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聰穎
摘 要:我國在"一帶一路"的政策之下,對有關項目建設給予金融支持與合作,在此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隨之而來的,面臨著更多的風險問題。在各國之間存在著民族、宗教、政治、文化的明顯差異,同時在各項發展水平上也都極不平衡,建設項目又存著其特殊性,這為支持與合作帶來了相當大的風險,對此,本文做出了相應的探討。
關鍵詞:建設;支持合作;金融風險
引言:在很多對“一帶一路”建設的金融風險進行探討的問題,都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因合作不到位、政治安全問題、法律漏洞等方面的風險方面的問題,將支持和合作中的風險做了不同層面的分析,也予以了相當的重視,本文對風險和如何保障金融安全,提出了一些探討性的意見和方法。
一、支持與合作的現狀
作為“一帶一路”中重要的貿易合作成員,根據項目建設的不斷創新和需求,金融機構也不斷開發和推廣多種類型的人民幣的產品,為了更方便快捷和全方位的提供服務,還在我國沿線的各個國家設立了境外的金融機構。
(一)貸款、資金方面的風險
在此項建設的貸款項目,金融機構提供了匯款、托收、人民幣開立信用證以及NRA賬戶結算等金融產品,涉及的領域更是涉及到農林牧漁、基礎設施建設、大型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高新科技產品以及礦產開發等,中國銀行國要爭取在未來三年中,將此項建設的授信額度提升到美元1000億[1]。
在此項目建設中,銀行還將自己優勢充分利用到推出多種幣種的代客交易、結售匯的產品,對外匯保值業務進行了拓展。同時,還積極推廣在相應合作的各個國家推廣人民幣的使用,現在可以在使用支付人民幣的境外國家和地區已經達到了189個以上。
(二)機構設置
我國目前海外的金融機構不斷持續地增長,資金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展,國際化水平越來越高,步伐越來越快,整體的服務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對此項建設的深化和助力,金融機構也對網絡布局和機構設置進行了加強。目前四大國有銀行和中信、交通、富滇、國家發展銀行等近11家銀行,在項目建設已設置了一級的分支機構55個,涉及的國家有23個。同時,其它國家也在我國設置了分行、子行和代表處。
(三)發行票據和債券方面
中資金融機構隨著國際進程,也在此項目建設的沿線各個國家,比如新加坡、迪拜等推廣和發行了人民幣債券。2015年中行首次在國際的金融市場上發布以此項目為主題的40億美元的債券,它不僅是在資金融通上,中國銀行做出的創新,也是發行方式的創新[2]。同時,各個國家的本國的金融機構為募集資金也選擇發行人民幣債券。
(四)合作基金
在合作基金方面,設立了各種形式,如國家政府層面的開放式絲路基金;中國與東盟的投資合作基金;中國與中東歐投資合作基金;中國與歐亞經濟合作基金。還有涉及到各地方層面的產業發展基金。
(五)多邊金融機構
由我國為主導,設立了多邊開發金融機構,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亞投行主要是為促進亞洲的地區經濟發展,對亞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生產領域進行投資。金磚銀行主要是為了構造一個金融的安全網絡,減少因美元和歐元的依賴造成的金融風險。
(六)協議的簽署
隨著此項目建設的開展和深入,央行已與多個國家的中央銀行為了維護雙邊的金融穩定,促進雙邊投資和貿易,簽訂了雙邊貿易本幣結算和互換協議,也是為人民幣的跨竟投資和貿易結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據到2015年5月的統計,幾有32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或是中央銀行與央行簽訂了協議。
(七)監管合作
為了對此項目建設的支持合作構建良好的金融環境,銀監會對沿線各國的金融監管合作進行不斷積極的拓展和深入,與多個國家簽署了合作換文或是諒解備忘錄。
二、風險分析
在此項目建設中,金融的支持與合作不僅可以有效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而且可以優化各種資源,對資本輸出方向有效地引導,獲得最需要的資源或利益,但同時也存在許多的問題,會給支持合作帶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而面臨各種挑戰和風險。
(一)社會安全、政治軍事等方面
因為此項目涉及的沿線各個國家的政局都比較復雜也不太穩定,經常出現雙黨爭斗,換政頻繁的情況,這對外交政策的持續性有著嚴重的影響,也對此項目建設的安全性帶來了影響[3]。其實就是各大國的勢力在這些國家的利益和存在的博弈。如果我國的此項目建設與他們的有所影響或是構成潛在的威脅,那么勢必會受到來自大國的阻力和干擾,這也是我們需要面對的政治風險。
