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文濤
摘 要:對于我國中西部山區來說,小型水利建設工作直接關系到農業的生產和居民生活用水。近年來,我國山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暴露了很多問題。本文針對近年來小型水利設施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且指出了一些應該注意的問題,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發展思路
對于農業生產來說,水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基礎,所以水利工程的建設對于農業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更是讓三農問題得以解決的突破口。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文件,要求相關部門對于農田水利工程給予高度的重視,不斷完善山區農田水利建設的機制,提高農民建設的積極性,推動農業生產的跨越式發展。加強中西部山區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對中西部貧困地區脫貧非常重要,因此,針對西部山區小型水利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也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一、現階段山區小型水利建設工作中的問題
(一)建設中的盲目性
其實前文已經提到,我國近年來已經提高了對農田水利設施的重視程度,可以說在很多地區農田水利建設工作現狀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觀。但實際上,有部分小型和微型農田水利設施的規劃建設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其表現出來的現象沒有規劃、建設無序、與資金投入要求比例有差距等,故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并且管理工作開展乏力等。舉例來說,某縣投入了7849萬元興修了四千余個蓄水池,總容量雖然已經達到了38萬立方米,但實際有效利用率很低,不足50%。其原因就是設計上存在不合理、修建上存在盲目性,自然也就影響到了其使用效益。
(二)管理維護工作中的問題
其實我國已經在一定規模以上的水庫工程上進行了管理部門設置,但其中經常由于維護經費不足和管理人員缺乏,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導致管理乏力的問題。同時農民投工的意愿非常低,也直接影響到了水利工程建設工作的正常開展。很多工程由于常年無人管理、已經出現損壞和老化問題,甚至已經無法持續運行。另外近年來農民的個體意識也在不斷增強,隨之而來的就是集體觀念的淡漠,很多農民選擇進城務工,在整個農村范圍內勞動力缺乏非常嚴重。
(三)財政投入上的問題
目前雖然國家已經加大了山區小型水利設施建設的投入,但與具體需建設的要求和質量與實際的工程造價和老百姓的想法有差距,給水利工程建設工作的開展帶來了相當大的困難。在很多欠發達地區,我們也沒有辦法集中太多資金來修建水利工程,導致很多工程建設時間延長。國家財政支持的資金與農村水利工程建設所需補助資金差距較大,在經濟發展較為落后的山區較為明顯。
二、山區農田水利的發展思路
要發展山區農田水利,增強和提高農業抗災能力,促進農業經濟發展和保持縣域經濟穩步推進,就必須做到:①注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和提高農業抗災能力;②要全面加強農村水利工程建設的監管力度,做到工程建設規劃合理、施工有質、管理有度,組建一個完整的質量監督體系;③要有一套完善的工程建設管理制度,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和管理到位,提高使用效益。
(一)多元化投資,提高建設標準
由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過少,使建設標準降低,造成惡性循環。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應遵循投資主體多元化,投入形式多樣化原則,積極鼓勵和引導農民及民間資金的投入;還要推進水權制度改革,建立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籌資的水利投入新機制;并且增加政府投入比例,降低“民辦公助”項目群眾自籌比例。1、提高政府土地出讓金、防洪保安費、水土保持費用于水利工程建設比例,各級財政設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資金項目,專項用于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維護管理。2、構建安全可靠的防洪體系,進一步完善和加固堤壩、排水溝渠等設施建設,確保溝渠暢通,溝堤堅固,提高防洪能力;加強水土保持等工程項目建設,治理水土流失;加快完成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及時修復水毀水利設施;對高山地區應加強山塘、蓄水池、攔山溝等工程治理,加快防洪預警系統工程建設,提高農業生產綜合抗災減災能力。
(二)改革小型水利工程建管體制
山區由于地形與地勢分布,土地資源呈現出的往往是不足、分布不均的特點。故工程建設應本著節約土地資源的原則,政府相關管理部門應根據水利規劃對農田水利用地建設工作進行組織,保障農田工程的用地需要。同時也要保障生態環境的基礎平衡,不會因為工程建設而遭到破壞。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是是保障項目施工質量的基礎,管理部門除了嚴格按照管理制度開展監督、驗收環節以外,還應對工程建設的進程及時公示。并放開新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權、管理權和經營權,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誰投資、誰建設、誰所有,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采取獨資、合資、股份合作等各種形式,興修農田水利工程。大力推進塘堰等小型水利工程產權改革,明晰工程權屬和管護主體。實行小型水利設施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堰塘隨田走,產權受益戶共有制,責權利相統一”的改革模式,解決堰塘、蓄水池及配套溝渠等無收益的小微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問題。
(三)保障依法行政工作的順利進行
實現依法治水加強水利普法宣傳和水利政策研究,重點圍繞水資源配置與節約保護、水利設施保護、水利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工程建設項目全部組織完成以后,如果是山區政府投資建設,則應由山區的政府組織工程的質量驗收,并邀請相關專家與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用水合作組織等共同參與;如果是社會力量投資建設的,則由投資者或是受益者組織進行驗收環節;這些權責上的相關分屬應被明確劃分。防止權責不清導致行政工作的難以正常開展。
三、結語
其實我國山區地區地理環境比較特殊,農業生產發展離不開水利設施,但工建設的過程是非常艱巨的。總體上來說,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具有一定的基礎性和公益性,近年來我國也已經提高了對山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所以我們也應該把握機會,不斷完善山區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體系。和普通工程一樣,其建設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權責不清、管理不善等等,這就需要我們積極采取對策來加以應對。本文針對山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的各事項注意事項進行了分析,希望可以給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莫承凱. 南方山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護中常見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 大科技, 2017(5).
[2]何蕓. 淺談山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利用現狀及建議[J].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6(5).
[3]陳縣民. 有關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與發展問題的研究[J]. 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11):00186-00186.
[4]李庭果. 對沙坡頭區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的認識[J]. 工程技術:全文版, 2016(10):00084-0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