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卡夫卡的作品常常給人一種怪誕的感覺,分析其作品中的怪誕,不能脫離他所運用的獨特的敘事技巧。在《變形記》中,敘述態度、敘述視角和敘事空間的獨特性,使小說的怪誕內涵得到了淋漓盡致地體現,從這三個方而把《變形記》的敘事形式與怪誕內涵聯系起來,更容易體會卡夫卡作為一個孤獨者近乎冷漠的敘事風敘事特點;其文分析了《變形記》中甲蟲的象征寓意及對后世的影響也有一定涉及。
關鍵詞:《變形記》;敘述特點;象征寓意
筆者將通過研究《變形記》這一小說的藝術特色,了解其創作方法和技巧,進一步理解卡夫卡小說“怪誕”這一特征。通過研究卡夫卡的《變形記》這一作品,我們可以深入料及這一時期人們在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思想等社會面貌,尖銳的揭露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許多帶本質的問題,了解他的社會意義和批判色彩。
一、敘事特征
(一)敘事態度—反?;臄⑹聭B度
現代小說敘事的特點是作者的旁白,或通過其他字符(《變形記》是格雷戈爾),素描的基本圖像字符呈現在文本中。作者的觀點,或退出文本敘述者限制,一些小說,如法國新小說,敘述者不再對文本中的人物、環境、情節作出詳細的解釋,但就像一個相機,一個客觀的記錄人物的言行、獨特的觀點的“敘事話語”。這樣的敘事角度使文本保持從藝術和圖像的完整性,而不是回答“誰是他”的問題。我們看到的不是他是誰,但他意識到,我們的藝術視覺現實不是一個英雄,但他的真實感,純粹的函數?!蹲冃斡洝分械臄⑹稣卟辉偈切≌f中的人物的想法,也試圖隱藏你的感情,不再輕易布道。
“變形記”,敘述者的角度,就像攝像頭,客觀記錄人物的言行,意識的焦點沒有顯示一個特定的情感,職位和認知態度,相反,似乎有一種奇怪的和明顯的反常現象,遇到更不尋常的人物,故事看起來更自然。真實體驗真正的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閱讀和旁白(或隱含讀者)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即使文本內容非常驚訝,旁白也保持安靜冷靜觀察。只是描述,卡夫卡可以這樣做保持甚至沒有自己的感情。
(二)敘事視角—內視角和外視角
小說的第一段旁白首先畫出當格雷戈爾從激動的夢想醒來時,發現他在床上變成一個巨大的甲蟲。然后格雷戈爾的眼睛看到自己變成大甲蟲。顯然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外在視角”,其次是“內在視角”。所謂的“外在視角”,即《觀察家報》的故事,類似于獨特分類集中于外在,所謂的“內在視角”,即《觀察家報》的故事,類似于格雷戈爾自己在說“變形記”的觀點。但關注敘述者總是出現在“我”的角度來看,和兩種敘事視角之間自由轉換。
外敘述者角度的焦點的文本,格雷戈爾的死亡,然后,這個時候有一個明顯的獨立于敘述者的觀點。但更常見的是,這兩個觀點都是免費轉換甚至化合物,然后很難區分什么是讀者的觀點。例如當格雷戈爾去找他的母親,他很驚訝,因為他發現自己的房間距離很長,他不知道如何以贏弱的的身體穿過這段道路?!八幌肟禳c回到自己狹小的空間,所以他沒有注意到家族的威脅,直到進了門,回到了他的臥室,他只是轉身離開,但因為脖子僵硬,未能完全拒之門外,但我仍然看到妹妹站了起來,他終于瞥見他的母親,他沒有意識,因為他已經睡著了?!彼浅s@訝,他和他的房間距離是這么長時間,我真的不知道他是怎么在這樣糟糕的形式是怎么回到房子里去的。”沒有格雷戈爾的心理描述,他似乎是旁觀者。
(三)敘事空間——獨特的敘事空間
《變形記》的敘事空間是非常特別的,與傳統的小說不同,這不是一個空間的完整故事,敘事空間壞的,不完整的。當范通用說,他讀卡夫卡最常見的、最基本的閱讀體驗是卡夫卡的小說是一個黑暗的,沒有邊際開放空間。這就像一個人在一個休閑的地方一只腳進入黑暗的房間里,因為人們通常來自日常生活的經驗直接耀眼的光明的黑暗地帶,所以人們是最直接的感覺頭暈。等到人們的視線能夠稍微適應了黑暗的世界,只能看到一些對象在這個房間里,只有一些物品。你使用這些東西,為什么它放在這樣一個位置,對象和對象之間的關系,人們可以知道。形狀、紋理和這些對象的存在和人們通常稱為家具,裝飾也不有很多共同之處,因此,人們只是看到他們,自然會產生奇怪的,奇怪的感覺。
