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琳
摘 要:近年來,脫毒馬鈴薯的種植已經越來越普遍,其產量高、成熟期短,綜合經濟效益比較明顯,所以推廣其種植對于我國的馬鈴薯整體種植有著積極的作用。基于此,就脫毒馬鈴薯的種植技術進行分析,并探討了其推廣的相關措施,旨在提升其種植的整體效益。脫毒馬鈴薯增產效果明顯,近年來,鶴峰縣通過加強組織領導、加大宣傳培訓、加強技術指導、開展質量認證,推廣先進技術等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實現了脫毒種薯全覆蓋,馬鈴薯產量和品質顯著提升,基地規模進一步擴大,逐步形成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的新型產業,有力地促進了農民增收和縣域經濟發展。
關鍵詞:推廣脫毒馬鈴薯;培育;產業
馬鈴薯的產量和質量與種薯密切相關,馬鈴薯長期在大田種植,會導致病毒入侵植株和塊莖,引起馬鈴薯嚴重退化,產生各種病癥,導致馬鈴薯產量大幅下降。因此,推廣種植脫毒馬鈴薯種薯對于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脫毒種薯是馬鈴薯種薯經過一系列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措施清除薯塊體內的病毒后,獲得的無病毒或極少有病毒侵染的種薯,具有早熟、產量高、品質好等優點。推廣實踐證明,脫毒馬鈴薯可以實現大田平均增產20%-30%。
1、概述如何防治種薯脫毒馬鈴薯,提高產量和質量
1.1農業防治技術
嚴格的選地。一般馬鈴薯不宜與茄科作物,如茄子、辣椒等連作,因此類作物與馬鈴薯有共患蟲害的可能。所以在選地時要注意前茬不可為茄科類的作物。馬鈴薯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并且所選用的地塊要求土壤疏松,透氣性好。不可選擇黏土或者堿性土壤,這類土壤易導致馬鈴薯患瘡痂病;在播種前要對種薯進行處理,脫毒的馬鈴薯品種最好是原級,盡量使用小種薯,這樣可避免切種時傳病,選擇好種薯后要用1%的石灰水或者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h,晾干使用。如果較大的種薯需要切塊處理,則要求切種用的刀具要用75%的酒精消毒后再使用,并且要求隨切隨消毒,將切好的薯塊用藥劑拌種或者用草木灰拌種,這樣避免種薯受病蟲害侵襲。選擇適宜的播種時間,如果播種時溫度過低,影響馬鈴薯出芽,薯塊在土層內埋的時間過長會增加感染病菌的幾率。在播種時還要注意開溝不宜過深或過淺,這樣可防止薯塊受細菌侵染。在馬鈴薯生長的過程中要合理的供水和追肥,加強水肥的管理,以滿足馬鈴薯對水分和養分的需求,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要注意控制好土壤的含水量,如果水分過大易造成薯塊腐爛,追肥也要適量,如果追肥過量,如氮肥的施用過量,會導致莖葉生長太嫩而感染晚疫病,如果追肥不足,會導致早疫病。另外,還要加強馬鈴薯的田間管理工作,及時處理腐爛的薯塊,防止致病菌大量傳播。
1.2生物防治技術
生物防治主要是針對蟲害而使用的一項技術,目前廣泛應用于馬鈴薯的蟲害防治工作當中。生物防治是利用一種生物來對付另一種生物,主要可分為以蟲治蟲,以鳥治蟲和以菌治蟲,可以有效降低有害生物的群體密度。優點是不對環境造成污染,主要的方法是利用天敵防治,在自然界中每一種害蟲都有一種或多種天敵,利用害蟲的天敵來誘殺害蟲,如果再結合使用不污染環境的天然殺蟲劑,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還可利用作物對病蟲害進行抗性防治,在選擇品種時可以選擇具有抗性的品種,如可選擇抗馬鈴薯晚疫病的馬鈴薯品種,對于馬鈴薯卷葉病的病毒防治則可以選擇種植抗卷葉病毒的品種。
1.3物理防治技術
物理防治技術主要用于防治蟲害。例如,蚜蟲作為馬鈴薯病毒傳染的主要蟲害,可采用物理防治的方法,在田間使用黃板誘殺。方法是選擇15~20cm×15~20cm的黃板,在上面涂抹上10號機油,每公頃放置400塊左右,對于誘殺蚜蟲效果較明顯。另外還可以利用人工來摘除蟲卵,馬鈴薯田間的蟲卵會集中群里的安密集在一起,顏色較為鮮亮,很容易被發現,可以直接摘除,以達到殺滅的效果。對于一些有假死癥狀的成蟲,則可以敲打使其墜落后,再集中處理。一些有趨光性的害蟲,還可以在田間安裝殺蟲燈進行誘殺,如防治地老虎。
