果可選擇帶走。貼心周到的配送服務:同城內提供有機蔬果的配送,預定日早晨將新鮮蔬果送到家門口。第三,具有特色的主題活動:農家樂會不定期的舉辦具有民族風情、區域特色的主題活動,讓人們在娛樂之中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特色。第四,有針對性的項目活動:由于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愛好,提供符合不同群體需求的項目,學生有寒暑假農村生活體驗營,經典童年游戲暢玩區;青年人有比賽競技,休閑體育等活動;并且對一定年齡層的老人提供養老場所,讓其在休閑娛樂之余還可以進行勞作,勞作所得可用來抵消部分費用。
(二)農家樂旅游作用
1、攀枝花的發展有利地促進了當地市場經濟的發展
攀枝花的農家樂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民增加收入難的問題。就以攀枝花為例,2017年年末攀枝花戶籍總人口109.4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2.35萬人,非農業人口57.09萬人。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36元,增長9.1%。經營凈收入8959元,增長9.8%;民營經濟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50.4%。
2、促進了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
傳統的農業以養殖、種植等方面為主,經濟收益低,而且還是完全靠天吃飯。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很有可能導致一個農民家庭“顆粒無收”。而新型農家樂的發展模式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農民靠天吃飯的狀況,充分利用和挖掘當地已有的旅游資源,并且結合當地的風俗文化,從而讓農民了擺脫單純依靠土地資源進行生產的現狀,對農業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同時也提高了農業的經濟效益。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到,當前第三產業的發展對整個產業的影響作用是巨大的,從當前的產業調整和發展來看,農家樂旅游不僅對第三產業中的商業、飲食服務業的發展有非常大的帶動作用,而且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進第一、第二產業的發展,有助于形成農業發展產業化,從而解決農業及農產品的產供銷問題,帶動整個地區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
3、充分調動農村剩余勞動力
從攀枝花統計局網站上得到的數據顯示,農業人口52.35萬人。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7726人,減少4386人; 農家樂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它能夠有效地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能夠幫助這批人找到工作,并且能夠實現脫貧致富。從所得到的數據就可以看出,農家樂這種旅游方式,不僅能夠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成功和有效轉移。
(三)農家樂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農家樂的快速發展帶動了“三農”的快速發展。但是以農家樂在內的旅游業在發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
1、農家樂發展缺乏規模化
當前農家樂發展過程中,以散戶為主,這樣的規模對于招待小家庭為主的游客還綽綽有余。但是一旦如果人數過多,那么這種散戶的農家樂接待能力和容量就受到了非常大的制約。有游客資源,但是沒有接待能力,這也是當前農家樂發展過程中普遍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
2、農家樂服務質量和水平有待提高
農家樂的經營還是以家庭為主,這些人在運營農家樂的實際中,由于較少人是受過專業的培訓,大部分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服務客人,這對于當前游客想要享受高質量的農村旅游體驗的需求是存在差距的。由于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有限,盡管風景和農村的吸引力很大,但是也有游客因為餐飲、住宿、服務質量較差等問題,難以形成回頭客效應,從這方面來講,這種一次性的旅游行為顯然不利于當前農家樂發展。
三、農家樂發展策略研究
從當前的發展來看,以下五種農家樂的發展模式是當前比較吃香的或者說更容易得到政府的支持,他們分別是:第一,外土內洋的創意農家樂,通過農村的外在形式來吸引游客,但是又通過創意的內容留住游客;第二,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的全產業農家樂;第三,以農民為主體的富民農家樂;第四,“互聯網+”的智慧農家樂;第五富于鄉愁記憶的文化農家樂。根據這樣的情況,本文對攀枝花的農家樂制定的定位為——體驗式農家樂。具體觀念如下:
(一)加強基礎服務
通過提供有機農副產品,讓顧客吃的放心、吃得健康。攀西地區獨特的氣候資源,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水質良好。賦予了果實味甜汁多的優良品質,深受消費者喜愛。現代旅游者喜歡需求不同的體驗,而且也更愿意嘗試地方的風味,所以,通過提供安全、健康的農產品,能夠讓游客尤其是常年居住在城鎮的游客享受到真正的美味。而且當前食品安全也是社會比較關注的熱點,農村的得天獨厚的優勢能夠消除旅游者的這種對食品不安全的憂慮。
(二)打造特色體驗式服務
第一,農家體驗:選擇農家樂的游客都紛紛表示,既然到農家樂游玩,就是要真正體驗下農家生活。給顧客帶來在田間耕作、山野穿梭的體驗,緩解壓力放松身心。第二,特色活動:在不定期舉辦的特色活動中,讓顧客在此處就能感受到不同的文化特色,品嘗到不同的美食。第三,教育意義:提供給孩子在城市缺失的農業文化和親近大自然的體驗。第四,打造養生保健之地:在環境污染嚴重的今天,給顧客提供一個空氣清新、山清水秀無污染的地方。
(三)加大政府的監管與扶持力度
打造體驗式農家樂,促進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僅只是通過農家樂自身發展,還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和監管。包括對農家樂的統一規劃、規劃農家樂建設、保障整體衛生狀況、提高農家樂服務質量與管理水平等。所以,實際上政府在農家樂的發展過程中主要充當的是監督者和引導扶持者兩種角色。第一種角色要求政府通過一系列措施要確保農家樂的合法經營,杜絕一切阻礙農家樂發展的不良行為,防止惡性競爭。第二種角色就需要政府能夠在農家樂的發展過程中從發展經營理念、發展模式等方面給予一定的引導,并且還能在資金政策上給予支持。
四、結語
農家樂的發展趨勢是良好的,所以,借助旅游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也是當前脫貧致富的一條途徑。在農家樂發展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自身品牌文化的建設,只有能夠打造出差異性的具有知名度的農家樂品牌形象,才能進一步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攀枝花的體驗農家樂能夠從餐飲——美景——住宿——鄉物——文化,滿足游客的消費需求,這樣的消費體驗由內而外的感受到最純真最自然的美好。
參考文獻:
[1]李同等.旅游業對中國農村和農民的影響[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4(09).
[2]鞏前文,張俊飚.體驗經濟與“農家樂”可持續發展問題研究[J].經濟與管理,2006(11)
[3]黎國玉.基于體驗旅游的農家構建[J].中國市場,2017(07)
備注:
項目來源:2017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新型體驗式農家樂
項目編號:20171367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