雖然里面的“變形記”的故事空間并不完整,但我們仍然可以找到一些空間敘述者的視角下的故事和人物視角下的空間。
二、象征意義
(一)甲蟲的真正寓意
“變形”是小說的主要內容,并給讀者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是主人公格雷戈爾變形變成甲蟲這種形式的變化。一部小說,作者的賬戶,幾乎冷漠平靜:“一天早上,格雷戈爾山姆從焦躁不安的睡眠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一個巨大的甲蟲?!?/p>
著名的“卡夫卡式”開始時,只有一個非常溫和的聲明中,直接推出令人難以置信的變形事件。在戈爾的主角醒來發現自己變成甲蟲,這是一個奇特的變化,也是一個不合理的場景:“變形”是一個“災難”,沒有任何征兆,幾乎是真空的。“變形”作為第一個前提,是英雄在默認情況下,格雷戈爾并未試圖想自己為什么會成為一個巨大的甲蟲;死到最后悲劇英雄,作者從來沒有格雷戈爾變形的原因解釋。
(二)對后世的影響
卡夫卡的作品有兩個世界,一個日常生活的世界,另一個是充滿了奇異世界的極度不安。通過這樣一個復雜的敘事視角,作者成功地連接這兩個世界,本質和異常、個別和一般、悲傷和普通,荒謬和邏輯,它們之間的永久的搖擺,在卡夫卡的作品,既使有意義的工作,并使工作產生共鳴”。卡夫卡最終想表達,無論是作為格雷戈爾或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要有自己反思的能力。人們只是學習適應環境,從來沒有意識到由于環境的壓迫,本身已經變成了什么樣子。不僅是身體的變形,異化是一顆麻木的心。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出現了工具理性的獨裁統治,每個人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系統,作為一個機器的螺絲,不敢輕易破碎,如果它壞了,可以很容易地更換。世界是由對象,成為機器的奴隸,失去了自我??ǚ蚩ㄍㄟ^復合敘事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個小說家,卓越和非凡的想象力這種寓言對人類??ǚ蚩ㄋ枋龅倪@個奇異的世界,本質上是啟蒙運動的理性反思或改正,但他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也找不到替代工具理性真理的普遍價值。所以他想剝奪傳統和社會給讀者的安全,動搖他的信心在自己的世界觀,面對變化的現代人的身心痛苦和自省。
總結
卡夫卡的變形記里,格雷戈爾在現實生活中已是“非人”,卡夫卡重在描寫人物細膩真實的內心體驗尤其是格雷戈爾異化后的災難感和孤寂感,以近乎冷漠的平靜語調敘述一個凄慘又令人觸目驚心的故事。他的不動聲色、不加議論、不動感情給人一種司空見慣、習以為常的感覺更令人警醒當可怕變得平庸時,平庸就成了更加可怕的現實。由此激發人們思索人的生存現狀以及改變這現狀的問題。 卡夫卡有意識地以表現主義的藝術手法揭示了金錢社會中普遍存在的人的異化現象。西方現代色彩濃厚的小說中總是在“有愛”的人間給你揭示那“無愛”的真相。
參考文獻:
[1]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詩學研究[M].劉虎,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 54.
[2]卡夫卡.卡夫卡全集[M].葉廷芳,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109.
[3]申丹,王麗亞.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后經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
吳冠典(1997.08——)男,漢族,海南省儋州市,大學本科,山西大同大學,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