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稅務籌劃,是指在納稅行為發生之前,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稅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通過對納稅主體(法人或自然人)的經營活動或投資行為等涉稅事項做出事先安排,以達到少繳稅或遞延納稅目標的一系列謀劃活動。稅務籌劃不僅僅對于加強政府職能、促進政府職能的轉化、完善稅收的宏觀經濟作用等起著推波助瀾的強大作用,最重要的是能夠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以及日常管理的各個方面。企業在加強稅務管理的過程中不僅可以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的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稅務籌劃;白酒行業;消費稅
一、背景
市場經濟突飛猛進的發展為各類企業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臺,每一個企業主體都在想盡辦法突出重圍,占領市場。目前白酒行業的各項稅收政策還在不斷完善,稅負占成本費用的比重較大的白酒企業的生產經營將面臨巨大的挑戰。結合企業情況合理規避稅制風險,制定納稅籌劃方案,并在經營情況發生變化時擇優選擇,盡可能地減少稅負,以保證企業利潤最大化。
二、我國白酒行業涉及稅種
白酒行業所涉及的稅種主要為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增值稅以及一系列的附加稅等。具體的征稅稅目與稅率存在不同之處,主要應區分企業類型的不同,該稅種以納稅人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稅額為計稅依據。教育費附加是對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征收的一種附加費。凡繳納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單位和個人,均為教育費附加的納費義務人。由于白酒行業所涉及的稅種稅目較多,本篇論文重點研究白酒行業消費稅的稅務籌劃。
三、白酒行業消費稅稅務籌劃方法
降低計稅價格的籌劃。降低計稅價格是消費稅納稅籌劃的最主要方法,在稅率無法改動的情況下,降低計稅價格也就可以減少應納稅額,達到降低稅負,取得納稅收益的目的。降低計稅價格有以下幾個方面:
1、設立獨立核算的銷售公司。
消費稅屬于價內稅,單一環節征收,即消費稅納稅行為的發生在生產領域,包括生產、委托加工和進口環節,而在以后的流通領域或者終極消費領域,包括批發零售等環節中,由于價款中包括消費稅,不必再繳納消費稅。籌劃時,可以將原來的白酒生產企業通過分立的方式一分為二,分離為生產和銷售兩個獨立核算的企業。價外費用包括價外向購買方收取的手續費、補貼、包裝物租金、運輸裝卸費、代收款項等諸多費用,這些費用都構成繳納消費稅的計稅基礎。運輸裝卸費屬于價外費用,是酒類企業很大的一項支出。
2、規避納稅環節的籌劃。白酒生產企業的生產一般需要經歷基酒、勾兌、包裝三個環節,隨著專業化分工與協作的發展,有的白酒企業專門負責基酒生產,有的專門側重于勾兌和包裝。而國家稅務總局2001年明確規定停止執行外購或者已稅酒和酒精生產酒已納稅款或委托方代收代繳準予抵扣政策。可見,采用委托加工和購進基酒方式生產白酒的稅負顯然要比自制基酒生產白酒的稅負重。
由于自產應稅消費品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不征稅,用于連續生產非應稅消費品的應當視同銷售。如果我們可以將“委托加工應稅消費品”或“外購應稅消費品”變為“自行加工應稅消費品”,則可以規避第一個環節的消費稅。
3、延遲納稅的籌劃。
白酒生產企業為及時滿足全國市場銷售的需要,通常在企業所在城市之外的一些中心城市設立有獨立核算的銷售公司和中轉倉庫,中轉倉庫可由銷售公司進行管理。這種情況下,白酒生產企業應視同將產品出售給銷售公司,需要在出售時計算繳納消費稅。外地的中轉倉庫應收歸白酒生產企業所有和管理,這樣生產企業在對外地倉庫轉移產品時,所有權沒有發生轉移,則通過當地稅務機構批準,可以不作銷售處理,自然就不必計算和繳納消費稅,從而可以獲取一定的貨幣時間價值。
4、分開包裝不同稅率酒類產品的籌劃。
在酒類產品銷售旺季,企業為了促銷,通常會將不同酒類產品打包銷售,比如,將白酒、枸杞酒、果木酒包裝成一個禮品盒出售。而企業將這三種產品組合包裝后,按照稅法規定,消費稅應當從高征收,即組合產品都應當按照20%的從價稅率征收,同時還應當根據這三種產品的總重量按0.5元/斤征收從量稅,從而人為地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因此,白酒生產企業應考慮將不同稅率的酒類產品先分開核算銷售,然后再組合包裝的方式,避免不同稅率產品適用高稅率納稅的情況。