所以在項目建設中需要考慮的一個方面就是如果減弱歐盟、美國等的影響力,能夠實現包容性的發展。
中亞地區是軍事上最不安全的地區之一,因為民族、宗教、文化等沖突和外界的勢力,經常因矛盾發生武裝沖突,恐怖主義和民族極端主義更是集中于此。這些都大大加大了在此地區進行此項目建設的風險,增加了協調的成本和難度。還有如何擱置爭議、消除疑慮、增進信任都是對合作水平的巨大考驗。
在此項目的政治風險評估中,南亞、北非和西亞地區屬于高風險國家,所以要預先做好對當地的政治風險的評估工作,有了更充分認識,才能對此做好相應的應對預案,對資金的安全和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都做出有效的保障。
(二)經濟風險和主權
經濟風險指的是當地的政策變化造成的通貨膨脹或是政府債務及財政等情況突然出現惡化,或者征用和國有化外國資本的政策開始實行等等,都會造成投資項目的損失或是失敗[4]。根據此項目的沿線和國主權信用的風險報告分析,信用極別校高的國家是中亞和東盟的國家。
(三)項目風險
在此項建設中,憑借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優勢,和其他國家在自然資源方面的優勢,共同共作,幫助建設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但這些項目都存在著投資回報時間長,建設周期長,前期需要投入的資金多,而未來的收益存在著不確定性并且收益低的特點。后期還存在著長期維護的需求,對資金方面的壓力也非常巨大。所以在實際操作中極可能出現與前期設想完全不同的結果或是偏差,這就對合作的開展構成了極大的風險和挑戰。
(四)經營風險
經營的風險第一個就是來源于匯率。在國際金融業務市場上人民幣匯率與商品價格的波動都讓此項目面臨著風險;銀行業務的單一化,也對風險的分散不利;風險還來自于貿易融資;銀行業務的創新;金融機構之間可能產生的激烈競爭;外資銀行的界入等都給此項目提供服務的中資金融機構造成了巨大的風險和壓力。
三、風險的規避與資金安全
(一)設立專門小組
對于此項目建設的金融支持進行統一綜合化的研究、策劃和協調與指導,可以建立一個專門的領導機構,對此進行設計和統一的協調規劃,同時加強信息的溝通和傳遞,形成各機構之間互相配合,合力對外,對國家和金融機構的整體的利益最大限度地進行維護[5]。
(二)加強與各國合作
與各國的金融主管部門或央行積極合作,加強聯系,建立雙邊的協作機制,進行充分的溝通,對認識偏差和矛盾進行積極地化解,推動與各國之間的金融合作的開展。
(三)加強與機構合作
還需要對我國的金融機構與各國國家金融機構以及多邊國際金融機構的合作進行促進。在此項目中,要與其他的金融機構加強合作,實現風險共擔、互利共贏的局面。
(四)定位找準,全方位服務的提供
金融機構不可盲目跟風,對自身定位不清,甚至是進行惡性競爭。應采取積極合作的態度和形式,根據自身的實際出發,量力而為,結合自身優勢和特點,互相配合,更好地提供全方位性的服務[6]。
(五)差異化管理
各商業銀行應該根據不同國家、不同的業務管理和經營模式,分國家、分項目地建立起差異化的風險管理制度。
(六)多渠道資本
我國金融機構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可以探索新的融資運作模式,吸引多方資本參與,有序地引導和保障配套資金的合作形式,完成項目基礎設施建設。
(七)保持良好形象
國家金融機構企業和人員也承擔著樹立良好的海外社會形象和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的責任。應當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堅持誠信,與當地群體和諧共處,減少文化差異帶來的風險,對各類利益和矛盾主動積極地進行化解,還應對當地的慈善公益事業積極支持和參與。
結束語:
“一帶一路”的建設倡議提出以來,國家也從政策性、合作性、商業性、開發性等金融形式予以大力的支持。對于金融資金在項目建設支持與合作中的風險把握是一個長期、深入、動態性的課題,本文對此提出了一些探討作為參考。
參考文獻:
[1]翁東玲. “一帶一路”建設的金融支持與合作風險探討[J]. 東北亞論壇, 2016(6):46-57.
[2]王淑珍, 王會昌, 程麗峰. “一帶一路”戰略下的經貿合作及金融支持研究——基于甘肅省的分析[J]. 甘肅金融, 2017(4):16-19.
[3]陳偉光, 繆麗霞. “一帶一路”建設的金融支持:供需分析、風險識別與應對策略[J]. 金融教育研究, 2017, 30(3):3-15.
[4]趙雪情. “一帶一路”藍圖下與東歐合作機遇及金融支持建議[J]. 中國銀行業, 2017(7):48-51.
[5]姚粵欣. “一帶一路”能源合作的金融支持路徑研究[J]. 知識經濟, 2016(17):47-48.
[6]羅庚.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動“一帶一路”建設[J]. 區域金融研究, 2017(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