1.4化學防治技術
脫毒馬鈴薯的化學防治技術包括藥物拌種。此法是在播種前用化學藥劑拌種,可以達到有效防治病蟲害的目的。例如,可以用內吸低毒殺菌劑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同時配合使用殺蟲劑拌種,可以起到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在播種時可結合使用阿米西達懸浮劑,或使用72%的農用鏈霉素來處理種薯,可以預防馬鈴薯患青枯病等。馬鈴薯化學防治的另一個較為常用的方法是噴霧防治,這是馬鈴薯病蟲害主要的防治方法,也是各地較為普遍使用的方法。對于多種馬鈴薯的病蟲害都可以選擇此法來防治。
2、概述如何推廣脫毒馬鈴薯種薯的有效措施,培育特色優勢產業
2.1加強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
成立行政領導小組,負責項目管理,組織協調,規劃制定,方案編制,監督檢查等工作。業務單位負責脫毒種薯調供,質量監管,技術指導,任務落實,田間管理,記載測產等工作,確保了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同時,成立技術指導小組,負責全程技術服務與指導。一是制定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栽培技術規程,大力推廣溝壟種植、精量播種、噴施矮壯素、地膜覆蓋等技術。提高種植科技水平。二是推廣科學配方施肥技術,指導農戶加大農家肥使用量,推廣機耕深翻技術,進一步提高土壤肥力。三是加強病蟲害綜合防治,重點加強馬鈴薯疫病的防治。四是組織農戶進行病雜株的清除與銷毀,保證了種薯質量。
2.2加強培訓宣傳,落實各項技術措施
針對以往馬鈴薯種植管理不規范、不精細影響馬鈴薯產量和質量的問題,制訂符合當地實際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栽培技術規程,在開展壟栽培、寬窄行種植、地膜覆蓋、噴施生長調節劑等高產栽培技術示范的同時。采取現場示范、集中培訓,觀摩學習等措施,通過高產戶現身說法,對比算賬,提高廣大種植戶對脫毒種薯增產提質增效、種植技術等的認識,提高種植積極性和參與熱情,保證各項技術措施落實,標準化栽培技術應用率達到100%。有效提高了產量,改善了品質,增加了收益。
2.3保證種薯質量,質量認證合格
開展馬鈴薯脫毒種薯全覆蓋,確保種薯質量是基礎,在推廣過程中,嚴把選種關、供應關是關鍵。在選種階段,選擇證照齊全,信譽良好,設施完備,技術力量強馬鈴薯專業合作社達成供種協議,早計劃、早行動,提前實地考察,選定供種地塊,簽訂原種預約生產合同,承擔馬鈴薯脫毒種薯原種擴繁結任務,從源頭上保證了種薯質量。在供貨階段,供貨商、運輸商、推廣單位、種植鄉、村、農戶逐級簽收,完善供出貨清單,做到了手續完備,保證了種薯落實到地塊。與此同時,為了保證種薯質量達到國家標準,使廣大農民群眾真正使用到脫毒良種,按照《湖北省馬鈴薯脫毒種薯質量管理辦法》,組織種子檢驗員對種子企業的種薯來源、貯藏措施、質量指標、標簽標識等進行了檢驗檢測,實行跟蹤服務,確保了種薯質量。
結束語
總之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業技術水平也有了相應的提高,從而促進了馬鈴薯脫毒種植技術的完善,這項技術的應用和推廣對緩解世界范圍內馬鈴薯種植因受病毒侵擾而造成的產量下降情況有著重要作用,解決了世界即將面臨的馬鈴薯短缺問題。
參考文獻:
[1]探析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及推廣[J]. 雷國敏.農民致富之友. 2017(10)
[2]西吉縣示范推廣馬鈴薯脫毒原種種植技術[J]. 馬金蓮.現代農業科技. 2016(24)
[3]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及推廣研究[J]. 吳紹東.中國農業信息. 2016(12)
[4]脫毒馬鈴薯種植技術推廣調查報告[J]. 焦燕舞,何婧,焦艷寧.現代農業科技.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