5、調整產品結構的籌劃
白酒企業的消費稅實行按從價定率和從量定額復合計稅的方式征收,實際上是鼓勵白酒走向高檔化、優質化,這主要體現在從量計征方面。對于低檔白酒, 其利潤率本來就很低,增加較高的稅負還可能會虧損;而高檔酒的利潤率本來就高,增加較低的稅負對其影響非常小。所以,白酒企業需要順應政策導向,調整產品結構,提高高檔價位白酒的產銷比例。
四、提高我國白酒業企業稅務籌劃水平的對策和建議
1、關注國家的稅制改革
籌劃人員應時刻關注稅法的變動,及時獲取最新的政策信息,稅務機關寄發的法規資料,關注稅收政府部門的網站,經常閱讀稅收法規出版物等都是了解動態消息的有效途徑,并對新獲取的信息及時學習,組織培訓,更新相關的會計及稅務處理。企業在稅務策劃工作中要有一定的靈活性。企業的經營狀態和外部環境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企業在制定稅收籌劃方案時應立足于自身實際,制定具有靈活性的籌劃方案。所謂靈活性是要在稅法、稅制、預期經濟活動和相關政策的變化時,企業能夠及時作出方案的調整,策劃內容的更新,分散稅務風險,保證預期目標的實現。
2、提高籌劃人員的綜合素質
稅務策劃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關系到稅務策劃的成敗。目前我國稅務策劃的從業人員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企業內部的財稅人員,二是稅務代理中介機構的從業人員。具備綜合專業技能的人才缺乏是制約企業開展稅務策劃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人才培養,提高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顯得尤為重要。
3、注重稅務策劃的綜合性
稅務策劃的最終目標是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企業通過稅務策劃不僅要實現盡可能多的短期利益,更要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稅務策劃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所以,制定稅務策劃方案時不能只關注個別稅種應納稅額的多少或企業整體稅負的高低,還應考慮納稅人資本總收益,使之長期穩定的增長。
4、防范稅務策劃風險
籌劃人員要有風險意識,企業有必要建立風險預警機制。稅務策劃預警機制應具備以下功能:第一,信息收集功能。搜集企業歷年的生產經營狀況、負稅與繳納情況、國家的政策法規、與企業經營有關的稅收狀況、稅務行政執法情況,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研判。第二,危機預知功能。通過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后,對可能引發稅務策劃風險的情況,發出預先警告,制定預案。第三,管控風險功能。當風險來臨時,提醒相關人員做好應對措施,使損失減少到最少,同時追蹤風險產生的根源,為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提供依據,防止風險的再次發生。
五、總結
白酒生產企業在進行稅務策劃時,除了使用正確的方法之外,還需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不能僅僅選擇應納稅額少的籌劃方案,這是因為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必然會使相關費用增加,例如財務人員稅務培訓費、稅務咨詢費、企業經營管理模式轉化發生的費用等。本文從稅務策劃的理論框架出發,多角度地對稅務策劃進行介紹、分析。從企業的角度,用案例的方式對比納稅籌劃為企業帶來的可觀利益,闡述了稅務策劃運行機制,并且,其運行機制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一致,與企業休戚相關,其作用可見一斑,是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李大明論稅務策劃的稅收理論依據[J].稅收研究,2012,(9):42-44
[2]李爽公司并購中的稅務策劃[J].上海會計,2012,(11):39-40
[3]林配臣、秦哲峰、路景湘簡析現代企業集團的稅務策劃策略[J]冶金財會,2013,(12): 30-31
[4]張秀君.淺談企業集團稅務籌劃與管理[J].中國外資,2012,(02):130
[5]馬翔峰.淺談稅務籌劃的風險及對策[J].現代商業,2013,(3) :22-25
作者簡介:
馬一丹(1992-)女,山西晉城人,會計專碩,研究方向: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